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应用喜炎平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2012-06-19邱军成付宏胜刁诗光
邱军成 付宏胜 刁诗光*
(1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龙归中心卫生院儿科,韶关512050;2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儿科,韶关512000)
早期应用喜炎平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邱军成1付宏胜1刁诗光2*
(1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龙归中心卫生院儿科,韶关512050;2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儿科,韶关512000)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传播快,流行强度大,在短期内即可造成大流行,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少数患儿可并发无菌性脑干脑膜炎、脑炎、急性肌肉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以对症及抗病毒治疗为主。
手足口病;喜炎平;中成药疗法
2008年4月至2009年11月我院早期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共130例,均为住院患儿,男70例,女60例,年龄6月至3岁,平均1.55岁,合并脑干膜炎等并发症患儿8例。全部病例均符合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1]。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8例(喜炎平组),对照组52例(非喜炎平组)。
1.2 治疗方法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喜炎平10mg/(kg•d),连用5d。对照组除喜炎平不用,其他综合治疗均相同。
1.3 疗效判断按症状消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定。显效:2d内体温恢复正常,口腔溃疡渐修复,皮疹不同程度消失,无并发症发生。有效:4d内体温下降或恢复正常,精神不振,拒食症状缓解,皮疹不同程度消失,有轻微并发症发生。无效:病程大于5d仍发热或高热、精神差、有神经、呼吸、循环系统受累。
1.4 统计学方法组间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2 组患儿疗效比较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96.15%,治疗组总有效率88.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2 组患儿疗效比较(n,%)
2.2 不良反应对照组有5例轻度口渴、胃痛、稀便,不良反应发生率9.9%,观察组有3例出现轻度稀便、胃痛,2例轻度皮疹、面红,3例轻度稀便、胃痛、皮疹、面红,不良反应发生率10.1%;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04,P>0.05)。上述不良反应均于停药后恢复,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1957年首次在新西兰发现的一种新型传染病。HFMD没有严格地区性,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及多数亚洲国家中都曾广泛流行。1981年我国首次报告了HFMD疫情。HFMD感染性强,全年均有发生,多见于3~11月份,而以5~10月份的夏秋季为流行高峰。HFMD一般症状较轻,被认为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诊断依据为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HFMD是由科萨奇A16病毒和埃克病毒71型引起的传染病,特点为传染性较强,病急、症状重、病情发展快,重者可并发脑干脑炎、心肌炎、肺水肿、肺出血而死亡。目前该病无特效疗法,主要采用对症支持治疗,积极防止并发症。
喜炎平注射液是一种由中药穿心莲提取的广谱抗病毒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穿心莲内酯磺化物,对多种病毒有灭活作用,对炎症渗出、水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各种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即具有抗病毒、广谱抗菌、快速退热、消炎镇痛等多重功效。又能特异性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促进肾上腺皮质生成、释放糖皮质激素,对各种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有明显解热及消炎等多重功效[2]。它能增强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提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对病毒、细菌的吞噬能力[3]。喜炎平注射液经过磺化工艺处理后,提高了有效成分穿心莲内酯的纯度,不仅具有清热解毒、止咳止痢的功效,同时又减少毒副作用[4]。
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6.15%,治疗组总有效率88.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统计结果是:2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以上临床分析的结果表明:早期应用喜炎平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缩短住院时间,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S].2008.
[2]刘建新,王一飞.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3,26 (2):135.
[3]黄添友,张玉良,李继来.穿心莲内酯对小鼠免疫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6,6(2):143.
[4]费建堂.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07,22(5): 27-28.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8.091
1672-2779(2012)-08-0135-01
:王治华
2012-02-20)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