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
2012-06-06张起俊
张起俊
摘 要: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存在着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一味求全,应试思想的依旧存在,过时的实践教学方式以及传统的用人机制,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导致英语专业毕业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
关键字:英语专业;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084-02
一、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专业能力
基于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业内人士不难发现,目前我国英语专业本科生尤其是三本类英语专业毕业生不能或不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对专业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很多毕业生在从事外贸业务时对行业规则不甚了解,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商务谈判甚至不能很好地接听客户的来电;从事翻译行业的毕业生不能满足行业的需要,无论是笔译还是口译,都心有余而力不足,翻译出来的“作品”晦涩、累拗甚至乱译胡译;从事教育行业的毕业生不懂教学法,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过程等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1.主观原因。近几年以来,高校新生的基础和学习兴趣成下降趋势,相当比例的学生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低,对行业的需要不甚了解甚至漠不关心,对自己的未来不能做客观务实地规划。部分学生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致使专业基础不扎实,实践能力差,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2.客观原因,也是更重要的原因
(1)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不能适应实际需要。目前,大多数高校英语专业的专业设置过于笼统,一味求全;课程设置过于宽泛,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虽然各学校所开设的课程类似,大致有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听力、英美文学、商务英语、英语写作、英汉∕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以及口译等。试图将学生打造成无所不能的“万能钥匙”。此方法虽说可以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泛,技能更加丰富,但不免有片面求大求全之嫌,“制造”出来的“产品”也难免是什么都懂而什么都不精的“万斤油”,成为毫不实用的“四不象”,越来越不适应日趋细化的专业需要。
(2)应试教育观念依然浓厚。目前,应试教育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仍然有市场,众多学校甚至主管部门往往以专业四、八级过级率作为衡量英语专业教学优劣的标准,好像读英语专业只是为了过级,误以为过了四、八级就万事大吉,不过就是失败的。然而,“应试训练只能提高一点分数不能提高语言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成了只会考试不会实际运用的应试者。
(3)实践教学力度不足。目前,高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多采用英语角、各类竞赛、英语夏令营和毕业实习等形式,貌似比较全面,但缺乏针对性,学生不能在“实战”环境中磨练和提高实践能力。
二、高校英语专业的改革意见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我们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工作者应围绕此指导意见,进行大胆的教育教学改革,力求在教学效果上取得较大突破,从而满足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要。
1.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真正能适应社会需要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彻底摈弃应试教育理念,针对社会的需要制定教学计划,以培养实用复合型英语人才为目标合理安排教育资源。应考虑“今后什么样的学习?什么样的工作?进行什么样的交流?用什么手段达到?”。学校应定期与用人单位举行研讨会,听取它们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尽快纠正和完善;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联系,及时获得反馈意见。并与毕业生定期进行座谈会,倾听他们的心声,查漏补缺,优化各个教学环节,坚持亮点,纠正不足,使教育教学更加贴近实际,满足社会需要。
2.改革专业设置。目前,高校英语专业设置不能满足或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一味求全求博,追求面面俱到。结果出现全而不精,博而不实的尴尬现象。基于此,我们应该在充分调研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将专业设置细化。在大一阶段打牢语言基础知识,自大二开始将英语专业细化成翻译、商务英语、英语教学等分专业,翻译专业可继续分为口译和笔译专业,口译专业也可继续分为同声传译,交替传译和外事陪同、外事导游类翻译;笔译专业可继续分为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等。商务英语专业可细分为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英美商务英语、亚太商务英语和非洲商务英语等分专业;英语教学可细分为小学英语教学、中学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等分专业。等等。可以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大幅提高。
3.改革课程设置。当前,各高校英语专业大都开设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文学等课程,虽然课程设置全面广泛,但泛而不精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应该针对新的专业设置开设相对应的课程。虽然听说等基础课必不可少,但专业课应占绝大部分,这样的专业设置虽然可能对教学各环节带来诸多不便,但是,“教学目的极大地影响教学效率。”对课程必要细化的付出必将带来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回报。
4.改革教学方式。针对新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应改变过去一根粉笔一本书一张嘴的古老过时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进行大胆的教学改革,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课堂生动活泼实际有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尽量采用外语授课,“提供一个充满目的语的环境”
根据统计,目前,各国外语课上目的语的使用量不尽相同,有的可达到百分之七十,有的只有百分之三十。虽然我国相关部门没有对此提出硬性的要求,但外语课上普遍存在着外语使用量不足的问题,因此,应加大外语的使用量,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语境。目的语的使用量应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决定,但增大外语的使用量是时刻应该牢记的。
(2)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现在外语专业毕业生学到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主要是教科书中的间接知识,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记忆获得,这些知识具有学科系统性,但抽象,学生的专业技能未曾应用”,学生缺乏基于工作经历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意味着,我们需要让学生在学习的工程中,以实践为导向,以克服实际困难为策略,体验并获得对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专业的熟练掌握,从而获得让自己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和技能,以便迎接未来工作的必要工作经验。”
实践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及英语夏令营等传统形式。应该真正着眼于实际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实践教学。应该与用人单位进行密切合作,定期让学生到各企事业单位实地实习,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毕业实习。对于实地实习中发现的问题应该及时整改,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也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采用订单式培养的方式,共同培养毕业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教育教学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加贴近实际。
5.教师聘用的改革。众所周知,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专业技能的高低。因此,聘用专业水平高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势在必行。当前,大多数高校常聘用学历高基本素质较好的高校毕业生或有较高知名度的高职称学者担当教师,这虽可以使教师队伍稳定,使教学活动正规有规律。但是,这些教师大多没有教学活动以外与专业相关的实践经验,这直接导致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不强。在此,建议高校在教师招聘过程中“两条腿走路”,既聘用专业基础扎实、学历高、授课能力强的专任教师,也聘用在企事业单位工作过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兼职教师,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也必将得到大幅提高。
总之,高校应在充分调研社会实际需要的基础上,更新教育理念,摒弃应试思维,与时俱进地采用最新的教学方式,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教师聘用方面作出大胆的尝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不辜负社会对英语专业的期待。
参考文献
[1]Chaudron.C.1988,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蔡基刚.关于大学英语课程与教学目标[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4:P614-615.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专业外语教学大纲[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桂诗春.应用语言学家的责任和良心[J].外国语,2011,1:P68-69
[5]晋学军.外语专业实践能力的教育需要及其配置[J]外语教学,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