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车的变迁
2012-06-04吴向东
/_吴向东 弋 洋 段 静
有一首歌叫《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里面的歌词这样写道:“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山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每当我听到这首歌,心里总能生出历史与现实对比的感慨,尘封久远的记忆像一幅画卷被缓缓打开:
1986年年底,我们二十几个哥们一起,迎着漫天的大雪,被分配到了郑州供电公司输电工程处(那时的局线路工区),从此,“线路工”就成为了我们这些人共同的另外一个名字。
刚刚参加工作的我们,对线路工作的所有感觉都是新鲜的。上班第一天,我们每一个人都领到了一大堆东西:棉大衣、安全帽、工作服,安全带、工具包、一整套的电工工具……“成为了一名电力工人”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自豪感充沛着每个人的心。但是接下来的几天时间便将我们这二十多个年轻人从欣喜的美梦中拉回到现实中来。
要想正式成为一名合格的线路工人,必须经过严格的工作培训和技能考核。攀登杆塔、高空作业等培训项目对于我们这些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来说都不算什么,然而真正让我们感觉难受之极的是单位到培训基地间短短十几公里路程,因为这段路程足可以浇灭当时我们这些注重形象的小伙子们刚积攒起来的热情!
线路工作全是外出工作,所以乘车必不可少。当时,线路工区的作业车辆是清一色的“解放牌”大卡车,因此,“风雨雷电”成为了我们的朋友,“冰雪霜雾”也与每个人亲密无间。在寒冷的冬天,培训每天都要进行,一来一去十几公里的路程,我们这些年轻人只能在空旷的车厢里蜷缩成一团,拼命地挤到一起,用厚厚的棉大衣、严实的安全帽把每个人都裹得只露出眼睛,尽管如此,呼啸的北风、满天的风雪、冰冷的空气,就像刀子一样割裂着我们的喉咙、皮肤,磨砺着每个人的信念。一个月下来,脸长冻疮的,手脚溃烂的,嗓子发炎的,比比皆是。刚刚踏入工作岗位时还是一个个白净的年轻小伙儿,转眼间竟变成了苍老黝黑的“老头帮”!那时我们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卖炭的,仔细一看是搞外线的!”看似一句玩笑话,却是我们当时形象的“最佳写照”。我们每个人心里都在忐忑不安:“完了!今后的工作之路一定会在‘大解放’上走下去了……”
其实形象问题也只是年轻人的小问题,而手上长了冻疮,疼得握不紧工器具才是最令我们担心的一点。身为一名线路工人,吃点苦全然不在话下,但要是影响了工作,我们这些年轻人就着急了起来。从此,车辆的乘坐问题成了每个人的一块心病:夏天燥热,冬天寒冷,雨来了没处躲,灰来了藏不成,别提多难受了!那时我们的愿望真的很简单:“只要给卡车装上棚子就行了……”
历史总是前进的,时代在不断地发展,科技在日新月异地变革,我们这些“风雨兼程”的线路工也在工作条件上得到了质的改变。1990年,三辆崭新的大轿子作业车来到了线路工区,三个检修班一班一辆,“大解放”也终于光荣退伍,成为了运送生产材料和设备工具的专用车辆,我们这些线路工彻底告别了“风咣、混装”(坐在车上风大、车厢乱响,工作人员与施工材料和劳动工具混乘一辆车)的“卡车时代”。看着新车的到来,我们争先恐后地登上大轿子作业车,兴奋地看着宽敞明亮的车厢,小心翼翼地尝试着精致柔软的座椅,“改天换地”的自豪感充满了每个人的心房。作业车辆的更换,劳动条件的改善,着实让我们这群线路工的幸福指数提升了好长时间!坐着平稳快速的大轿子车,我们这些年轻人浑身也充满了使不完的干劲儿!
大轿子车对于那个年代的物质生活水平来说,已经是非常优越的条件了,但是现在来看,还是有许多不够先进的地方。例如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能够安装空调的家庭都不多,更别说想坐上带空调的车了。大轿子车虽然能遮风避雨,比原来的“解放”不知好了多少倍,但在炎热的夏天,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总要室外工作的线路工来说,还是没有清凉降暑的好方法。90年代中后期,空调车辆开始不断从民用领域走入运输领域,那冬暖夏凉的美景让我们又不由得开始“贪婪”了起来:“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坐上空调车?夏天吹吹冷气,冬天抵抵风寒,那该多好啊!”
从1998年到2001年,输电工程处陆续更换了六辆依维柯全空调轿车,三个检修班、两个运行班、一个带电班,都有了新的交通工具。夏季凉爽、冬天温暖的乘坐环境把我们线路工的劳动保障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用我们自己的话那就是——与现代化的劳动条件实现了接轨!那时候,别看我们是一群“大老粗”,可弟兄们简直比爱惜自己还要爱惜这些车辆!无论是上车下车、存放工具,都是轻拿轻放,谨小慎微;车内环境就像女孩家的闺房一样,始终都保持干净清爽、一尘不染!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想十几年前的“卖炭翁”们定然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有一天能乘坐上这样的车辆、拥有这样的工作条件!
其实我们作为线路工,没有一个是怕吃苦的,比起农村和山区的同行们来说,我们不用徒步巡线,不用翻山越岭,接到任务能在短时间内就赶到现场,这样的工作条件着实算得上令人羡慕。而作业车的不断变迁、工作条件的一再改善,不仅是时代发展的成果,而且更是公司对我们一线人员的无限关爱!深知这一点的我们,唯有鼓起十二分的动力,才能在这冬暖夏凉的车里坐得安心。
2004年3月份,我离开了线路工这个工作岗位,但这18年的线路工作经历却让我始终保留了线路人的特性:豪放、爽朗、耿直。每当我走在街上看到依维柯车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看看是不是熟悉的司机在驾车、是不是当年的哥们儿在乘坐。一次,由于工作原因,我回到了原单位,看到院里的环境已今非昔比:办公楼全部装饰一新、干净整洁;各班组生活环境与办公环境分开,井然有序;特别是院里停放的车辆,整齐划一,错落有致,皮卡抢险车、豪华依维柯等崭新的车辆赫然在目,一看便知,现在线路工的作业车辆变得更加先进、更加精巧、更加舒适了!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回味这二十多年来线路作业车辆的变迁,不正映射了我们祖国电网建设的发展历程——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就像追赶太阳的夸父一样,勇敢地向着未来奔跑!从一辆辆作业车的变迁可以看出,电力事业的发展步伐也以“一日千里”的超快速度变得更加迅猛、更加有力、更加腾飞了!
图:排列整齐的作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