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型黄瓤西瓜新品种早兰的选育

2012-06-06严从生刘童光张其安方凌董言香江海坤王明霞王艳田红梅

长江蔬菜 2012年20期
关键词:弱光果皮区域试验

严从生 ,刘童光 ,张其安 ,方凌 ,董言香 ,江海坤 ,王明霞 ,王艳 ,田红梅

随着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小型西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特别是黄瓤小型西瓜,其以瓤质细脆多汁的优点备受青睐。但在春大棚早熟西瓜生产中,常出现长期低温弱光难坐果、果实膨大速度慢等问题。为此,课题组把选育优质、早熟、果皮韧性好、耐贮运、在低温弱光下易坐果且果实膨大速度快、圆形、黄瓤、单瓜质量1.5~2.5 kg的小型黄瓤西瓜作为育种目标,选育出了黄瓤小型西瓜新品种——早兰。

1 选育过程

1.1 亲本来源

母本W-04-8是用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的小果型黄瓤西瓜材料与京澜连续回交3代后,在安徽、海南经多代异地异季定向选育而成的黄瓤、果皮绿色上覆16~18条墨绿色齿状条纹、瓤质细脆、较抗枯萎病的稳定自交系;父本W-04-6是从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的黄瓤品种资源中经多代提纯筛选的稳定自交系,果皮浅绿色、稀网纹、果形指数1.0,瓤质细脆、风味佳。

1.2 选育经过

根据育种目标,2004年配制杂交组合16个;2006年秋季和2007年春季进行组合筛选试验,W-04-8×W-04-6组合表现突出,符合育种目标。2007-2008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8-2009年参加安徽省小型西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0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早兰。

2 结果与分析

2.1 组合筛选试验

2006年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蔬菜试验地配制新组合12个。2006年秋试种新组合初选优势组合4个,2007年春对初选的4个组合进行组合筛选试验。试验采用顺序排列,吊蔓栽培,3次重复。小区面积10.8 m2,每小区种植60株。按0.9 m作畦,每畦定植2行,株距0.4 m,行距0.7 cm,折合667 m2种植2 100余株。试验结果发现,W-04-8×W-04-6组合表现早熟、优质、低温弱光易坐果、耐裂,单瓜种子数中等,综合性状优秀(表1)。

2.2 品种比较试验

2007年秋、2008年春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小兰为对照,秋季7月8日播种,10月采收,春季1月播种,5月采收,小区面积10.8 m2,每小区种植60株。按0.9 m作畦,每畦定植2行,株距0.4 m,行距0.7 cm,折合667 m2种植2 100余株。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结果表明,早兰2 a产量分别高于对照14.0%、13.2%,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中心糖含量与对照相当,均在12.5%左右,但边糖含量高于对照2%以上;果实发育期平均26 d,比对照平均早2 d,果实口感风味和贮运性均优于对照(表2)。

表1 早兰(W-07-3)在组合筛选试验中的表现

表2 2007-2008年品种比较试验

2.3 安徽省西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2008-2009年参加安徽省瓜菜品种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安徽省瓜菜品种生产试验。试验设黄山、宿州、合肥、淮南、芜湖5个点,以秀雅为对照,进行保护地栽培。试验在2月底播种,3月下旬至4月初定植,按照安徽省瓜菜品种鉴定委员会方案实施。试验结果表明,2008年、2009年早兰区域试验产量分别比对照高18.68%、17.67%,2009年生产试验中早兰产量比对照高19.81%(表3)。

2.4 抗性鉴定

2008年在安徽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苗期室内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早兰炭疽病发病指数为10.6,低于对照0.8,疫病发病指数为11.3,低于对照1.0,说明早兰对炭疽病和疫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秀雅。

4 品种特征特性

表3 早兰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早兰属小果型西瓜品种,植株生长健壮,低温弱光下易坐果;果实圆形,黄瓤,绿色果皮上覆数条锯齿状条纹,瓜皮薄、有韧性,耐贮运;瓤质细脆,中心糖含量12%~14%,中边糖梯度小,风味好,口感佳;该品种全生育期80~85 d,果实发育期25 d左右;抗病毒病和疫病;单瓜质量1.5~2.5 kg,平均产量可达3 900 kg/667 m2,适宜春秋季大棚栽培。

猜你喜欢

弱光果皮区域试验
别乱丢果皮
拔节期弱光和渍水胁迫对春玉米光合作用、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不乱扔果皮
甜玉米果皮细胞层数、纤维素含量与 果皮柔嫩性的关系
太阳能联栋温室耐弱光蔬菜养心菜栽培初探
2014-2015国家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广西试点报告
广西引种台湾桤木区域试验
拔节期弱光胁迫对扬麦15麦秸营养成分和体外发酵的影响
库塔垦区早中熟陆地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
第四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湖南试验点区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