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羽毛球男单运动员技战术数据统计分析

2012-05-30刘星玉赵国彤

体育师友 2012年3期
关键词:号位前场后场

□ 刘星玉 赵国彤 佘 曦

纵观羽毛球的技战术的发展历史,从50年代以 “慢、稳、守”为主,向快速进攻、全面、多变的方向发展[1],涌现出的一代一代优秀男单运动员。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现在,中国男单如何能够保持强国的优势。李永波总教练提出: “进一步加大科研攻关力度 ,依靠量化指标 ,狠抓训练细节”【2】。因此,深入细致地对中外羽毛球男单运动员的比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总结羽毛运动男单技战术内在规律与为中国羽毛球队提供数据信息有着重要的作用。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2011年国际羽联五星级赛事——全英公开赛中进入前八名的国内外优秀男单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将相关书籍、科研论文归纳、总结、分析;同时通过中国期刊网检索1995年以后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而深入了解世界单打运动员的发展规律,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1.2.2 专家评定法

本文针对相关技术问题,对专家和从事羽毛球训练工作的教练进行了调查。认为以下五个内容可以反映单打技战术的问题。

1.2.3 数理统计法

(1)统计表格的采用

采用国家羽毛球球队科研组程勇明研究员所设计的统计表格。

(2)本文信度和效度检验

在正式统计数据前,使用正式表格试记录数次,在确保无误后进行正式统计。正式记录时,用暴风影音慢放功能逐帧播放,如有疑问立即回放检查。本文选择一场男子单打赛事录像,重复记录数次,重测信度达到0.94;同时请3位专业羽毛球单打运动员 (国家一级运动员),观察其中一场赛事,结果与记录结果一致,信度系数为0.88。因此本文符合信度要求。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男单拍数区间数据分析

羽毛球运动员每得一分是一个回合,每个回合是由拍数组成的。戴金彪老师 (1998)曾提出,将击球拍数分为:发接发前4拍、攻守与攻守转换段落 (5-12拍)、多拍段落(13-20拍)和超多拍段落 (20拍以上)四个阶段。通过对比赛录相的细致观察,将阶段更加细分,具体划分为:1-4拍、5-9拍、10-14拍、15-19拍、20-24拍、25-29拍、30-34拍、35拍或以上,这8个击球拍数区间。统计发现,在男单比赛中每回合拍数5-9是最多占33%,其次是1-4拍和10-14折,分别占了24%和20%,拍数越多比例越少,35拍以上的就更少了,只占了1%。由此可以看出,男单运动员的得失分出现在14拍以内,这对于运动员的速度、爆发力有很高的要求。此外,男单运动员在在0-4拍这个区间占据23.71%,由此可见,单打的发球与接发球技术对于男单运动员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2.2.男子单打发球落点区域分析

根据录象观察,专家访谈,为了便于统计和区分发球落点,单打的发球区域分为前场和后场共六个区域 (图1)。1、2、5为前场的发球落地区域,3、4、6为后场的发球落地区域。

图1 发球落地区域划分图示

拍数区间数据中,可看出男单发球与接发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发球与接发球在技术的运用方面要处于优势,其发球与接发球落点的选择也是技战术重点。本文选取的十场比赛中,总共发球741次。

从表1可以看出,当今世界男子单打在发球落点的选择上大都选择前场的1号位和5号位,分别占到总比例的41.43%和46.42%。选择这两个落点的发球将近总发球数的90%,选择其他几个落地区域的发球只占到10%。随着运动员体能、力量、速度等各项运动素质的日趋进步和各类运动器材的日益精良使得男运动员的后场进攻越来越具威胁,大都不选择发后场球。

表1 男单选择发球落点区域百分比

从表中还可以看出,不管是胜方还是负方在发球落地区域的选择上,前场的1号位和5号位都占主导地位。但是,负方在发后场球的比例稍高于胜方,男单比赛中发后场球的优势明显不大。

2.3 男子单打接发球落地区域分析

接发球落点区域,图2中的20个区域为统计时最终接发球区域。根据接发球员站位,接发球时击直线球为个位数,击对角线为十位数。

图2 接发球落地区域划分图示

依据图2的接发球落点进行统计,将男单接发球落点选择进行统计分析。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接发球阶段男运动员多是选择网前的2号位和3号位进行对网前的控制,其次通过对对方的8、9和18号位,即靠近两条边线的后场位置进行控制,从而大范围调动对方。在男子单打比赛中胜方和负方在选择接发球落点时,明显差别存在于4、5、6、8、9、18号位。其中,负方选择5、6、18号位的比例大于胜方;胜方选择4、8、9号位的比例大于负方。现今的羽毛球男子单打比赛节奏越来越快,在接发球时选择4号位,多以“追身球”的方式迫使对手丧失主动权,发球质量不高也是造成这种被动局面的主要原因,其次,我们从图中看出在接发球环节,8、9号位也是发球方的薄弱环节。

表2 男单选择接发球落地区域百分比

2.4 男子单打创造直接得分技术分析

羽毛球比赛中每拍球的处理都影响着每回合球的胜负,特别是单打比赛中最后一拍的直接得分,那么是哪些技术的运用创造了直接得分机会呢?通过对视频的解析,参考文献以及专家咨询,确立前场击球技术推、挑、勾、拨、搓、放、扑,中场击球技术抽、拦、挡、封、中场防守挑,后场击球技术高、杀、吊、劈及击球区域前场、中场、后场【4】。本文整理归纳以下技术为羽毛球技术参数统计规范用语:前场:推、抹、挑、勾、拨、搓、放、扑,中场:弹、抽、拦、挡、封,后场:高、杀、吊。

从表3中看出,在男单比赛中使用最多的创造直接得分的技术是 “搓”, 其次是 “杀”、 “推”、 “放” 和 “吊”。 当今男子单打比赛已经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前半场的争夺,这是为了更好地创造后场进攻机会。前文中提到的男单运动员在发接发阶段中落点的选择是前半场,由此更加印证了前半场的争夺极其重要。另外,从视频观察汇总运动员会用例如“推”这种技术来控制场上节奏从而获取进攻机会。

表3 男单创造直接得分技术使用比例

2.5 男子单打最后一拍直接得分技术分析

表4可以看出, “杀”、 “封”两种技术在一场比赛中是主要的得分手段,胜方在最后一拍直接得分技术使用中“杀”、 “封”两种技术的使用比例也相对高于负方。由此得出通过网前的争夺创造了中、后场直接得分机会,这一数据也验证了前文中提到的当今男子单打运动员在比赛中已经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前半场的争夺,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创造后场进攻机会这一结论。

表4 男单最后一拍直接得分技术使用比例

3.结论

3.1 在21分新赛制下,有明显提升,比赛观赏性也随之得到提高。优秀男子单打运动员在比赛中都会主动进攻,进而使得得失分区间普遍靠前,主要集中在 “0-14”拍。对运动员速度和力量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 发球落点的选择与战术部署相关。发球落点的选择直接影响战术的使用,集中在1号和5号区域。现代男子单打集中网前优势的争夺。通过接发球落点的变化大范围调动对手,使其丧失主动。

3.3 男子单打运动员多以网前技术 (例如: “搓” “放”等)创造中后场进攻机会,印证了现代男子单打网前争夺的重要性。

3.4 男子单打运动员最主要的得分手段具有单一性特征,集中在中后场杀球和前场封网。

[1]王文教.关于世界男子羽毛球双打发展的预测[J].福建体育科技,1986.03

[2]李永波.论中国羽毛球队可持续发展策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02):1-4

[3]戴金彪.当今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运用情况的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2(22):36-40

[4]张玉,戴金彪.中外优秀羽毛球男单运动员发接发技术运动特征[J].中国体育教练,2011,(1):58-19

[5]肖杰.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9-20

猜你喜欢

号位前场后场
北纬二十五度的前场小镇
近年内西班牙国家队防守战术分析
我国优秀男子单打运动员谌龙的后场技术分析
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李雪芮后场技术分析
迈阿密热火队2006年夺冠经典进攻战术研究
羽毛球运动员MARIN后场技术分析
——以里约奥运会为例
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李雪芮的前场技术分析
距离有多远
各坐在哪一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