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88~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真菌病学资助项目分析及文献复习

2012-05-28李奇李岷郭宁如高原张爱华廖万清吴绍熙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真菌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检索

李奇 李岷 郭宁如 高原 张爱华 廖万清 吴绍熙

(1.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南京210042;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上海200003)

自198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开始评审,1989年即对真菌病学资助,23 a来国内真菌病学基础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逐渐起步,不断发展,使国内真菌病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始终保持着活跃、兴旺的势头,并在某些研究方向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能够在国际相关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为此,本文对23 a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真菌病学领域的资助情况进行分析,结合研究发表文献的复习,反映国内真菌病学基础研究的发展概况,从真菌病学专业角度展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学科发展上的重要引领作用[1-3]。

1 资料及方法

访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ISIS系统,通过“申请代码”检索,分别检索真菌病学学科代码C0107(病原真菌学)及与真菌病学相关的学科代码H1903(病原真菌、真菌感染及宿主免疫)、H1104(皮肤感染),年代分别选择1998~2011年,共计检索到资助项目172项,挑选出其中与真菌病学相关的资助项目87项。由于ISIS系统“申请代码”检索年代下限到1999年,通过“人员获资助项目信息查询”检索到1988~1998年的8项真菌病学资助项目[1-3],故1988~2011年共计检索到真菌病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5项。对其按年代和研究方向进行分类统计,由于学科交叉的存在,可能还有真菌病学的研究项目申报其他学科获得资助,此次统计未计入。

2 结 果

2.1 1988~2011年真菌病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概况

3 讨论及小结

通过对1988~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真菌病学95项资助项目分析和复习相关文献可以看出,随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力度的不断增加,真菌病学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以基金名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图分类号[病原真菌 (霉菌)与放线菌 (R379)、真菌性皮肤病(R756)]为检索入口,年代限定为1988~2011年,分别对万方医学网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

表1 1999~2011年真菌病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年代和类别分布Tab.1 Distributions and periods of NSFC funds in medical mycology programs during 1999-2011

表2 1988~2011年真菌病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方向分布Tab.2 Research directions of NSFC funds in medical mycology during 1988-2011

库进行检索,筛选去重后共计检索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真菌病学发表中文文献230篇。其中仅《中国真菌学杂志》创刊6 a来已刊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论文56篇[4-12],而通过对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下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共计检索到1988~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真菌病学发表 SCI文献38篇[13-15]。同时,23 a来除面上项目资助数增加外,青年基金项目资助数也不断增加,仅1999~2011年就达26项,为真菌病学研究储备了人才,促进了学科梯队建设。此外,2010年还成功举办了“曲霉及曲霉病的国际高层论坛”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引起国际ISHAM的重视。廖万清、吴绍熙和郭宁如等曾先后多次得到项目资助,成果获得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廖万清教授荣获中国工程院院士称号。

分析1988~2011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真菌病学项目的共同特点是:①选题新颖、起点高,能紧密结合临床,为转化真菌病学的发展起了积极推进作用,郭宁如教授的“白念珠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及抑制黏附措施的研究”的课题在当时便很具新颖性。②目标明确,内容实际,关键问题判断准确,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设计合理,非资料的笼统堆砌,廖万清教授主持的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均体现了上述特点。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了解,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不随意改变研究方向。④申请手续完备,经济预算合适,支出比例合理且有明确的使用说明。目前存在问题主要有:虽然新技术新方法应用方面有所增加,但研究内容多是对国外相关领域的跟踪,有的甚至仅着眼于研究手段,而目标仍不够明确,学术思想的创新点还需进一步提高。

通过对1988~2011年真菌病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分析和复习相关文献,充分说明23 a来真菌病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引领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相信未来在这种强有力的“酵母”作用下,真菌病学一定能不断结出丰硕成果。

[1] 洪微,张作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年皮肤性病学基础研究发展概况[J].生命科学,2006,18(5):414-418.

[2] 洪微,张作文.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皮肤性病学领域评审资助情况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1):47-49.

[3] 梁戈玉,裴秀丛,张作文.2004-2006年预防医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情况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41(sup):139-145.

[4] 潘炜华,廖万清,温海,等.利用微卫星标记研究新生隐球菌分子流行病学[J].中国真菌病学杂志,2011,6(5):281-284.

[5] 贾祎鹏,朱红梅,赵瑾,等.STE12α基因对新生隐球菌形态学影响的初步研究[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0,5(6):336-339.

[6] 张俊勇,樊一斌,徐红,等.CD44在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0,5(6):340-343.

[7] 都琳,赵敏,朱元杰,等.伊曲康唑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0,5(6):355-356.

[8] 赵作涛,孙铮,万喆,等.体外制备和增殖烟曲霉特异性T细胞的研究[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0,5(5):257-263.

[9] 高露娟,余进,王晓红,等.评估国产(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的诊断价值[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0,5(5):277-281.

[10] 赵作涛,孙铮,万喆,等.烟曲霉抗原 Asp f16 HLA-A~*0201限制性的CD8~+CTL抗原表位生物信息学预测与实验室鉴定[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1,6(2):87-92.

[11] 李丽娟,陈伟,许辉,等.曲霉生物膜的形成过程与结构特征[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1,6(2):93-97.

[12] 冯佩英,黄怀球,张静.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马尔尼菲青霉酵母相细胞的实验观察[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0,5(6):332-335.

[13] Li AS,Pan WH,Wu SX,et al.Ecological survey of the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in China[J].Chin Med J(Eng),2012,in press.

[14] Wu SX,Guo NR,Li XF,et al.Human pathogenic fungi in China—emerging trends from ongoing national survey for 1986,1996,and 2006[J].Mycopathologia,2011,171(6):387-393.

[15] Liu ZH,Li M,Lu XL,et al.Higher concentration of CO2and 37℃stabilize the less virulent opaque cell of Candida albicans[J].Chin Med J(Eng),2010,123(17):2446-2450.

猜你喜欢

真菌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检索
常见基金项目的英文名称(一)
常见基金项目的英文名称(一)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我校喜获五项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浅议专利检索质量的提升
2017 年新项目
甲真菌病激光治疗新进展
氟康唑注射液局部应用治疗耳鼻咽喉真菌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