APP下载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影像学表现一例

2012-06-21吴爱强毛荆平

海南医学 2012年4期
关键词:三角区管理中心乳头状

吴爱强,王 瑜,毛荆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福建 泉州 362000)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 of the bladder,IPB)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膀胱良性肿瘤,自1962年potts等首先报告以后,国内外陆续有报告。由于此类疾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常依赖手术后病理诊断。我院健康管理中心常规体检中发现并经手术后病理证实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现进行讨论如下:

1 病例简介

图1 三维超声立体表面模式更清晰显示肿块形态及周边情况

患者,男,59岁,无任何不适,2011年7月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行常规健康体检。体查及血尿常规无异常。超声检查:膀胱充盈良好,于膀胱三角区可探及一乳头状肿物向膀胱内突入,大小约1.8 cm×1.3 cm×1.9 cm,表面欠光滑,基底宽约0.8 cm,内回声分布均匀,不随体位移动,膀胱壁未见明显侵润,三维超声立体表面模式显示肿物表面不光滑,与周边组织分界清晰(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乳头状肿物内见明显血流信号,可探及动脉频谱:收缩期最高血流速(Vmax)19.2 cm/s,阻抗指数(RI)0.52。余肝胆胰脾、双肾未见异常。超声诊断:膀胱内实质性占位。行膀胱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T)平扫+增强进一步检查:膀胱充盈良好,膀胱后壁靠近三角区可见一不规则软组织影,大小约1.2 cm×1.8 cm,CT值45 HU,边界尚清,可见浅分叶,增强扫描病灶有强化,CT值95 HU;余膀胱壁无增厚。前列腺、精囊形态密度正常,盆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诊断:膀胱后壁软组织影,癌待排,建议活检。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良性病变)。

2 讨 论

膀胱内翻乳头状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尿路上皮良性肿瘤,以内翻性生长为特征,可以发生在尿路任何部位,其中最多见于膀胱,且常见于旁观三角区、颈部等,好发于男性。该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伴尿路感染时可出现相应症状。本例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仅在健康体检中发现膀胱内实质性占位。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为膀胱良性肿瘤,仅局限于黏膜层,黏膜下无浸润,壁肌肉层比较完整,膀胱壁环连续性好[1]。诊断上,超声、CT等辅助检查可发现膀胱内实质性占位,但无特异性,主要依靠膀胱镜检查、组织活检及术后病理检查。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有转为恶性可能[2],一旦发现,应尽早手术治疗且重视术后随诊,更应该重视常规健康体检,采取积极有效诊查措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1]黄苏里,郝玉芝,林冬梅.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B超声像图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16(6):469-470.

[2]潘 彬.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17例诊治体会[J].交通医学,2010,24(5):534-536.

猜你喜欢

三角区管理中心乳头状
漾皮肤管理中心
地震时是躲是逃?
宸山皮肤管理中心
泰钢能源管理中心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京津雄三角区高速路网智能车路监控策略探讨
正确对待黄金三角区防病又保健
关于在蒙医综合医院建立慢病健康管理中心的探讨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Survivin、VEGF、EGF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