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超声以及MRI对于50例肛瘘患者诊断的比较分析
2012-06-21严燕国吴瑞乔沈新明刘良培
严燕国 吴瑞乔 沈新明 王 益 刘良培
武汉科技大学天佑医院,湖北武汉 430064
肛瘘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肛肠疾病,其复发率高,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案,而在手术治疗之前,通过检测,判断瘘管的方向,找到潜在的脓腔,对于确保手术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常规的检测方法以肛管内超声为主,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加,发现其准确性不够高,因此,有必要寻找到一种高效安全准确的检测方法[1]。因此,对2009年12月—2011年12月该院入院治疗的100例肛瘘患者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入院治疗的100例肛瘘患者,其中男性72例,女性28例,年龄27~59岁之间,平均年龄(47.4±12)岁,其中29例曾因肛瘘而手术。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发现肛门周围有瘘口以及脓疮状分泌物。
1.2 检测方法
1.2.1 超声检测方法 检测前排空大便,充盈膀胱,采用12-5 MHz的变频探头,在肛周及直肠初步检测后,进行浅表局麻扩肛。然后依照横、纵、斜多方向滑动探头慢慢深入肛内。结合之前的指诊情况,调整探头的方向,以确定病变的位置、形态以及肛管、括约肌之间的关系。结合多普勒彩超的性能特征,可以调整血流量程,获得肛管内的血流信息,以评估脓肿以及组织增生的情况。
1.2.2 MRI检测方法 采用sigma excite HD超导型MRI扫面仪,在检查前无需患者做任何准备,以及指检。扫面以下序列,T1W1:TE 10 ms,TR 450 ms,T2W1:TE100 ms,TR2500 ms, 层后 6 mm,间隔 0.6 mm。增强扫描采用梯度回波序列,TE 18 ms,TR 15 ms,层后6 mm,间隔 0.6 mm。注入造影剂后,扫面以获得横断面及冠状面。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将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分别与手术结果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超声检测与MRI检测结果准确性比较
两组治疗检查方法临床效果比较,实验组对肛瘘位置诊断准确50例,占100%,对肛瘘内口判断准确50例,占100%;对照组患者对肛瘘位置判断准确35例,占70%,对肛瘘内口判断准确37例,占74%,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比较[n(%)]
3 讨论
肛瘘临床治疗的最大的难点就是复发率高,一次手术后的复发率可达60%以上,二次手术仍有15%左右的复发率。而手术的关键,就是在于瘘管走向、内口位置的判断,这也是进行治疗的最基础信息。目前寻找肛瘘管以及内口的方法很多,以腔内超声为主,也包括了术前指检以及术中寻找[2]。
腔内直肠超声是目前临床检查的最常用手段,但这种检查方法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主要的问题就是其检查结果不能保证完全准确,该次研究中,15例患者的肛瘘位置诊断错误,另有13例患者的肛瘘内口判断错误,这些问题在超声检查中均未发现,都是在手术中发现并予以处理。
MRI则具有组织分辨率高,立体成像好的特点,对于瘘管以及瘢痕的位置,MRI可以准确的判断出来,并且MRI有相应的相控线圈来进行肛瘘的检查,其操作方便,视野广,对于直肠远处的病灶可以清晰的捕捉到[3-4]。该次研究中,MRI更是展示了其诊断准确度高的特点,其肛瘘位置诊断准确率以及肛瘘内口诊断准确率均为100%,明显高于超声检查的70%及74%的准确率。
总之,MRI在肛瘘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手术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作为一种无创准确的检查及诊断方法,对于肛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1]汪亮坠.内镜超声诊断肛肠病变的价值[J].中国肛肠病杂志,1999,19(5):2-3.
[2]马晨霞,许亮,包凌云,等.高频线阵型超声诊断肛瘘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3(4):287-288.
[3]高煜,张文杰,殷胜利,等.肛瘘的MRI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1):56-57.
[4]胡道予,王承缘.MR不同序列成像诊断肛瘘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1):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