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观赏竹引种试验研究

2012-05-29范定臣

河南林业科技 2012年1期
关键词:凤尾竹保存率保护措施

范定臣



河南省观赏竹引种试验研究

范定臣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郑州 450008)

通过对引进的20种观赏竹观察研究,孝顺竹、凤尾竹、鹅毛竹在郑州的适应性差,不易大范围推广;菲白竹、大明竹、长叶苦竹、黄条金刚竹在郑州的适应性一般,推广使用要注意采取保护措施,防止低温造成损害,其余14种在郑州的适应性较强,可以在园林绿化中使用,注意防止在极端低温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冻害。

观赏竹;引种;试验;研究

竹子,亭亭玉立,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集坚贞、刚毅、挺拔、清幽于一身。自古以来人们不仅喜竹之外形,更爱竹之内涵,把竹当作做人的楷模。竹子不仅是林业资源的组成部分,也是园林绿化的重要植物,尤其是观赏竹,奇特的竿形、多彩的竿色、婀娜的风姿,成为现代城市绿化的新宠,正在不断走入城市绿地。目前,河南的主要观赏竹品种有斑竹、桂竹、金竹、水竹、紫竹、箬竹等,满足不了观赏竹日益增长市场需求,该研究的成功进行可丰富河南竹类资源,增加了物种的多样性,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弥补了我省城市绿化中竹子品种单调的不足,增加景观变化,丰富季相色调;观赏竹的开发推广,可以发扬和丰富中华竹文化,提高我省城市的品味,对构建生态优美、社会和谐的居住环境具有推动作用,同时观赏竹市场奇缺,价格居高不下,开发前景广阔,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

1 研究区域概况

该研究区位于郑州市西北27 km处的黄河之滨,黄河中下游的交汇处,黄土高原的末端的背风向阳的山坳内,四周有泡桐、侧柏、毛白杨等高大乔木包围,背风向阳,小气候优越。地理坐标为东经113º30´,北纬34º56´,海拔102 m。土层深厚,除少量锈结石外,无其他石砾。土壤分布有砂土、立黄土、白面土等,pH值为8~8.5,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年平均温度14.9℃,一月平均温度1℃,七月平均气温25.2℃,极端温度最低-11.0℃,最高为40.5℃,年平均降雨量为645 mm,年平均相对湿度74.6%

2 研究材料

通过调查观赏竹品种分布及适生环境,结合研究区域的地形、气候、土壤条件,从适应性、可观性、色差对比、叶片稀密、箨形、节环等多项指标,从各地引入观赏竹20个品种。详见表1。

3 研究方法

整园:在研究区域内,规划一处约1 000 m2的引种园,2003年秋季,平整并深翻土地30 cm,并施入腐熟的厩肥2 000 kg和土壤消毒粉拌匀,晾晒一个冬季,规划20个种植区,埋入长宽为80 m×45 m×12 m的水泥道砖圈围隔离,使每个区域种植的竹子不得交错生长。在园内引入灌溉水管,保证能及时浇灌。

表1 引进观赏竹的特征

栽植:2003年3月,将引进的20个观赏竹品种,每个品种50株(墩),散生竹以1 m×1 m的株行距,丛生竹以0.5 m×1 m的株行距分别栽植在20个栽植区内,并做好标签标记,制作种植图存档。

管理:竹子按要求栽好后,及时浇水漫灌,保证竹鞭和土壤结合紧密,不留空隙。如果没有降雨,7~10 d再浇透水,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浇水保证水分供应充足。竹子发出新叶时,结合浇水每株施尿素50~100 g。除草3~4次,结合除草后,6月份施复合肥100~200 g,10月底施复合肥200 g。

观察研究:观察栽植的每个品种栽植后第2年成活率、返青期、出笋数、生长情况以及抗寒性;2010年9月调查每个品种的成活情况。见表2。

4 结果与分析

4.1引进的观赏竹栽植(除孝顺竹外)成活率都在85%以上,且出笋正常,说明观赏竹的栽植管理技术已经不是引种的影响因子,孝顺竹的成活率不高可能是因为其丛生,枝叶稠密,长途运输造成脱水引起的。

表2 引进观赏竹生长情况

4.2 孝顺竹、凤尾竹、鹅毛竹耐寒性差,翌年成活率都在50%以下,2010年调查时,保存率都在30%以下;菲白竹、大明竹、长叶苦竹、黄条金刚竹耐寒性一般,翌年成活率在50%~60%,2010年调查时,保存率都在50%~55%;其他品种耐寒性较好成活率、保存率都在80%以上,有部分品种还在游览区内移植使用,生长状况良好。

4.3 综合分析:孝顺竹、凤尾竹、鹅毛竹在郑州的适应性差,不易大范围推广;菲白竹、大明竹、长叶苦竹在郑州的适应性一般,推广使用要注意采取保护措施,防止低温造成损害,其余14种在郑州的适应性较强,可以在园林绿化中使用,注意防止在极端低温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冻害。

2011-03-05

S 795.9

A

1003-2630(2012)01-0019-03

(责任编辑:王团荣)

猜你喜欢

凤尾竹保存率保护措施
城市道路施工中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阜新矿区矸石山适生树种分析
沅江怀化段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措施
办公室里的凤尾竹
我就是凤尾竹
不同因素对林下参保存率的影响
地面气象观测场防雷保护措施分析
凤尾竹栽培技术及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山茶园如何做好防冻保护措施
凤尾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