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极端的提问
2012-05-30施健子
施健子
拖着大队人马访华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应该想不到,在离开北京差不多半个月后,他的两日行程中最被关注的并不是两国经济上的实质性合作,而是他在北大的演讲。2010年11月11日演讲结束后,一条微博在网上传播:在提问环节,北大学生的第一个问题是:“作为英国的领导人,您能从中国模式中学到什么?”卡梅伦略微思考了一会儿:“首先是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北大学子反响强烈,热烈的掌声一度打断了他的发言。发帖者的点评是,这个问题就好像是在问,你从我家刚脱贫新盖的金碧辉煌的屋子中能学到点什么?
另一个极端例子的发生地点同样是在北大。13年前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到访演讲,互动环节充满了火药味。北大中文系学生马楠在一个问题结束后站起来驳斥克林顿,“所谓真正的自由,应该是人民有权自行选择他们想要的生活和发展方式。”现场情形被作家余杰记录在案,在他看来,马楠说的无非是“中国政治书本上的教条”而已。
但余杰的话并没有赢得当时人们的广泛认同,当时马楠的发言几乎赢得一边倒的赞同,这个小女生甚至被树为反对强权意识形态的先锋。不过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与克林顿“交锋”两年之后,马楠选择到“人权状况极其恶劣”的美国留学,后来定居并嫁给了一个美国人。
而在15年前,刘瑜还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后来她到了哈佛上学、剑桥任教又回到清华教书,这位写出了畅销民主启蒙书《民主的细节》的政治学女博士并不否认,如果当年美国总统来到人大,她也会提出类似的问题,因为《中国可以说不》在当年的大学生里几乎人手一本,她深受影响。如果把时间再往前推一些,在1984年,新东方还没有成立的时候,徐小平在北大团委工作,年轻人里最流行的是柏杨的书《丑陋的中国人》。
发问的能力
在一个网站做出的统计中,历次元首演讲提问环节,出现频次最高的问题首先是两国文化交流,其次是人权与民主,再次是台湾问题,最后是国际关系。徐小平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学生的提问看似很美好,却触及不到问题的本质。他们缺少最基本的民主教育,也没有自由表达的训练。”
刘瑜的解释是:“学会恰当地提问,我们必须拥有一个长期而健康的公共领域和公共讨论传统。现在我们大到社会,小到班级,都少了以正常程序对公共问题的讨论,因此我们自然也不具备这样的发问能力。”她说,“恰当地提问是一种能力。”
除了能力之外,或许还应该思考的是,我们在对这些元首提出的问题中,有哪个是我们真正想了解的?在美国,一位叫韦弗的小学生向奥巴马提问:“你能帮忙改善校园午餐吗?”在像一个政客、外交家和记者一样提出问题之后,我们似乎找不到自己的真实身份和需求。谁制造了这样的学生?
徐小平认为这是中国教育体制失败的一个例证,作为从业者,他甚至使用了“内疚”二字。长期以来以一元化的教育模式带来的制式反应已经内化到我们的思维当中,“在上课的时候,老师提供一个标准答案,我们要按这个答案来回答就能拿到满分,这也养成了我们单一性的思考。说起西方,要不就是霸权主义,要不就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孩子的脑子里装满了成见和偏见,因此他们在提问时,往往带有一个非常具有倾向性的预设立场,对于不了解的事情同样如此,我们没有足够的好奇去了解别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在几年前,钱学森先生在“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讨论中也有过类似看法——我们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习惯了被教育。
历年元首演讲中
有代表性的学生提问
(1)1998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北京大学演讲时的学生提问。
问题1:据我们所知,你来中国之前,在国内表示,之所以去中国,是因为它太重要了,接触是最好的压制方式,你这句话是否是为了使这次访华成行而向反对派作出的承诺?此时你站在讲台上,带着伪善的微笑,这微笑背后是否还藏着真正的、压制的初衷呢?请总统先生正面回答我的问题。
问题2:我个人认为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美国的文化、历史、文学已有很多了解,对美国总统也知道得很多,我们还看了电影《泰坦尼克号》。但美国人对中国人民的了解却似乎没有那么多。也许他们只通过一些描写“文化大革命”或农村生活的电影来看中国。所以我的问题是,身为十年来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阁下计划怎样加强我们两国人民的真正了解和尊重?
(2)2003年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在清华大学出席“圆桌会议”时的学生提问:
您大概是我爸爸的年龄,您像我父亲一样慈祥,您能不能像对您的孩子那样老实地告诉我们,您在伊拉克战争当中有没有撒谎?
(3)2004年冬时任美国副总统的切尼在复旦大学演讲时的学生提问:
今年的总统大选是两位耶鲁人的竞争,您认为决定胜负的因素是什么呢?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生活在中国,你们准备怎么样来赢得他们的选票?
(4)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复旦大学演讲时的学生提问:
因为您很难才能得到这个奖(诺贝尔和平奖),所以我在想您是怎么得到这个奖的?还有您的大学教育怎么样使您得到这个奖项?我们很好奇,想请您给我们分享一下您的校园经历,如何才能走上成功的道路?
(生如夏花摘自《现代女报》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