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种常见药剂对刺槐蚜的毒力测定

2012-06-15

河北林业科技 2012年5期
关键词:氯氟氰刺槐菊酯

李 立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管理处,河北 邯郸 056001)

5种常见药剂对刺槐蚜的毒力测定

李 立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管理处,河北 邯郸 056001)

在室内条件下分别采用微量点滴法测定5种药剂对刺槐蚜的杀伤。结果表明:刺槐蚜虫对5种杀虫药剂敏感性由大到小顺序为:高效氯氟氰菊酯、胺菊酯、仲丁威、毒死蜱、敌敌畏。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刺槐蚜的敏感性最高,毒力最大,LD50为0.000212μg/头,仲丁威的LD50居中为0.001190μg/头。敌敌畏的LD50最大为0.037400μg/头,毒力最弱。刺槐蚜虫对3类杀虫剂敏感性顺序依次为: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刺槐蚜的敏感性最高,防治效果较佳。

刺槐蚜;毒力测定,菊杀虫剂

化学类杀虫剂因具有高效、广谱、对高等动物低毒等特点而被广泛地用于农业生产的防治。刺槐蚜危害刺槐、槐树等多种豆科植物,以成虫、若虫群集刺槐新梢吸食汁液,引起新梢弯曲,嫩叶卷缩,枝条不能生长,同时其分泌物常引起煤污病。但长期大量使用杀虫剂防治该类害虫,导致了其对多种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使药剂防治的效果不断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渐渐加重。2012年通过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高效氯氟氰菊酯、胺菊酯、仲丁威、敌敌畏和毒死蜱对该虫的毒力,为制定合适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药剂 高效氯氟氰菊酯(97.4%)、胺菊酯(95.0%)、仲丁威(95.0%)、敌敌畏(92.0%)、毒死蜱(97.0%),均购自南京荣诚化工有限公司。丙酮(AR),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1.2 供试虫源 2012年5~6月,在邯郸市赵苑公园、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洋槐树上采集个体大小一致、健康的刺槐蚜无翅成蚜,现采现用,并当天测试完毕。

1.2 方法

1.2.1 实验方法 刺槐蚜虫敏感性测定采用微量点滴法[1-2]。先将各供试药剂用分析纯丙酮稀释成5~6个浓度,并设丙酮液作空白对照,用微量移液器(1μL)吸取药液滴在虫体腹部背面,每个处理点滴20头蚜虫,重复3次。处理后用毛笔将受药蚜虫轻轻扫入指形管内,用脱脂棉塞加盖,在室温条件下放置4h后,在放大镜下检查蚜虫死亡数,记录数据并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死亡判别标准:用解剖针针尖轻轻触动虫体,完全不动者为死亡。

1.2.2 数据处理 实验结果在DPS(date processing system)7.05平台下分析。因对照没有试虫死亡,计算中用实际死亡率代替校正死亡率,用浓度对数-死亡机率值分析法分别求出各种药剂对刺槐蚜虫的毒力回归方程式、致死中浓度LC50和LC50的95%置信限,并计算出其标准误同时进行卡方检验(∑X2)。

2 结果与分析

刺槐蚜虫对5种杀虫药剂敏感性由大到小顺序为:高效氯氟氰菊酯、胺菊酯、仲丁威、毒死蜱、敌敌畏。高效氯氟氰菊酯的LD50最低为0.000212μg/头,敏感性越高,LD50越小,表明毒力越大;胺菊酯次之,为0.000414μg/头;仲丁威的LD50居中为0.001190μg/头。敌敌畏的LD50最大为0.037400μg/头,表明毒力最弱。刺槐蚜虫对3类杀虫剂敏感性顺序依次为: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所得到的毒力回归方程式经卡方检验,其值均小于7.81,差异不显著,因此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毒力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95%置信限等,详见表1。

表1 5种药剂对刺槐蚜虫的毒力测定

3 讨论

本次实验结果为邯郸市今后开展刺槐蚜防治工作提供了用药参考。近年来的调查表明,邯郸市刺槐蚜虫防治主要以敌敌畏为主,用药较为单一,容易使蚜虫的耐药性、抗药性增加;而菊酯类杀虫剂之间存在交互抗性问题,抗性产生后发展较快。刺槐蚜虫防治前的毒力测定有助于合理选择杀虫剂,提高杀灭效果。

从实验结果看,刺槐蚜对常用5种杀虫剂敏感性最高的是高效氯氟氰菊酯,其次为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敏感性最低的为有机磷类药剂。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可以有效控制刺槐蚜的危害,同时这些药剂兼治草地、果树害虫等;对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和草蛉等天敌的杀伤作用小,有利于天敌种群的发展[3-4]。

在目前防治刺槐蚜虫时,应采用高效低毒的菊酯类与轮换使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或者以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复配混用,科学合理的用药,减少喷药次数,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的危害。喷药时,应使用高压喷雾器,确保喷雾均匀,提高防治效果。

[1]吴文君.植物化学保护技术导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刘永齐,刘慧平,韩巨才,等.刺槐蚜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研究[J].中国森林病虫,2009,28(4):33-35.

[3]郑欢,王振吉,郑发科.两种瓢虫对刺槐蚜的捕食作用[J].四川动物,2009,28(2):225-227.

[4]王进忠,王熠,孙淑玲.七星瓢虫对刺槐蚜和绣线菊蚜的功能反应[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9,14(1):19-23.

S763.36

A

1002-3356(2012)05-0010-01

2012-07-30

猜你喜欢

氯氟氰刺槐菊酯
刺槐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探究
5%氯氟醚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正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欧盟拟修订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芹菜、茴香和大米中的最大残留限量
梨使用氯氟氰菊酯后安全间隔期为21天
刺槐树
金银花储存过程中高效氯氟氰菊酯降解动态的初步研究
刺槐造林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刺槐无性系生态适应性差异研究
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茶叶降低菊酯类农残方面的应用
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价格稳中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