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问题』新闻的采写

2012-06-12徐龙近

中国地市报人 2012年1期
关键词:蔬菜种子细节蔬菜

□ 徐龙近

(闽东日报社,福建 宁德352100)

我们通常所说的“问题”新闻,是指记者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现象进行采访,通过新闻媒体来揭示这些问题并促使其解决的新闻报道。笔者认为,采写“问题”新闻,一定要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事实意识,要以“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坚持“与人为善”、“帮忙不添乱”的原则,在采写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把好“细节关”。

细节处理不好容易造成负面影响

媒体报道“问题”新闻,其目的总是围绕着如何有效促进问题解决,这是媒体的职责。当一篇“问题”新闻见诸报端的时候,记者、编辑、报社,以及事件的当事人,乃至社会,都希望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开端。尽管公开报道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但就推进社会问题的解决而言,媒体在很多方面的确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2011年11月16日,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该镇幼儿园接送校车被撞,造成21人死亡。这起“校车事件”由于国内众多媒体的关注,引发全国上下对校车安全工作的调查、反思和改进。还有国内一家著名品牌的肉食品企业,用瘦肉精猪肉加工火腿肠,也是因为媒体的报道,使得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

毋庸讳言,有一些“问题”新闻,因为记者在采写过程中忽视了事件的一些关键细节,使得新闻报道产生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举个实例,前几年,闽东某山区县的一个乡镇为发展农村经济,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邻县几个乡镇的成功做法,决定在该镇一个条件比较好的行政村种植反季节蔬菜。为此,该镇引进一家农业发展企业,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跟农民进行合作。公司与每户农民签订合同,由公司提供蔬菜种子、专用化肥、农药给农户,并对蔬菜生产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蔬菜收成后,按合同约定的价格全部由公司收购。农民领取的蔬菜种子、化肥、农药只需记账,待收成后从公司给农户的收购款中扣除。刚开始蔬菜种植进展都还顺利。不料在当年7月,由于强台风持续几天的影响,台风过后,大量病虫害开始吞噬地里快要收成的蔬菜,成片的蔬菜开始腐烂。农民普遍认为,这是公司提供的种子、化肥有问题,要求公司按农地面积进行经济赔偿,并拒绝支付蔬菜种子、化肥、农药欠款。一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在得知此事后,到当地进行采访,并将这件事情基本上按照农民的讲述报道了出来。看到报道后,一些农民拿着报纸复印件到公司讨说法,双方差点冲突起来,局面十分紧张。这件事情后来在政府的协调下,最终以农民比较满意的方式得到了解决,但公司和农民的合作,从此也就画上了句号。笔者曾经参与了事件的调查,了解到这次蔬菜受灾后,当地政府立即邀请了省高校和农业部门的专家到现场分析情况,并对蔬菜种子、化肥、农药进行鉴定。专家认为,造成蔬菜绝收的主要原因,一是台风过后气温上升,导致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没有及时喷施农药;一是蔬菜根部长时间受水浸泡,造成烂根。公司对此进行的解释是,在种植的过程中,农民几乎不听技术人员的指导。当地夏天雨水多,气候经常受台风影响,按要求要深挖的排水沟农民拒绝进行挖深,导致台风天气菜地积水严重。台风后农民也不按要求进行灭虫,有些人认为有合同保障,也不开展后期生产补救。很多农民则一直强调,自己在这块土地上种了几十年的菜,怎么种菜还不知道?那些技术要求都是花架子,做着好看,实际上根本用不着。以上这些情况,应该是这次蔬菜种植失败的症结所在,但记者在报道中没有提到。本来农民就有情绪,一直认为受灾的原因是种子、化肥不合格,专家的鉴定只不过是政府和公司拿来糊弄他们的。看到报纸上的文章也没提到专家和公司的这些观点,农民的对立情绪就更强了,差点导致不良后果。如果当时记者采访时多深入了解一些关键细节,既倾听农民意见,也听听专家、公司看法,并在报道中客观地反映两方面的看法,不仅不会激化矛盾,对事情的解决也可能更加有利。还可以让群众明白一个道理,致富要相信科学,种植反季节蔬菜是一项技术活,传统的种植方法是不适合的。使群众在今后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能够从这次的经历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树立全局意识 牢牢把好“细节关”

如何才能牢牢把握住“问题”新闻的每一个关键细节呢?首先,记者不能把自己当成“裁判员”,在采访和写作过程中,脑子里一定要时时刻刻绷紧“全面地看问题”这根弦,防止主观性、片面性、绝对化,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同时,平时要多积累一些政策、法规知识,采访前不妨多做一些准备,了解一些相关的资料。比如,案件报道是“问题”新闻报道的一个“事故多发地带”,很大的原因就是一些关键细节没有处理好而造成的。案件报道由于涉及法律问题,涉及罪与非罪问题和公民与法人的权利问题。因此,案件报道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关键的,都必须合法,必须在报道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审查新闻稿件内容,注意保护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对法律和法规规定了的禁区不能擅自闯入。如对犯罪行为和破案手段不能作过细描写,对一些特殊案件报道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在案件报道中,一些带有感情倾向的措词褒贬案中人,或对案件性质的认定等也会引起案件的当事人的名誉权诉讼。在很多新闻官司案例中,由于新闻用语用了一些诸如“败类”、“罪犯”、“变态狂”、“犯罪分子”、“盗窃犯”、“小偷”等未被法院认定的不规范的法律用语的称谓和定性语言,而造成新闻侵权。《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要求,对于司法部门审理的案件不得在法庭判决之前作定性、定罪或偏袒的报道。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实事求是,不得捕风捉影,不得想象虚构,不得弄虚作假,不得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歪曲事实。有了这些“关键细节”意识,有助于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准确用语,谨慎措辞,避免造成不良后果,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深入的采访是避免关键细节缺失必不可少的条件。由于“问题”新闻产生的社会影响对新闻当事人“关系重大”,在整个新闻宣传工作中,较之于其他类型的新闻报道,“问题”新闻稿件采写难度最大,同时也最容易惹麻烦、出问题乃至“引火烧身”。记者在针对于这类新闻线索展开采访活动时,往往遭遇到很大的阻力,或者是当事人不配合,或者是涉及的机关单位出面阻拦等等。所以,要取得采访活动的成功,记者付出的劳动和代价可能也会更多。为了让采访更加深入全面,新闻记者在采访“问题”新闻之前应该充分估计到采访的艰巨性,最好针对有可能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拟定相应的对策计划。在采访过程中,胸中要有大局观念与深度观念。如果单单听取某一方对于事件影响的反应,那么很可能就陷入偏听偏信的危险境地。更有甚者,会被别人所利用歪曲事件的报道,从而激发更多的社会矛盾,在社会上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蔬菜种子细节蔬菜
镉胁迫对3种蔬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蔬菜种子催芽技术
奇怪的蔬菜
山西省7.42吨蔬菜种子出口海外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蔬菜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全国邮购总代理蔬菜种子、农药激素、农业资材价目表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