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可以优雅地老去
2012-05-30九月
九月
很多人认为,她可以有更好的生活——父亲是优秀的飞机与游艇设计师兼制造者,母亲是肖像画家,出入家里的客人,是爱默生、马克·吐温、爱因斯坦等当时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但在她看来,最好的生活是在乡下的农庄里。
她就像被19世纪的灵魂附体的遗少,在学校里穿复古的衣服,不剪头发,缝玩偶的衣服,执拗地对抗嘲笑。她的志向堪称“远大”:开农场,养奶牛。为此,她15岁就辍了学,对务农的兴趣也与日俱增。她坚定地认为:带着自信朝着梦想前进,只要努力实现自己想要的人生,总有一天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功。
婚后,她说服丈夫搬到了雷丁农场,那是个缺水少电的老式农场,一切全靠人力。他们养了数量众多的牛、鹅、鸭和鸡。此时,她展露出了卓越的绘画才能,出版了第一本儿童绘本《南瓜月光》。他们每日要步行很远到井边挑水,日子过得相当艰辛,但她很享受这种生活。她在花园里种满了各种花草和蔬菜。她以古法制作面包,用被炉火加热的熨斗熨衣服,家人穿的衣服也是她用自家种的亚麻纺线织布,再亲手裁剪缝制的。在她的悉心经营下,日子过得饶有趣味。她还是一个非常勤恳负责的母亲,即使再忙也会腾出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玩耍,教他们应有的礼节,学做各种农活、家务。她亲手做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玩偶,并自建了一个“麻雀邮局”,让孩子们通过这个邮局与玩偶通信。孩子们读小学时,他们还一起创办了一个木偶剧团,到附近城镇巡回表演。
她还想去更遥远更偏僻的农村,丈夫却忍受不了简朴艰难的农耕生活。1961年,在携手度过了23年后,他们离婚了。对她而言,自力更生的田园生活是她很早以前就已选定的生活方式,繁重的农活、琐碎的家务并不意味着负担,而是个人人生价值的体现与兴趣所在。粗粝的环境让她变得越来越强壮,为了抚养4个孩子,她更加努力地工作,10年出版了20本书,1971年出版的《柯基村集市》让她获得了“女王终身成就奖”。她就像自己欣赏的19世纪初的乡村人一样,为了想要的生活而努力工作,从不怨天尤人。
1971年,56岁的她终于迁居到了魂牵梦萦的佛蒙特荒野。在那里,她真正从零开始,花了30年建造了属于自己的19世纪风格的农庄。
她,就是塔莎·杜朵。
“只在年少时拥有年轻,是件可怕的事。”随着年龄增长,塔莎更懂得用童心享受事物的乐趣:她建造了花园,种下了蔷薇、郁金香、山茶花……7月,池塘里遍布盛开的睡莲,她随手摘下一两朵放进脸盆;院子里随处可见累累的果实,访客到来,就采摘些洋李、莓果和豆子招待;亲手缝制的拼布衬裙陪伴她度过寒冬,触摸手织布的纹理,无论哪一条线都能让人感受到织布时指尖的温暖;她能做出最美味的食物,在旁人看来费时费力的柴炉,成了她烹饪美食的不二法宝;雪地里,她最爱鸟儿的足迹,这对她而言如同精致的蕾丝花纹;挤完羊奶,回到屋里抱着爱犬,感受它身上的暖意……
“用知足的心来生活”,是塔莎用简朴的生活传递的意境。她老了,却依然有撼动人心的美丽容颜,这来源于内心的丰饶。孩子们曾问她:你的一生肯定很辛苦吧?她回答: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我一直以度假的心情度过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
塔莎始终把握自己的步调,由个体极致推展的美好生活,延伸出我们渴求简单的避世蓝图。原来,时光可以优雅地老去,一切都可以这样美好。
(孟斌斌摘自《莫愁》2012年8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