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民生新闻的平民视角

2012-06-12□崔

中国地市报人 2012年1期
关键词:平民化平民民生

□崔 奕

(常州日报社,江苏 常州 213003)

“民生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带有本土、人本、民生色彩,为平民百姓所关注,与市民日常生活、生计息息息相关的新闻报道。

作为近年来迅速成长的新闻表现方式,民生新闻吸引着业界与学界的共同关注。从传播视角来看,它有着与过去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坚持平民视角,是报道民生新闻的关键所在。

从信息传播到价值构建:传播内容的深化

民生新闻的产生,是新闻改革新思路、媒体竞争和民众对知情权、话语权的渴求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民生新闻的报道,要求记者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广大百姓的需求出发,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报、评说百姓关心的人和事,在反映百姓生活、情感、意志的同时,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

从传播过程看,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为特色的民生新闻,不仅对传播资源进行新的开掘与放大,还对资源信息完成了必要的价值构建。

从传播资源角度看,民生新闻将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意识、民众话语等要素融为一体,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需要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不仅是对传播资源的新认识,也是对传统报道资源的延伸和开掘。

从传播内容制作看,民生新闻试图以民众视角表现一种人文关怀理念,并将这一理念提升到“价值构建”的层次。民生新闻提供给受众的不再单纯是客观信息,更有对信息背后价值的解读,让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品味、解读其中的价值。

从精英到平民:传播视角的转向

民生新闻的出现,是对传统视角的纠正。从内容上说,民生新闻来自大众日常生活,往往将新闻的告知功能、舆论监督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融为一体,完成媒体角色的转换。从采编方式来看,它让记者和媒体放下架子,放弃原有工作模式,走街串巷,深入民众。有用性、贴近性,成为新闻选择的重要尺度,平民百姓成为新闻的主角。

民生新闻的兴起所体现出的传播视角转向,实际上是一种平民化的价值取向。平民化的视角,又使其在实践中,将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等价值要素,与趣味性、知识性、服务性等新闻价值的辅助性因素融为一体。可以说,传播视角从精英到平民的转向,意味着新闻本质的回归。

从图解到建设:媒介功能的认知

媒介功能的发挥是传播者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传播效果的最重要体现。从媒介发展史来看,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特别当社会处于变动转型期时,媒介功能的发挥对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和谐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媒介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但从媒介本身来说,则取决于传播者对媒介价值的认知及在此基础上对传播内容与制作方式的选择。

当媒体处于相对封闭化环境时,其对传播内容与制作方式的选择就容易流于思维定势,走向千篇一律,导致媒介功能变得越来越单一。媒介在固定化框架内,把自己简单视为图解社会、政治问题的工具,把新闻的全部手段和智慧放在如何充分发挥作为工具的媒介功能上。显然,这是不完全的媒介功能。

民生新闻的出现,意味着媒介对自身功能的新的认知。民生新闻不仅体现出一种对报道内容的新的选择标准,还体现报道者的立场与态度。报道不仅仅是发现新闻、制作新闻、传播新闻这样一个客观、机械的链条式过程,更是一个申明观点与立场的过程。媒介以自己的选择标准和制作方式,发挥着“社会功能”,并在可能的限度和程度上,对社会现实产生着“媒介化”的影响。不仅如此,媒介还通过民生新闻,推动公众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目标的实现。媒体的使命,正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中得到更加实质性的体现,而且必将走得更远。

从单向到互动:尊重民众的话语权

某种意义上说,一种媒介就是一个话语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对不同社会群体存在事实上的话语权分配。

过去,媒介所承担着的责任最终演化为一种“劝服”——将既定的价值或者观念,通过自己搭建起的话语平台传播给受众,然后说服受众来接受,整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的。在这个媒介话语平台上,民众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民生新闻的出现使这种状况得到了改进。民生新闻以自己的方式,将受众也就是民众的话语引入到新闻传播的过程之中,实现价值观念的“互动”。通过互动,在媒介的话语平台上,民众的声音占到更多份额,民众的话语权通过媒介平台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从劝服到互动,并不仅仅是制作技巧的改进,也不是单纯传播效果的考量。其真正意义在于,媒体为民众提供了一个话语平台,在人文关怀的情结背后引导着社会对民众话语权真正的尊重。通过这种方式,媒体把话语权从党政官员手中转移到市民手中,推动民众的意见上升为政府的意志,最大程度地实现民意的公共价值。

与此同时,民生新闻为公众搭建一个言论平台,使民众多了一个发言场所,媒体借此拉近和受众的心理距离,增强自身亲和力,强化受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获得坚实的受众基础和更高的受众忠诚度。

随着新闻触角向民众生活内部和细部的探进,民生新闻不仅数量增加,还不断呈现出新的形态,民生新闻的生活化、娱乐化与细节化等表现特征决定着新闻的采集和制作特点。但我们也看到,在大量的“民生新闻”中,也充斥了一些琐碎、无聊甚至低俗的内容,影响了受众新闻审美需求,不利于民生新闻的健康发展。由此看来,对民生新闻所应坚持的视角需要予以明晰,对平民化视角的探讨尤其必要,认清并力避有关误区的要求更加迫切。

平民视角应符合大多数受众的阅读需求和审美情趣。平民化视角是新闻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上向新闻本质的切入和回归,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民众整体视角在新闻产品中的一次聚焦。它要求传播者既看到新闻新奇新鲜的一面,更看到这些新闻对当前民众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现象的反映作用。坚持这样的平民化视角,才能在新闻采集中自觉加强选择主动性,将一些纯属个别和意外的无意义素材摒除在视野之外。

平民视角应坚持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基本立场。平民化视角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进行更多换位思考,除了读者的阅读需求之外,还要从社会道德和传统伦理文化的角度为新闻事件主体着想。既要充分尊重和保护新闻事件当事人的各种权益,也要注意符合与引导大众舆论心理,避免猎奇、冷漠、渲染等倾向。平民化视角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标准和尺度,而是整体上以人为本、细节上充满人情味儿的视角。人文关怀决定新闻记者态度,也影响着媒体形象的公信力品质。

平民视角还应坚持新闻价值和新闻规律的原则。民生新闻作为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一些概念的定义、内涵等还需进一步深入探讨。其中,民生新闻的平民化视角与新闻价值、新闻规律之间的关系,是民生新闻理论研究的新课题。民生新闻的平民化视角应该是在符合新闻价值框定标准下的一个独特视角。坚持新闻价值判断以小见大,探索深化平民化视角,实现创新出新,两者结合思考,更便于解决目前民生新闻中大量琐碎无价值内容充斥的问题,有利于厘清民生新闻和传统社会新闻关系的分野,也有利于避免民生新闻单纯以消费和服务性新闻或其他片面的面貌出现。新闻价值标准的坚持和对新闻规律的尊重,使民生新闻能更多从平民化视角出发,在关注困难群体、环保问题、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社会热点领域有所作为。

猜你喜欢

平民化平民民生
乌克兰战火未息,平民在帮助平民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苏轼的平民化人格与其晚年书法的朴拙美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解读受众视域下网络剧的发展路径
平民领袖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平民化”的正确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