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城根街的故事

2012-06-04姚锡伦

龙门阵 2012年1期
关键词:满城茶客东城

姚锡伦

街名京味儿十足

旧时,成都穿城九里三,老城区内500余条街巷,哪条街最长?据《成都城区街名通览》记载,是东城根街。这条街由东城根南街、上街、中街、下街和老东城根街、横东城根街6条街组成,全长1989米。

东城根街很长,但《李劼人说成都》一书中说它“成街日子较浅”。该街始建于民国之初,不足百年。街名中的“东城”,特指清代满城(亦称少城)的东城墙,而非成都大城的东城墙。清初,满蒙八旗官兵打进成都,他们的家眷也一起来此安营扎寨,在成都的西边修建了满城。过去许多外地人到成都,因为不了解这段历史,对这条分明是位于成都西边的街却称“东城”而感到不解。这满城的东城墙还与明蜀王府的外城西墙有关。辛亥革命后,在拆除满城东城墙时,曾发现此墙杂有明代城砖,还有蜀王府建造人姓名,这也足以证明满城的东城墙是以蜀王府外城的西墙为墙基的。而“城根”,是指“靠近城墙的地方”。将“城根”作为街名源于北京方言。满族人历来将靠近满城东城墙的地方叫“东城根”,所以民国初年拆除满城之后,在这里形成的街道也自然而然地被命名为“东城根街”了。

在成都方言里,历来没有“城根”一说,北京人称之为“城根”的地方,老成都人叫“城墙边儿”或“城边”。比如,靠老南门城墙有一条街就叫“城边街”(今更名为锦里东路)。今天的琴台路在20世纪70年代也因它靠城墙的缘故,曾被命名为“西城边街”。很明显,东城根街的街名,与满城和满人有关,现在北京也还有叫“皇城根街”的街名。

辛亥革命后,满城内的胡同一律废除,统统改名为街巷,靠满城西城墙的西城根街也被更名为同仁路。最后连“东城根街”这街名也差点改名。1918年,当时的四川靖国军总司令熊克武将此街命名为“靖国路”,还在今天的东胜街口立有一碑,上书“靖国路”。由于群众没接受,这个靖国路的街名最终没有流行,市民仍旧称这街为“东城根街”。“东城根街”这个满城的活见证、一条有着浓郁北京味儿的街名就这样幸存下来,确实是十分难得。

红楼不是梦

许是老街情结太深吧,我有一位朋友一提到他土生土长的东城根街就很洋盘,开腔就说:“我们这条街西靠省委,东临市委,那可是省市委直接领导下的一条街。”接着又说:“要是回到20世纪50年代,五一、十一皇城坝开大会,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一过主席台,只消一会儿就得‘乖乖地倒拐,从东城根街经过,我们坐在家门口就能‘检阅游行队伍。再一抬头还会看见飞机在撒传单,那才叫‘近水楼台先得月啊!”说到高兴时,老兄免不了还会炫耀这街当年“扩街建红楼”的光辉历史。

老兄所说的红楼,指的是20世纪50年代从东城根上街一直到东城根下街,在街的西侧所建造的一幢幢3层砖木结构的红砖房。1962年,我供职的西城区蔬菜公司就在东城根上街,每天上下班都会路过这里,看到一栋栋外表没有抹水泥,全是光胴胴(四川方言:裸露的)的红砖房。老百姓把这些红砖房称为“红楼”。再按所处方位的不同,又分别将靠桂花巷的叫“桂楼”;靠仁厚街的叫“仁楼”,靠多子巷的叫“多楼”……

为何要在这条街上建那么多红楼呢?

当时的省市有关领导都觉得,成都一直没修一条像样的街道,没有修成片的街房。于是为壮观瞻,决定扩宽并整修进出省委必经之路的东城根街,同时投资修建两边街房。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只在街西边修建了“红楼”,而东边破烂的民房却依然保留着。今天看来,那时所建的红楼就质量、外形与现在的楼盘相比,简直太寒酸了。但在当时,突兀而起的一溜楼房,着实让成都市民眼前一亮,那已经是很了不起的大手笔了。久住大雨大漏、小雨小漏“瓦片儿房”的市民乔迁红楼之后,都会骄傲地说:“红楼梦,红楼梦,而今红楼不是梦。”显得很知足。

当然,成都的旧城改造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难忘的教训。当年主管城市建设的领导马识途就在他的《解放初期成都城市建设的日日夜夜》一文中摆过这样一个精彩的笑话:为了保存人粪支援农业生产,有领导提议,在东城根街北头修了几个单元带有旱厕的住房,每一层人家都在后房有一间旱厕,上下相通,屙屎撒尿可以从四楼厕一直掉到底层茅坑里。上面有人方便,下面就传出咚咚之声,颇为壮观。只是因为不能像抽水马桶那样地放水冲洗,那臭味便无法去掉。几层楼的住户都反映太臭了!骂我们出这样的“臭主意”。没有人愿意去为贡献宝贵的肥料而天天闻臭气。那栋“名居”早已被改造掉了,那段“高空作业”且弥漫着不快气味的往事,今天知道的人恐怕也不多了。

难忘“锦春楼三绝”

东城根街在许多“老成都”的记忆里,最让人刻骨铭心的莫过于“锦春楼三绝”。

锦春茶楼位于东城根南街口,其“三绝”中分别是贾瞎子演唱四川竹琴,周麻子掺茶,司胖子卖的花生米。

四川竹琴,又称道琴,始于道教演唱二十四孝之劝善说道。据传,成都著名竹琴老艺人瞎子贾树三仅用一个竹筒、两片竹片作乐器,即能一人唱出一台戏,且唱多个角色。千军万马的气势、悲歌慷慨之情都在他的精彩的演唱中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难能可贵的是,他善于把川剧和扬琴的唱腔精华融入竹琴演唱中,开创了“贾派竹琴”。听他的演唱,人人屏气凝神,个个如痴如醉。当年抗日将领冯玉祥,一听完贾瞎子的演唱,便赞不绝口:“成都的贾树三完全可以跟北方京韵大鼓鼓王刘保全并称双绝。”

第二绝就是周麻子的掺茶绝技。只要茶客一入座,他即右手提壶,左手卡着一摞铜茶船和白瓷茶碗,来到客人座位前。只见他手一松,“哗”的一声脆响,茶船全都撒落在桌上飞快地旋转起来,待这些茶船还没“安静”下来,个个茶碗即稳稳当当地被他放到茶船上。紧接着,一柱水从1米之外的铜壶内倾泻而下,斟满每个茶碗却滴水不漏。茶客观之,正瞠目结舌之时,他再用小指把茶盖轻轻一挑,茶碗就被盖得严严实实。就连慕名而来的冯玉祥,也不得不心悦诚服地赞美周麻子:“不错,你算一绝!”至于周麻子真名叫啥?好像已经没有人知道了。

最后一绝则是司胖子卖的花生米。茶客要想吃到他卖的花生米,必须等到贾瞎子唱完一折戏后中途休息这个时段。这时,一听楼梯响,就可见司胖子和他徒弟提着几个大包上楼来。客人只要一示意,他立马就给你送上一包花生米,一包瓜子。拆开一看,颗颗花生米大小一样,匀匀净净(四川方言:很整齐)且红衣完好无损,丢在嘴里一嚼,又香又脆。这又是一绝!

可惜,今天我们已无缘领略“锦春楼三绝”了!但它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间绝活,我们依然期盼着有人将之传承下去。

街边茶铺

今天大家看到的老东城根街,早先它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东城根下街。它的易名与街道扩建有关。20世纪50年代,扩建东城根街时,为了把街拉直,切断了东城根下街的弯道。在原东城根下街以西,横穿红墙巷、过街楼及东二道街新开辟了一段街直至八宝街,这就是实际意义上的“新东城根街”。兴许是当初考虑到这条新辟的街道既在主干道上,又与东城根中街紧紧相连,于是这段新街最终没有“按惯例”命名为“新东城根街”,而是让它取代了原东城根下街之名。这样一来,原来的东城根下街只好改名,1981年地名普查时,正式更名为了“老东城根街”。

老东城根街朝向东北,仅是一条狭窄的小巷而已,少了车马的喧闹,称得上是一条镶嵌在闹市中的幽深小巷。因其不当道,曾一度被辟为“东下农贸市场”。小巷南端,是赫赫有名的四川省曲艺团。扬琴大师李德才、谐剧创始人王永梭、清音演唱艺术家肖顺瑜、二胡演奏家车向前等名家以及他们的传人均汇聚于此。

省曲艺团旁,株株芭蕉、棕榈、银杏树阴下的街边,便是“社区小茶园”。天气好时,这里茶客真不少。茶不贵,三五元一杯。茶客中年长者居多。最长者是103岁的龙骧老大爷,他的家就在本街上,仅隔茶园数米远。来这里喝茶的老茶客都知道,他毕业于黄埔军校,后来是百货公司的老职工,81岁才退休,是这儿最受爱戴的老人。我见过他,视力很好,看报还能看清标题,也略知内中讲了些啥。不消说,他来喝茶是免费的,只要见他杯中水不多了,小茶园的老板自然会亲自来给他老人家斟上。

我也常到这里喝茶。茶园的设施显然上不了档次,无非是安放了些普通人家常用的方桌、圆桌、小茶几,竹椅、木椅、钢架椅之类。每桌配开水瓶1个,供茶客自斟自饮。设施虽然简陋了些,但却贴近寻常成都百姓的实际生活。我们这些住惯了瓦片儿铺板房、有着类似经历的老人在此喝茶,免不了会触景生情——想当年,谁家不是这样?闲暇时光,抬上一把小竹椅或马架子在自家门口喝茶不也是这般“风景”么?难怪有人感慨:这儿喝茶,真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只是如今的成都到处高楼林立,像这类街边茶园已经不多见啰!

老人们在茶园喝茶、摆龙门阵,快到下午4点半时,有几位大爷便微笑起身,拱手告辞,他们被茶客们戏称为“双规人士”——在规定时间和规定地点“东城根街小学门口”接孙子回家。

“双规人士”刚离去,又有大爷坐不住了。他们不是去学校接孙子,而是赶着到“省委机关食堂”买全家人都爱吃的包子、馒头、窝窝头。省委机关食堂离“社区小茶园”不远,就在东城根中街3号。据我所知,“食堂”对外服务已有些年头了,天天都要供应面点、豆制品和卤菜等熟食,品种多达近百种,深受群众欢迎。购买者以附近居民为主,也有搭公交车、开车赶来的“远客”。由于买主多,排轮子是常有的事,而且还不能去晚了,否则就卖完了。有老买主对我说,这儿的东西干净卫生,没得潲水油,吃起来放心。

(压题图:《老成都食俗画》林洪德绘)(责编:王 容)

猜你喜欢

满城茶客东城
职工书画
老茶客
和谐发展 创达未来
——东市莞东城实验中学
东城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小茶客
满城尽是黄金果
券游东城
一湖山水满城诗
浪漫满城
满城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