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将海西战略推向“制高点”
2012-06-05金伟据谈话整理
文/金伟(据谈话整理)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3月8日,国务院出台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福建要“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作为东部沿海开放省份和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试省份,福建“更高起点”的发展之路,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央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写入了“十二五”规划,使海西战略正是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于福建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这是继200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是福建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时期,着眼于进一步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着眼于服务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我们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为动力,把学习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与福建实际结合起来,提出要“先行先试、加快转变、民生优先、党建科学”的总体要求,注重转方式调结构,注重谋先行推先试,注重保民生聚民心,注重抓党建促发展,做好福建各项工作,不断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推向前进。
这一战略决策,使福建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获得了一个清晰定位: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试区、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这一发展定位,不仅能够充分发挥福建省山海兼备、区位特殊、资源丰富的综合优势,还进一步增强了我们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和祖国统一大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了我们努力向国家新的经济增长极迈进的信心决心。
在福建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上,与会代表全票通过《进一步贯彻实施海西发展规划的决定》,决心“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这不仅是全体党员和全省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新企盼,也体现了全省凝心聚力、心齐气顺劲足的精神风貌。
我们理解,更高起点,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围绕发展目标,认真查找差距,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大发展。当前,在海西发展的关键时期,能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破解难题,推动发展,关键取决于思想解放的力度。徘徊不前,瞻前顾后,时机再宝贵也会丧失;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机遇再难得也会错失。更高起点,要求我们树立“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发展意识、“把握先机,领先一步”的机遇意识、“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忧患意识。
更高起点,就是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福建在更高起点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我们要抓住国际产业调整转移和生产要素优化重组的有利时机,加快形成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推动福建有效吸引、集聚、整合创新资源,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更高起点,就是要进一步做好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和创新驱动,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进一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
当前,福建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发展正处在动能加速释放、经济总量蓄势突破的关键时刻,也处于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发展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关口,实现“更高起点”发展的思想基础、物质基础已经具备。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项目建设方面,一再强调“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宁可少一点,也要实一点”,不走高消耗、高污染的老路,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要注重民生优先。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出福建发展最关键、最紧迫、最重要的环节,概括起来就是“实现两大突破,增创两大优势,致力两大提升”。
泉港石化城
实现两大突破:一是重点突破“三群”联动。产业群、城市群、港口群是壮大区域综合实力的关键,“三群”联动发展是福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我们注重抓龙头、铸链条,全力推进央企、外企、民企“三维”项目,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群;着力构建福州和厦漳泉两大都市区,福州大都市区按照统筹规划、统筹布局、统筹建设、统筹管理、统筹政策的总体思路,推进周边县(市)“同城化”发展,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骨干,以中小城市为基础的城市发展体系,厦漳泉大都市区推动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基本公共服务、产业融合、要素市场建设一体化,加快推进同城化进程;实施省内跨行政区域港口整合,科学定位、统一规划、有序开发,推动建设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的海西港口群。二是重点突破县域经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仅关系到强省,更关系到富民。我们提出,处于沿海产业集中发展区的县域,要发挥港口和产业基础优势,形成大产业、大物流和大港口的发展格局。处于交通轴线上的县域,要充分利用基础设施条件,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形成沿大通道、大枢纽分布的新增长点。具有自然资源优势的县域,要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集中力量推进资源深加工,培育集开采、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和产业基地,不断提高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增创两大优势:一是增创对台合作新优势。我们认为,先行先试没有“天花板”。对我们来说,要敢于探索、积累经验、走在前面。要争取对台经贸合作有新突破,闽台交流交往有新成效,平潭开放开发有新进展,真正使我省对台的经贸独特优势成为竞争优势。二是增创改革开放新优势。以纪念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为契机,全面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深入推进改革攻坚,继续发挥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作用。深入实施大开放战略,广开合作大门、广交天下朋友、广聚四方资源、广泛借智借力,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开放格局。树立“环境是第一竞争力”的理念,优化政务环境、美化生活环境,推动建立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成为全球汽车玻璃行业第二大供应商
致力两个提升:一是致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强调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金融支持、财税优惠、资金扶持力度,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注重原始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企业提高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致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我们始终强调要像抓经济发展一样抓民生工作。2010年全省各级财政民生支出近1100亿元,增幅高于经济增长近6个百分点。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我们坚持“确保任务落实,确保建设质量,确保分配公平”,2011年国家分配给我省的保障房工作任务25万套,为了确保完成国家规定的建设任务,我们分解下达了27万套,目前综合开工率92%。建立与物价指数挂钩联动的财政补贴和救助机制,减少和避免因物价上涨而影响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体的生活质量。重视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和专项整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了“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入全国前列”的目标,我们提出要把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作为主攻方向,强化政府责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贴近群众需求、有重点地发展公共事业,促进社会公平、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先行先试,是中央赋予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最大的政策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先行先试”这四个字。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放开发,是中央着眼于全国工作大局作出的重要部署。我们把平潭开放开发作为海西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举全省之力全面推进。我们的目的是建设两岸人民“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共同家园”,要达到这个目标,没有现成的模式,只有在体制机制上创新。我们明确提出,平潭要建成综合实验区,而不是再建成一个地级市,目的是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发挥综合实验区的优势和作用。我们赋予其设区市及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从人才、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在“五个共同”方面,我们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首先是共同规划。我们面向全球招标,日本、英国、德国、中国台湾等四家设计机构中标并全面参与了平潭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目前已上报国务院审批;鼓励台湾各类主体参加开发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相继推出;第一家由台湾企业投资的科技产业园动工建设,与台湾合作举办的福建海峡学院2010年招收第一批学生,两岸联手共建的“信息保税港”加快推进;招聘台湾专才参与管理等等。我们以“一天一个亿”的速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平潭海峡大桥、渔平高速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入使用,海峡大桥复桥以及上岛高速公路和铁路开工建设,澳前客滚码头对台通航工作稳步推进。现在的平潭,正以“一天一个样”的面貌展现着活力。
实现福建在更高起点上发展,必须先行先试,我们认为要重点做好六个“着力”:着力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互利共赢;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着力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着力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生态优美之区。
仿佛一夜之间,中国乃至世界涂镀板市场的格局就被彻底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