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2006-2010年儿童保健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2012-06-09陈志玮
陈志玮
2001-2010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把提高国民素质、开发人力资源作为战略任务,必须从儿童早期着手,培养、造就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是医疗部门的职责,2006年《中国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中期评估工作顺利通过后,肇庆市继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儿童保健工作,努力完成《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的目标。笔者根据肇庆市2006-2010年的妇幼卫生年报表,对部分儿童保健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肇庆市2006-2010年9个县(市、区)妇幼卫生年报表,报表由村、镇、县(市、区)逐级上报到市妇幼保健院,市妇幼保健院专人对全市的报表进行审核、录入、汇总和统计。
1.2 研究内容 (1)儿童的保健指标,包括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婴儿后期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3岁以下儿童保健率、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2)婴儿死亡率的影响因素。
1.3 研究方法 对肇庆市2006-2010年9个县(市、区)妇幼卫生年报表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软件录入有关数据,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06-2010年儿童保健指标情况 2010年的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婴儿后期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比2006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0年的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比2006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0年的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与2006年相比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婴儿死亡率与各保健指标的关联性分析 2006年的婴儿死亡率与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呈正相关,2010年的婴儿死亡率与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呈正相关。见表2。
表1 肇庆市2006-2010年儿童保健指标
表2 2006/2010年婴儿死亡率与各保健指标的关联性分析
3 讨论
3.1 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 肇庆市2010年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比2006年显著下降,其中,2010年的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显著低于全国的婴儿死亡率(13.1‰)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6.4‰)水平,并且以肇庆市2000年为基础已经下降了1/5(2000年肇庆市的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是15.47‰、17.59‰),提前达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目标。这与肇庆市近年来狠抓妇幼保健工作有关,首先加强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对高危妊娠实行专案管理,提倡高危妊娠的产妇分娩时新生儿科医生在现场;其次是不断提高产、儿科医护人员的新生儿救治技术,举办全市新生儿窒息复苏学习班,通过理论和操作考核合格后颁发证明;再有是对高危儿进行追踪管理和早期干预。
2006-2010年,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73.56%~79.14%,这说明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关键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故还需加强对各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儿童保健工作水平。
3.2 儿童健康状况 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和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是反映胎儿宫内发育和营养并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密切相关的一项重要指标。(1)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不仅会造成儿童当前身体和智力发育迟缓,同时还会增加成年期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危险[1]。肇庆市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波动在1.36%~2.77%,与全国的水平接近。深圳市2010年开展的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现状研究显示,营养不良中度为1.71%,重度为0.68%[2],而本市2010年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36%,与深圳市的调查结果比较相近,这与本市多年来不断加强儿童营养的宣教有关,部分医疗保健单位建立了儿童营养专科,提供营养咨询与指导。(2)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达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目标。本次调查显示,2006年和2010年的婴儿死亡率与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呈正相关,这与程胜英等[3]的报道一致。2010年的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比2006年下降,提示本市孕妇孕期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比2006年有提高。近年来部分医疗保健单位对孕妇进行体重管理,及时指导饮食。
3.3 儿童保健状况 儿童保健管理是从出生就开始进行系统的保健服务,能全面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4]。肇庆市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呈上升趋势,2010年分别96.00%、96.45%,达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要求的目标。有文献报道提高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能降低新生儿及婴儿死亡率[5]。本市还要加强儿童保健管理工作,全面提高保健工作质量,保障儿童的生命权和健康权。
肇庆市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呈下降趋势,2010年为0.36/万,达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目标要求,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以县为单位降低到1‰以下,这与本市的德庆县、怀集县先后成为广东省的“降低孕产妇死亡、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县有关。本市抓住契机,在广东省级专家对项目县妇幼保健人员进行培训的同时培训其余非项目县的妇幼保健人员,并将项目县的做法向全市推广。
[1]赵爱东,赵丽云,于冬梅,等.中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J].卫生研究,2008,37(3):323-325.
[2]关智勇,李丽,龚建华,等.深圳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现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12):1011-1013.
[3]程胜英,汪玲,吕军,等.江西省农村地区儿童保健指标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1):1476-1478.
[4]石淑华.儿童保健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7.
[5]丁宗一.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与婴儿及新生儿死亡率的关系[J].中国儿科杂志,2002,11(40):64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