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中医院改扩建设计尝试
2012-06-19罗宝阁
罗宝阁 孟 涛 王 坦
(河北大地建设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00)
祖国传统医学—中医学,历史悠久,作为现代医学系统的一枝奇葩,愈加散发着它的神奇和魅力.中医不同于西医,中医院建设有着自身的特点.我国基层中医院多建于上个世纪50-70年代,许多建筑物受当时的经济条件和医疗技术水平所制约,在规模、设施、配置上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建筑陈旧、功能匮乏、环境杂乱、用地不足等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无法适应人民群众对医疗环境的要求,无法适应新的医学观念的转变及高水平医疗护理的要求,这成为基层中医院改扩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使医院建设改善及规范医疗环境,完成新旧过渡,适应医院现代化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改扩建项目研究与建设的重点.
1 基地中医院改扩建的现状特点
1.1 由于历史原因,基层中医院用地狭小,周围被其它用地包围,无地可扩成为医院发展的难题,只能因地制宜,走改建或扩建之路.
1.2 由于建设过程中受医院正常使用的影响及投资的限制,只能是分期、分批逐步改善;
1.3 缺乏总体规划,随意建设,布局凌乱无序.
1.4 原有建筑风格杂乱无章,受当时设计水平限制,中医文化特色体现不足.
2 基地中医院改扩建设计思路
为了有效改善就医环境拥挤的现状,留出较多绿化用地,设计应改变传统的水平布局,改“摊大饼”为“叠罗汉”,变分散为集中以赢得空间,拆除部分旧有房屋,在尽量减少对医院正常使用影响的前提下,统一规划,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完善布局和设施,节能省地.同时在建筑内外空间的设计上营造具有中医文化特色的医疗环境.
3 医院改扩建设计指导思想
3.1 立足全局 新旧重组
设计应该着眼医院总体布局,坚持新旧建筑统一规划,功能重组,以保证科学合理化医疗流程.
3.2 着眼实际 保证运营
在改扩建过程中,往往要用新建建筑替代旧的功能用房,建设期间还要满足旧的功能用房日常使用需要.为了保证医院正常运营,需要一个系统、全面的策划.
3.3 统分结合 着眼未来
改造必须要有动态发展的设计主导思想,统一规划、分期实施.从实际情况出发,除考虑规划完成后整个院区使用的科学合理性,还应考虑实施过程中的完整性,逐步完成由旧向新的转变.
3.4 以人为本 塑造空间
明确医院建筑设计中的服务主体,注重人性,尊重医护人员、就医人员的权利,从心理需求出发,在交通组织、功能组织、空间组织和环境营造等方面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
3.5 传承文化、塑造空间
满足功能的前提下,着意打造一个具有中医文化特色的医疗建筑环境空间及整体形象.
4 实例分析
4.1 赵县中医院
4.1.1 总体布局
赵县中医院占地总面积:8417.08 m2,为一规整长方形地块,东临平棘大街,西邻电力小巷,南邻居民区,北临永安路.(如图1所示)医院现有一个主入口,位于场地东侧,开向平棘大街.场地最南端为医院家属楼和小房,院子中间为三层门诊楼,北端为三层住院楼,东侧是三层商住楼,西侧为一层改建的放射科和西北新建的三层医技楼,北侧是附属用房,污水处理站和中心供氧则塞在门诊与住院楼之间,随意得布局使得医院环境凌乱,空地很少,绿化率不足,严重缺少病人的活动空间,早已不能适应现代医疗发展的需要.
图1 赵县医院现状总平面图
综上,首先我们要整合医院的功能,同时也要满足建设中医院不停床、不停诊.原门诊楼需暂做保留,待新的住院综合楼建成后拆除,放射科需要改造,原有旧病房楼需要保留,将来做专科病房楼使用.结合客观实际条件,我们采用了集中式布局,拆除非医疗功能部分,退还医患医疗空间.把新建的住院综合楼建于医院南端,满足日照与消防的情况下尽可能靠南,同时考虑将各个功能分区竖向叠合起来,给医院留出尽可能多的空间.医院现状只有一个主入口,使用不便,现我们在基地西北角另开次入口,改建北侧附属用房,将动力中心、中心供氧等附属用房,均放在北侧.拆除原门诊与原病房之间中心供养与污水处理站,变为庭院绿化,增加病人活动空间.新建污水处理站则选在东北角绿化地下.拆除东侧商住楼,改造为绿地停车,缓解医院停车压力.经过总体整合,医院形成两个出入口,东侧为主入口,主要为医院急诊,住院、门诊入口,患者人流进入广场后直接进入住院综合楼大厅,门诊、住院由竖向交通直接到达,放射、医技人流则向西通过医用连廊到达.医技楼与原有病房楼之间也设有三层连廊,底层架空,满足消防要求.所有病人均可通过连廊在医疗区内通行,使得整个医疗区均可由通道进行联系.北侧为货物、污物入口.医院内部形成方格网式的道路布局,沿基地设置环形机动车道,将基地内建筑和出入口都串联起来,方便医院使用.待住院综合楼建成投入使用后,将原门诊楼拆除,在原住院楼与新建综合楼之间将形成一个集中广场绿地,在满足医患集散、分流的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园林式休闲场地,从而大大改善了患者就医环境.
图2 规划后医院总平面
图3 规划后赵县中医院鸟瞰图
4.1.2 住院综合楼
4.1.2.1 平面设计
住院综合楼包含有门诊、住院、手术等综合医疗功能.综合楼设计以总体规划为主导,根据医疗建筑设计特点,力争要求功能分区合理,洁污路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遵循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的原则.
建筑采用集中式布局,将门诊、住院、手术集中竖向设置.地下一层设置制冷机房、配电间、水泵房以及储藏间.1层平面为入口大厅,手续交费,中西药房及各功能检查科室,2层~6层为病房护理单元,采用双交通和将洁污流线合理规划与组织,使水平与竖向均做到洁污分区分流.医患分区、分流,人、物分流.7层为手术部和办公区,设有4个手术室,其中一间百级洁净手术室,两间万级洁净手术室,一间30万级洁净手术室.功能布置洁污分开,各自独立,互不干扰.
病房区的病房沿南向布置,保证病房能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符合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设计理念.护理站与医疗辅助保障用房,设计在北向,并以竖向交通核和中心护理站为核心,向两侧展开.使护士站具有良好的护理视野,同时可以有效减少护士往返的距离,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医疗辅助用房内设置医护专用走廊,包括治疗室,抢救室,主任医师办公室、医生值班室、护士值班室,医患分区明确,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病房区每层设一个护理单元,每个单元平均约39床,病房分别为带卫生间的1床间(VIP)、2床间、3床间(普通病房).另每层设一个特殊监护病房.
图4 标准层平面图
4.1.2.2 造型设计
在住院综合楼的外立面设计上,既要考虑医院建筑的功能特性,又应协调周边建筑环境,更重要的是突出中医文化特色.
中医为中国传统的医学,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作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讲究平衡统一,为中国特有.立面设计以中医的“平衡统一”为切入点,采用现代中式风格造型加上医院特有的建筑性格来呼应中医特色,运用现代材料和抽象手法提取传统中医文化和中式建筑中各个元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演化和抽象,结合平面功能,使建筑整体达到一个均衡状态,给人以和谐美的感受.幕墙部分独特花纹分格就是传统建筑花窗经过加工后的体现,同时窗格中心菱形造型,则为抽象的传统中药包.屋顶挑檐凹凸处理则从古建檩条得到启示.此外整体造型的穿插对比,一层幕墙与青砖片墙的对比,立柱与格栅的线条对比等等使得建筑造型生动而富有细节.花式窗格、幕墙、青砖窗套、屋顶挑檐等由传统建筑语素变形而来的细部处理,加之形体、线条、材料之间的对比的运用,使建筑整体表现出一种动态平衡,整个建筑庄重、典雅、传统又极富现代特征.
图5 住院综合楼效果图
4.2 鹿泉中医院
4.2.1 总体布局
鹿泉市中医院现有总用地面积6350 m2,现状只有一个出入口设在北侧,现有建筑物为门诊综合楼、中心供应综合楼、原有辅助用房(基地东南角)、西楼(行政办公、车库、教室)、门卫、锅炉房、厕所等.基地南北长116.79米,东西长58.87米.医院现状北侧前院进深较大,空间相对富裕,南侧建筑比较拥挤,中心供应与原有辅助楼,遮挡门诊综合楼.总平面布局整体比较混乱,分区不明确,医疗后勤混杂布置,不够突出就医主体;出入口单一,不能做到人流(病人、陪护、医生、护工、行政办公、后勤人员、家属等)、物流(药品、办公用品、垃圾物、污染物、尸体等)等不同流线各行其道,减少交叉.
图6 鹿泉市中医院现状总平面图
由上,结合基地本身现状,首先整合其功能,调整布局,拆除北前院的西楼,与东侧的锅炉房,为新建设的医疗综合楼,争取空间.根据医院自身经济情况,暂保留最南侧的辅助用房,改造现有的中心供应室,满足近期医院的使用.拆除原门诊与中心供应之间的厕所,及随意搭建的附属小房,退还被专用的院落空间.考虑到新建综合楼建设过程中,原门诊楼要正常使用,因此将新建综合楼布置在原有门诊楼北侧,在满足医院正常运营与新楼施工前提下,将综合楼尽量靠南,为入口集散广场争取最大的空间.待新楼建成投入使用后,拆除原有门诊楼,在综合楼的南侧也可形成一个供病人活动的院落,同时又很好的解决了中心供应、辅助用房与新建综合楼的卫生视距,满足医疗综合楼的日照.受基地本身条件的限制,新建医疗综合楼主楼部分采用了“L”型布局,利用形体凹凸以及虚空间来划分住院、门诊与急诊入口,区分不同人流;同时将病房均设置在南向,以保证病房获得充足的日照.在基地东侧道路上靠近辅助用房位置增开医院次入口,从而实现医院各种流线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图7 规划后总平面图
4.2.2 医疗综合楼
4.2.2.1 平面设计
医疗综合楼包含自行车库,设备用房,急诊,门诊,中西药房,检验,分娩,病房,办公,手术等功能,采用集中式布局,将这些功能,合理组织,然后集中竖向设置.地下一层布置配电室,热交换站,中心供氧等用房;一层主要布置门厅、收费、药房、等;二~三层布置门诊为功能科及化验室、放射、CT等;四~五层为病房;六层为妇产科病房(含分娩室);七层为行政用房,八层为手术层.裙房地上一~二层为急诊,地下为自行车用房.病房区病房均设在南向,医护服务用房及交通辅助用房设在北侧,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每层为一个护理单元,每个单元约32床,病房分别为带卫生间的2床间、3床间(普通病房).另每层设一个特殊监护病房.
4.2.2.2 造型设计
新建医疗综合楼仍然以现代建筑手法体现中医文化特色为主题,提炼中国传统建筑的构成元素,形成具有古典韵味的现代建筑风格.楼体采用了浅色的色调,色彩素雅且高度统一,以体现建筑的水墨韵味.大片的实墙采用了仿石材料贴面,结合通透的玻璃幕墙,有虚有实;入口处轻钢构架顶棚与东侧实体裙房搭接,得到了一个空灵、层次丰富的呼吸空间,加以入口小环境绿化的点缀,共同形成虚虚实实、刚柔相济、神似传统建筑的独特性格.建筑采用玻璃、铝板等现代材料有机结合,使建筑物具有沉厚有力且历久弥新的观感.
图8 鹿泉中医院医疗综合楼效果图
4.2.2.3 室内设计
医院的室内设计以体现人性化的设计思想为目标,同时又要体现中医文化特点.入口及前厅的设计是室内设计的重点,一层前厅是患者进行咨询、挂号、收费、办理出院、住院取药活动的空间,这个空间应该舒适、开阔,以消除患者焦躁、紧张的情绪.因此一层大厅我们采用了两层共享空间,东侧为导医台,墙面则为中国古代名医雕塑,西侧安排了供患者休息的沙发,以及随手可触报纸杂志.门斗两侧种植了绿化,将屋外庭院的绿化通过玻璃引入室内,给本应繁杂的大厅营造了一种温馨、舒适、轻松友善的接待空间.室内标志牌颜色鲜明,清晰可辩,使人更宜识别,方便患者.整个室内材料以暖黄色地砖为主,加上红木格栅的点缀,给人以简洁、亲切气氛的同时又处处透露出中国古典建筑韵味.
图9 鹿泉中医院医疗综合楼大厅效果图
5 结 语
医院的建设处于动态过程中,医院建筑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也使得很难用一个固定模式来定义医院的建设模式.作为一个复杂的民用建筑,其设计应体现人文、环境和技术上的进步,我们力求在设计中充分体现我们对于这些元素的理解,努力将需求与创新融为一体,始终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医疗空间.
[1]戴俭,许义富,蒋凌志.医院建筑改扩建规划设计初探,建筑学报,2004.1
[2]杨明豪.谈医院改扩建的规划设计,中外建筑,2007.5
[3]罗运湖.现代医院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01
[4]辛春华,李辉.医院的功能特征与环境表达——河北医大第四医院综合楼设计,建筑学报,2004.1
[5]李梦雷.略谈医院单体建筑改扩建,建筑创作,2005.12
[6]朱希.旧医院改扩建规划策略与工程实例解析,建筑技术及设计,2004.04
[7]从传统老医院走向现代化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总体规划及单体设计
[8]试论医院建筑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9]和国富.石家庄市中心医院门诊综合楼方案设计,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