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大片反角:中国习惯了

2012-05-30邵乐韵龙怡

新民周刊 2012年42期
关键词:罗姆尼中美关系竞选

邵乐韵 龙怡

今年美国总统大选的三场电视辩论中,现任总统奥巴马和挑战者罗姆尼一共提及“日本”几次?一次都没有。提到中国几次?53次。

虽说大选辩论中一些国家被提及的次数并不能准确反映它们在美国政府外交政策中孰轻孰重,却通常体现了美国选民对每项外交事务的兴趣程度。

其实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日本”是美国总统大选中的“假想妖怪”。1992年美国大选期间,日本被提及9次,当时美国人因为日本经济的突飞猛进而倍感危胁,候选人比尔·克林顿、乔治·布什和罗斯·佩罗便围绕美国应如何强大自身经济来应对日本崛起而展开讨论。

今年,是1988年以来,历届美国大选辩论中首次对日本只字未提;相反,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正从美国大选辩题中昙花一现的名词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政治皮球,候选人越来越爱拿中国说事,或者说,“敲打中国”(China-bashing)几乎成为一项保留节目。

在今年第三场候选人辩论中,中国首次成为独立选题,奥巴马和罗姆尼一方面承诺要加大力度向北京施压,一面又有所缓和地表示中国也是潜在的合作伙伴——这种掺杂着敌意和热情的情感,似曾相识。

候选人打“中国牌”展现自己的爱国情操,或许能迎合部分保守派选民的喜好,或转移国内经济不举的矛盾焦点,但正如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傅强恩(John Frisbie)在大选辩论结束后指出的,美国当务之急是解决好国内经济问题,只有与中国广泛接触和采取实际行动才能取得进展,而非“政治上的花言巧语”。

又到中国挡箭时?

据统计,在今年的外交辩题中,被提到次数最多的国家是伊朗(47次),第二个是中国(35次),第三是以色列(34次)。“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议题虽然重要,但相对美国外交整体,中东仍是传统议题,占据很大篇幅。”新华社前驻美国资深记者刘洪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指出,“候选人炒作中国话题在往年屡见不鲜,纵向比较,今年确实在内容上有所发展,但奥巴马和罗姆尼的反华门调不比往年更高。”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易明(Elizabeth Economy)也认为,“尽管在辩论和政治广告中,中国议题得到一些关注,但它不是竞选当中的核心议题。对美国选民来说,中国议题之所以重要,也只是因为它与美国经济有关联。”

今年竞选以来,奥巴马所晒的“中国牌”成绩单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是在2月底成立了跨部门贸易执法中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不公平”贸易做法进行更严厉调查;二是上台后屡屡对中国提起贸易诉讼,特别是对中国输美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使得上千美国汽车工人保住工作岗位。就在不久前,奥巴马又向世贸组织提出了针对中国的五项诉讼,其中涉及钢铁产业、汽车业等。

在以传统制造业为本的摇摆州俄亥俄州,树立捍卫美国贸易的斗士形象,确实能引发选民、尤其是蓝领选民的共鸣。现任副总统拜登在俄亥俄州为奥巴马造势时,就借着“中国议题”将奥描绘成努力保住汽车工人饭碗的亲民总统,与反对救助汽车业的罗姆尼形成鲜明对比,获得了积极的回应。

虽然罗姆尼在辩论中的强力表现一度帮他缩小了与奥巴马在俄亥俄州的支持率差距,但如今两党人士都表示,罗姆尼在该州的上升势头已经过去,对“风向标”的争夺仍会激烈——历史上还没有一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能在输掉俄亥俄州的情况下赢得总统选举。

从共和党党内初选开始,罗姆尼就对中国持激烈批评态度,反复强调上任第一天会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以致于今年1月在一场造势活动上,一名愤慨的华裔女性当面与他对质,批评他的对华言论“有辱人格”,令人非常不舒服。奥巴马也不忘反戳老罗一下:你的私人股权公司“贝恩资本”不就是靠与中国做生意来赚钱的嘛!

或许是感受到罗姆尼奋起直追的压力,在第三场辩论中,奥巴马也对中国特别强调了“遵守规则”:“中国既是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因此我上任后的态度是,坚决要求中国同别人一样遵守相同的规则。”而他上任初始的对华态度恰是避免提“对手”反而强化“合作”概念——2009年2月,刚刚出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克林顿曾明确表示,“有些人认为崛起的中国一定是个对手,然而正相反,我们认为美中都能够从对方的成功中受益,也都能够为对方的成功做出贡献。”

“大家希望确保贸易和投资是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进行的,因为美国经济仍然面临严峻挑战。候选人们提出的问题是现实存在的,不过他们在讨论过程中使用的语气过于强硬,这也是为了竞选效果。”易明对《新民周刊》表示。在她看来,罗姆尼一上台就要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言论也是不切实际的,因为这其中要涉及两国财政部的对话谈判等;至于对中国产品征收额外关税的威胁,在共和党所主导的众议院也时不时地就会被提出来,并不新鲜。

实际上,在大选辩论中,两位总统候选人语气强硬中又都带有回旋余地,罗姆尼也并非一硬到底,他在三辩中的态度有所软化,声称美国不必处处与中国为敌,中国也可以是美国的合作伙伴。

易明指出,“两国国内情形——包括政治和经济——都具有挑战性,使得两国领导人(在中美关系上)都没有太大施展的自由度。双方都希望看到出现突破性的合作,但很难确定哪个议题能真正提供这样的机会。”

嘴巴硬不等于政策硬

从经验来看,中美关系会随着美国的选举周期而出现周期性波动,两党总统候选人就中美贸易摩擦中的各种问题宣示强硬立场、发表颇具贸易保护色彩的言论几乎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现象,美国政府和国会就中美贸易争端采取各种贸易保护和制裁措施的积极性也会明显增加。

90年代以来的美国总统大选之所以无一例外地炒作“中国议题”,根本原因是那时实行什么样的中国政策在美国争议很大,两党互相抨击,美国的对华政策在互踢皮球中很“受伤”。90年代中后期,有关中国的流行议题要么是人权,要么是安全,但近几届总统选举,经贸议题越来越上升为主要议题。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张立平曾分析说,因为长期以来美中贸易的不平衡,美国经济尚未完全恢复元气。中国企业抢走美国人饭碗等说法甚嚣尘上。美国这样做其实是把经济问题政治化、把国内政治外交化,究其根本还是美国民族主义在作祟。

但与美国有贸易顺差的国家不只是中国,为什么又偏偏把中国当众矢之的?表面上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实际,在美国双边关系中,中美关系是最复杂的,在一系列中美关系的分歧领域中,政客们选择某一议题攻击中国成了家常便饭,因为他可以最好地维护其政治正确性,得到特定群体选民的欢呼和支持,对其政治前途有百利而无一害。从中美经贸议题在美国大选政治中的崛起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在这一议题上的矛盾将随共同利益的扩大而扩大。

在过去大选政治里,挑战者候选人不时会攻击在职总统候选人的对华政策,如1992年克林顿指责老布什总统对中国太软;2000年小布什表示要重新定义中美关系,中美关系不是戈尔支持的克林顿时期的“战略伙伴关系”,而是“战略竞争关系”……但选后事实又证明,后一位总统在一段时间后总是会回到前一任总统的对华政策基本框架上。

“把政客选前承诺当成政策来研究是不现实的,奥巴马和罗姆尼在竞选中对中国的态度可能趋强,但最终不管谁上台,不可能把所有承诺都付诸实施,这样对中美都不利,只可能在某些具体事情上加以兑现或有所强化。”刘洪笑说,美国人有句话,竞选承诺就和婚前承诺一样不靠谱。

新闻网站“赫芬顿邮报”在10月23日公布的民调显示,50%的受访对象相信罗姆尼上任不会真的推行其贸易政策,仅23%的人相信罗姆尼会“说到做到”。

正如张立平所指出的,一直以来,两党在对华的经贸政策上分歧并不大,只是为了选举的需要,两党候选人都会顺应民意,跟着民众走而不是领导民众,通过在经贸议题上向中国施加压力,要中国替己受过,为自己捞取选票。

回顾以往竞选,对华嘴巴硬、政策未必硬的例子也不少。刘洪举例,克林顿和老布什竞选总统期间,从旁人角度看,民主党优先照顾劳工组织的意见,对华立场会更严;而老布什所在的共和党偏重自由贸易,政策具有连贯性,或许会对中国略好。但反而是曾在竞选期间主张更为严厉的对华政策的克林顿上台后,在其任期内,中国最惠国待遇得到了解决。

小布什在竞选中,曾提出将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等强硬主张,但他入主白宫后只花了半年时间就意识到中美是欢喜冤家,中美经贸关系恰是在其第一任期内得到继续扩大,尤其在“9·11”后美国与中国在“反恐”及防扩散问题方面建立了广泛的有效的合作,中美关系也变成建设性合作关系。在2004年大选中,中国没有成为竞选双方争论的主题,一度喜欢妖魔化中国的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也日渐平实客观。

至于奥巴马2008年竞选时承诺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后来同样改弦易辙,在他任内,美国已经发表了7次汇率报告,中国都没有被列为汇率操纵国。

今次,中国再度因美国两党总统候选人互相“别苗头”而“躺着中枪”,有观察人士认为,随着中国国力增强,中美联系互动日益加深,这种“政治投机”可能严重影响中美关系。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问题专家韩磊(Paul Haenle)早前就表示,虽然“中国牌”存在了数十年,但这类竞选言论“会给双边关系带来负面影响,给两国互信带来毁灭性影响”。

淡定看待“中国议题”

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屡次被提及,未必是坏事。

随着中美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双边贸易总额已经突破4000亿美元,摩擦势必增加。“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美国作为老大,对老二的提防是根深蒂固的。而且实事求是地说,中美存在巨大的意识形态鸿沟,战略上存有不信任,美国自然对中国充满了防范之心,还有一些对冲的举措。私下里,奥巴马和罗姆尼肯定希望中美关系向好发展,并且希望从中得到好处,但是在台面上,还是要迎合民粹。” 刘洪说。

香港《大公报》也撰文称,中国躺着也中枪,恰恰说明“中国议题”是不可回避的。不可否认,当“中国”成为竞选话题,候选人的阐述、评论大多偏颇,有欠公允。特别是在当今世界,西方国家普遍视共产党执政为洪水猛兽,对“中国崛起”心存疑虑,让他们一味说好话是异想天开。

但真相总是越辩越明的。究竟中美是竞争对手,还是合作伙伴,“中国崛起”是机遇,还是挑战,抑或两者并存,美国的失业是不是由中国造成的,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是否公平,是否可以解决美国自身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在美国社会客观存在的。大选中的辩论,即使明显带有情绪化,都有助于社会的了解和认知,这是好事。

美国认知中国,总要有一个从主观到客观、从片面到全面的过程。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平素习惯戴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变化的美国媒体,在听了两位总统候选人的激辩后,纷纷对一些观点“纠偏”,替中国鸣不平,批美政界把中国塑造成“好莱坞大片中的反面角色”,指责中国通过操纵汇率“窃取美国的工作机会”是“片面的”,是把盘根错节的中美关系“简单化”。这在美国舆论界是十分罕见的。中国人要允许这个认知过程的存在,并应容忍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多次反复。

猜你喜欢

罗姆尼中美关系竞选
葡萄竞选记
竞选班长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中美关系走向
竞选班长
总统竞选品哪家强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从积极推动到保守谨慎——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缓和中的角色(1969—1972)
略论朝鲜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