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数学有效作业设计研究
2012-06-13余启友
余启友
(福建省厦门市华侨中学,福建顺昌361005)
数学有效作业设计是指数学教师遵循“普通”高中学生认知活动的客观规律,设计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学教效果的一项主体实践活动,从而实现特定的学习目标。简单地说,即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1]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作业的类型应多样化,例如常规作业,开放性、探究性数学问题,数学实验,数学建模,课题研究作业,专题总结报告等;作业结果的呈现形式也应是多样的,例如习题解答,数学学习体会,数学小论文,研究、实验或调查报告(书面、口头)等。”[2]
1 设计原则[3]
1.1 层次性原则
设计分层次作业就是根据知识点、思维难度和综合程度等,把作业分成A、B、C三个题组:A组题为基础题,B组题为巩固题,C组题为发展题。
1.2 针对性原则
应针对学生易错的地方精心设计一些作业;让学生交流、辨析和反思中找到错误根源,给学生一个逐步领悟的过程。
图1
1.3 激趣性原则
设计的作业应注重趣味性和吸引性,让学生愿意完成作业,在作业中体验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良性循环。
案例3一张纸片,第一次撕成相同的2小片,以后每次将所有纸片撕成更小的相同2片,如此进行下去。试问:(1)撕2次,撕4次,撕8次共有多少张纸片?(2)撕n次,共有多少张纸片?(3)能否将纸片撕成2 012片?为什么?
2 实践调查
2011年9月20日在某”普通”中学高二年段各班抽样回收102份学生问卷。
2.1 问卷分析
(1)作业难度
难度 容易 还可以 有点难 未选 合计A组4 8 4 8 5 1 1 0 2 B组 2 8 4 7 1 9 8 1 0 2 C组6 3 2 5 3 1 1 1 0 2
数据表明:94%的学生能够接受A组题难度,说明A组题对全体学生是有效的。通过A组题的练习能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能体验到学习所来的成就感,进而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兴趣。73%的学生能够接受B组题难度,说明B组题对大部分学生是有效的。让大部分学生经过自身的努力就能完成B组题的练习,有利于长时间维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奋感和成功感,进而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37%的学生能够接受C组题难度,说明C组题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是有效的。通过C组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和解决问题的信心。
(2)作业时间
时间(分钟) <30 <60 >60 45 45 5 7 102百分比未选 合计人数0.44 0.44 0.05 0.07 1
数据表明:88%的学生在一小时以内能够完成数学作业,说明所编作业从时间上对学生是有效的;一改过去数学作业因过繁过难挤占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合理安排各科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3)作业兴趣
28 62 5 7 102百分比兴趣 喜欢 还可以 不喜欢 未选 合计人数0.28 0.60 0.05 0.07 1
数据表明:28%的学生喜欢所设计的有效作业,作为”普通”中学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喜欢做数学作业,是难能可贵的,这对编写者是一种肯定与鼓励。60%的学生认为还可以,是对有效作业一种的肯定;表明近三分之二的学生还未表示讨厌数学,只要教师适时引导就能让大部分学生愿意学习数学;反之引导不当可能让这些同学讨厌数学。
2.2 调查结论
通过学生问卷分析,可以肯定所设计的高中数学有效作业是适合”普通”高中学生的,能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增强学习信心和兴趣。能让大部分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给予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为笔者进一步研究有效作业设计奠定了信心和基础,同时也感受到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3 今后思考
(1)有效作业的设计研究工作量太大。能否简化?如何优化?
(2)如何完善作业的有效性研究?除了注意收集、记录实验学生的有关数据,和跟踪学生的个案外,是否有其它的实证方法?
(3)如何建立有效作业设计的长效机制?各级行政部门和教研机构能否组织作业设计比赛?让更多的教师注重设计平时的数学作业,增强作业的有效性,确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1]刘美良、王贤林撰写.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有效作业设计[A]http://www.pep.com.cn/2010,10.
[2]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任升录等编著.《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M].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4]Orton A.Pattern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s[M].CASSELL:London and New York,1999.
[5]Advanced Mathematics[M].Evan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