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县红饰苗族斗脚舞的调查与研究
2012-06-07周海澜王绿竹
周海澜,王绿竹,郑 丽
(1.遵义师范学院 体育系;2.遵义师范学院 美术系,贵州 遵义563002)
习水县地处遵义西部,其区位优越,生态良好,有最具特色的丹霞地貌区;文化厚重,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主战场。[1]贵州省苗族众多,但居住在遵义市习水县的苗族与黔东南、黔东北等地的苗族不同。习水苗族因其服饰上偏重红色,属红饰苗族支系(以下简称“红苗”)。[2]该族群操“川滇黔方言”,即苗族西部方言,注重苗绣(即挑花和刺绣的统称)工艺。其风情习俗独特且丰富,有哭嫁、赶苗场、砍火星、踩山节等。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育健身活动——斗脚舞,苗语称“扭逗”。
从2009年6月至2011年11月,课题组成员多次到习水调研,了解斗脚舞的存在状况及其技术特征,以期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
1 研究方法
1.1 实证调查法
2009年6月21日,课题组成员到良村镇黄木水村、大坡乡;2009年7月9日到桑木镇大坝村、回龙镇、塘房苗寨;2009年9月9日到目里村小溪沟苗寨、良村甘溪苗寨进行实地调查,对斗脚舞的存在状态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2009年9月25日,课题组成员率习水县红苗斗脚舞队参加了第二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开幕式表演,斗脚舞成为受邀开幕式的三个原生态现场表演项目之一;2009年11月“中国遵义黔北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分会场——遵义习水红饰苗族图案装饰艺术展厅前,斗脚舞进行了现场展示,吸引了大批在遵参加“中国黔北国际傩文化研讨会”的国内外专家和学者。
1.2 访谈法
通过走访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红饰苗族斗脚舞艺人张贵书、陶泽良、熊虎兵,习水县民宗局局长陈义、副局长项昌旺等人,了解到该舞蹈在传承过程中并没有作为体育项目传承,而是苗族同胞在生活中展现个人舞蹈技巧,相互交流的一种表演娱乐项目。据传说,斗脚舞起源于战争,是战争中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后来发展为青年男女娱乐的一种运动。
2 斗脚舞的特征
2.1 技术特征
斗脚舞是一项集观赏、娱乐为一体的全身性运动项目,它不仅能提高人体的协调、力量、灵敏性等,而且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舞蹈时,手臂随芦笙节奏配合下肢动作协调摆动,动作节奏感强,韵味十足。通过练习,能有效地提高舞蹈者的运动节奏感、协调性、灵敏性等,培养他们的相互协作精神,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
斗脚舞从种类上可分为两人斗脚舞(图1)和四人斗脚舞(图2);从动作类型上可分为碰脚、勾脚、摆脚等动作;从动作部位上可分为脚外侧、脚内侧、脚后跟、脚背、膝盖、臀部、肩部、头部。
图1 两人斗脚舞(王绿竹摄)
图2 四人斗脚舞(王绿竹摄)
完整的斗脚舞共有11个动作,具体为:第一方:右脚内侧(男女同)—右脚后跟—脚内侧—脚后跟(重复);第二方:男左女右(或男右女左)—四脚合一;第三方:男右女左(或女右男左)两两相靠—脚外侧—脚后跟—脚外侧—脚外侧—脚内侧(重复);第四方:男右女左脚内侧—男左女右脚内侧—脚外侧—脚后跟;第五方:男左女右(或男右女左)脚后跟—两两相碰;第六方:两女脚外侧—两男脚外侧;第七方:四只脚勾脚—交换脚;第八方:男左女右碰膝盖;第九方:臀部两两相碰;第十方:肩部两两相碰;第十一方:头部两两相碰。
斗脚舞动作节奏感强,趣味性浓,简单易学,易被大众接受。初学者,只要用心揣摩,学起来也不会感到困难。
2.2 场地器材特征
斗脚舞是在芦笙的伴奏下,以二人或四人为一组进行表演,也可多人同时表演,人数不限,但基本队形都是二人或四人一组。根据跳舞者的多少决定场地的大小。由此看来,斗脚舞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没有规定面积的大小和质地,只要一块平整的坝子,能容纳下跳舞者即可。因此,苗族同胞常在自家门前的院坝,随时、随地进行比赛或自娱自乐。习水红苗斗脚舞伴奏所用芦笙为六管芦笙,与黔东南苗族使用的芦笙不同,音列为商调式、徵调式。
该芦笙声音洪亮、纯正,造型美观,工艺精致,具有工艺欣赏价值。
2.3 运动负荷特征
运动负荷包含着负荷的量与强度两个方面。适宜的负荷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因为有氧锻炼的心率区间是110~150次/分,其最佳的心率区间为120~140次/分。平均心率130次/分正好位于最佳有氧代谢区间的中点,这是具有有氧代谢特征的指标。[3]斗脚舞是一种可因人而异来调节运动量、舞蹈时间、节拍的运动项目,可视个人情况来完成全套动作、半套动作或单个动作的次数。课题组成员通过测试发现,完成一套完整的斗脚舞,成年男子的心率是122~130次/分,成年女子是130~140次/分,属于最佳的心率区间范围。
3 习水县红苗“斗脚舞”的历史渊源
现在习水县的红饰苗族主要分布在东皇镇、良村镇、官店镇、同民镇、民化乡、大坡乡、马临镇、桑木镇等海拔较高的山区,现有人口约9864人,被称为“高原红饰苗族”。[1]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红饰苗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斗脚舞,它是苗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提炼出来的具有娱乐、健身功能的民族体育项目,2010年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斗脚舞是苗族男女老少在婚庆和节庆活动中常表演的项目,以双数(二人或四人为一组)进行,也可多组共同表演,表演时在芦笙伴奏下跳跃,触动脚、膝、臀、肩、头等关节部位,它集体育锻炼和技能观赏为一体。通过走访民间艺人、县文化局、民政局相关专家了解,近几年来,斗脚舞只在一些聚居的苗族村寨流行,散居的地方苗族青年基本上不会表演了,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相互的切磋交流的平台,同时,外来文化逐步渗入苗族地区,年轻人向往流行文化,对本土文化缺乏认同,乡民越来越多地走出大山务工,也影响了斗脚舞的传承。[4]
4 习水县红饰苗族“斗脚舞”的体育文化价值
4.1 娱乐性与观赏性
苗族传统体育大多都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苗族人民利用节日和余暇之时,进行各种体育活动,以欢庆丰收、欢度佳节、祝贺新婚、闲暇消遣,将体育寓于娱乐之中,并在娱乐中促进了身体各方面素质的提高。[4]斗脚舞也不例外。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舞者身心得到了锻炼,观者则赏心悦目,怡神享受,欢声笑语不断。苗族人民之所以利用民族体育进行娱乐,是因为人类本身具有强烈的娱乐愿望,但由于环境、经济以及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使其不得不在自身的生产、生活中寻找并传承那些行之有效的娱乐方法,最终使这些方法保留了体育和娱乐的双重功能。
2009年9月25日,第二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在贵州遵义市凤凰山文化广场正式拉开帷幕,斗脚舞作为受邀的开幕式三个原生态现场表演之一,将现场数千名嘉宾和观众带进了一个多姿多彩、奇异纷呈的原生态世界,为开幕式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09年11月在中国遵义黔北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分会场——贵州·习水·红饰苗族服饰图案装饰艺术展厅,斗脚舞进行了现场展示,吸引了大批在遵参加中国黔北国际傩文化研讨会的国内外专家和学者,更有许多参观者禁不住想一试身手。
4.2 促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斗脚舞所需要的场地简单,动作简便易学,在习水当地农村中推广,能有利于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斗脚舞浓缩了习水苗族同胞的思想内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斗脚舞获得了更广大的舞台并被积极推广,使其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中充分彰显价值。
5 习水县红苗“斗脚舞”保护与传承的措施
5.1 加大挖掘、整理、推广斗脚舞运动的宣传力度
习水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可利用国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契机,通过在苗寨、学校、民间群体中成立斗脚舞队,予以宣传和推广;从历史渊源、动作技术发展方向进行系统研究,整编出斗脚舞动作分解图示和图文集,加大斗脚舞健身功效的挖掘;借助当地新闻媒体,如习水电视台、遵义电视台等进行宣传报道和在各类节日庆典活动时举办大型的斗脚舞表演,来展示红苗斗脚舞的健身、娱乐特点,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成为当地的广场舞。
5.2 加强斗脚舞观赏性与娱乐性的结合
斗脚舞因其对场地条件要求较低,有一定的运动强度,但运动负荷可随意调控,因而便于推广。同时,斗脚舞中的动作包含着柔韧性和协调性,在舞蹈过程中又有利于参与者增进友谊。但作为一项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来推广,还应加强其观赏性,队形的设计应符合表演内容的需要,还应新颖、合理、巧妙而有规律,队伍的变化要迅速、自然流畅。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应注重加强其观赏性与娱乐性相结合,使参与者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吸收到民族文化的营养。
5.3 作为校本课程引入课堂,因地制宜开展
斗脚舞以“简单易学、观赏性强、趣味性高”等特点,深受当地苗族同胞的喜爱。学校可向相关教育部门申请将斗脚舞作为校本课程引入课堂,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关于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精神,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传统优势,将斗脚舞作为一项体育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如将斗脚舞编排成课间操,在当地中小学校中进行试行推广,目的在于一方面通过斗脚舞知识的传授,了解民族文化,发展学生的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另一方面通过斗脚舞实践学习,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1]
[1]贵州省习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习水县志(地方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103-104.
[2]周海澜.侗族摔跤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以四寨村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7):20.
[3]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82.
[4]周海澜,王绿竹,郑丽.赤水河流域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生存现状及发展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20.
[5]鄢安庆,对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分析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7,(5).67-68.
[6]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体育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57-58.
[7]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民族志[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10:250-251.
[8]李毅京.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的简介[J].贵州民族宗教,2002,(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