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微球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2012-06-12王绍谦
胡 洋 王绍谦
河南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开封 475002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机制复杂,致残率高,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一直是困绕临床一线工作者的棘手问题。笔者采用脂微球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09-08-2010-12发病3d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8例,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MRI或CT证实,并排除:(1)心房颤动;(2)脑出血;(3)脑栓塞及出血性脑梗死;(4)严重脏器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倾向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40~82岁,平均(67.24±10.42)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6±3.1)分;对照组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42~80岁,平均(68.56±8.97)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1.8±2.9)分。2组在年龄、性别、发病至入院时间、严重程度及基础疾病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脂微球前列地尔10μg+生理盐水100mL静滴,1次/d;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20mL+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2组均给予阿司匹林100mg口服,1次/d,并根据病情给予降血压、控制血糖、抗感染等治疗,但均不应用其他血管扩张剂及抗凝剂。2组均以14d为一疗程。
1.3 疗效评定 根据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判断标准》[2],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d对2组进行疗效评定,观察治疗前后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等变化,并对2组进行疗效比较。(1)基本痊愈: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2)显著进步: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3)进步:评分减少18%~45%;(4)无变化: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内;(5)恶化:评分增加18%以上。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2组相关指标的分析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见表1。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3。
表1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
表1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60 21.52±8.03 10.7±3.7*△对照组 58 21.30±8.31 15.2±5.1*
表2 治疗14d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
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P<0.01,△P>0.05;2组治疗后比较,#P<0.05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细胞比积亦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5例在滴注脂微球前列地尔后出现静脉炎,症状在滴注完成3~4h后消失,可耐受,均未影响治疗;对照组无1例发生静脉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前列地尔又称前列腺素E1,是天然前列腺素类物质中的一种。前列腺素存在于大多数哺乳动物组织内,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1)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2)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有效改善微循环[3];(3)抑制白细胞活性,降低白细胞聚集率而减少自由基的生成,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对细胞的损伤,并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t-PA、降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I)的活性,提高机体的纤溶功能[4];(4)影响脂质代谢,防止动脉硬化。
脂微球前列地尔是第三代前列地尔制剂,是将前列腺素E1包裹在0.2μg脂微球内。该制剂具有以下特点:(1)较高的靶向性:易于在病变部位聚集[5],扩张颅内痉挛血管,增加侧支循环,改善脑梗死半暗区的局部血供,从而防止“盗血”现象;(2)作用持久:在脂微球的屏障保护下,前列腺素E1在肺部的灭活明显减少[6];(3)高效性:仅需传统剂型给药量的1/10就可达到治疗效果;(4)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脂微球的屏障保护下,前列腺素E1对血管的刺激和炎症反应明显减少[7]。
本研究发现,脂微球前列地尔能显著降低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比积,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说明脂微球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3]Johnston CC,Dowers SL,Urbanski RJ.Examination of the filterbity of oxygenated erythrocytes in the presence of Lepinephrine,Lisoproterenol or PGA1,A2,E1,E2,F1,alpha or F-alpha[J].Prostaglandins,1997,13:281-309.
[4]王凌燕,蔡高军,孙文伟,等 .脂质载体前列腺素E1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10(3):255-257.
[5]Okuda T,Oh IT,Koga M,et al.Evaluation of acceleration plethysmograms indermatology of L ipo PGE1preparations against herps[J].J Dermalol,1997,24(12):751-753.
[6]Sim AK,Dome P,Ramond H.The effect of PGE1in lipid microspheres on thrombus formation and thrombus disaggregation and poteneial to target to the site of vascular lesions[J].Areneim Forsch,1996,36(4):1206-1209.
[7]Mizushima Y,Yauagawa A,Hoshi K,et al.Proslaglandin E1is more effective,when incorporated in Lipid miccrospheres for treatment of peripheralvasular disease[J].J Pharm Pharmucol,1996,35(3):66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