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清代《多少箴》
2012-06-04凤羽
凤羽
清代褚人获的《坚瓠三集》中,卷二有一篇《多少箴》:少饮酒,多吃粥;多茹菜,少食肉;少开口,多闭目;多梳头,少洗浴;少群居,多独宿;多收书,少积玉;少取名,多忍辱;多行善,少干禄;便宜勿再往,好事不如没。
这首歌来自于古代民间,没有记录下准确的作者,但是流传甚广。相当于现在的顺口溜。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前人关于养生的几条最基本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八多八少的原则。既朗朗上口,又直白易懂易记。
第一条讲少饮酒,多吃粥。适量饮酒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但是酗酒就有损于健康了,因此提倡适量饮酒。吃粥是一种最简单易行,且普通百姓都能做到的养生方法。特别对于老年人,各种养生粥都很受欢迎。
第二条讲多吃蔬菜,少吃肉。这是古代养生学一贯主张的素食原则,即使是在物质并不丰富,以食肉表示有财力的古代,人们也提倡以素为主的养生方法。
第三条讲少开口,意思是指多言伤气,且祸从口出,会招惹是非。多闭目是取“闭目养神”之意,使元气内守不外泄,心神安宁不受扰,有利于身心健康。
第四条多梳头,是指用梳齿经常摩擦头皮,有益于头发的保养,且可以提神醒脑,有助于活跃思维。少洗浴是因为古代浴室简陋,缺乏必要的保暖设施,冷天洗浴容易受到寒气侵袭。这也是不少养生学家的主张。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就有“不欲数数沐浴”之说。元代丘处机的《摄生消息论》中也说到:“冬月阳气在内,阴气在外,老人多有上热下寒之患,不宜沐浴。”用今天科学的观点和生活条件来看,这一条值得商榷。如果浴室条件好,不会受到风寒的损伤,经常洗浴对保护肌肤健康、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都有利。因此,现代养生提倡常沐浴,且可以采用各种花草、中药进行养生沐浴。
第五条,少群居,多独宿。古人不赞同群居,是因为群居人员复杂,易于疾病傳染。且群居意味着居住条件比较差,多人同室生活呼吸,室内空气浑浊,不利于健康。独宿有两重含义,一是有别于“群居”,独居时能有一个清静的环境,有利于守神养心;二是有别于“夫妇同房”。古人认为,夫妻同衾,难免煸起欲火,导致性生活无节制,损伤身体。
第六条,多收书,少积玉。多读书,可以明白道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促进思维,提高自身的修养。少积玉,指不要贪聚财物,防止骄奢淫逸对身心的危害。
第七条少取名是指不要追求虚名,名高容易遭到嫉妒甚至嫉恨,不如不求闻达,求得清闲。多忍辱是古人修身养性的重要原则,意思是受辱时要有宽宏的肚量,不要因为愤恨激动而做出不冷静的事情,以招致更大的祸患。
第八条多行善,这是佛家与道家的一贯宗旨,其意义在于“我与人为善,人人亦与我友好”,从而造成有利于养生的人际环境。“少干禄”正是道家“无为”的主张,他们认为当官身心俱劳,而且官场复杂,仕途险恶,应酬多违心之事,轻者影响心情,经常不愉快,重者引发祸端。尤其是年老多病时,应尽早解职归隐田园为上。比如白居易晚年时眼病严重,非常痛苦,他有诗说:“医师尽功先停酒,道侣争教早罢官”,此语正符合这篇《多少箴》中所讲的少饮酒,少干禄的养生原则。
全篇的末句说“便宜勿再往,好事不如没”,把养生的要点归结到清心寡欲上来,见到便宜的事情要避开,不要前往接近。有一些“好事情”要放弃,不如没有。可见古人讲养生之道,不仅注重养形养身体,更是注重养心养神养德。
《多少箴》虽然出处不明,但它是流传至今的古代养生歌诀中比较典型的一篇,内容概括得相当全面,其他同时代或后来的各种养生歌诀所阐明的养生原则有不少与此内容相同。
(编辑林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