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市场化更有效
2012-05-25本刊评论员
本刊评论员
前不久,位于河南省周口市的黄淮农产品大市场投入运营。该市场占地面积8000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8亿元。全部建成后,可容纳商户4000户,实现年交易额100亿元。这家市场内设有蔬菜、水果、水产、肉禽、干鲜、粮油、副食等8个农产品品牌展示交易区和信息发布、检验检测、电子结算、安全监控、物流配送、商务服务6个中心,可谓功能齐全、设施完善。不仅使周口市183个乡镇在本市场都有了通向全国的农产品通道,而且直接安排1.5万人就业。
为解决农产品“卖难买贵”问题,黄淮农产品大市场的农产品物流园与50个种植养殖基地签署了合作协议,推行“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市场+专业农户”的“四位一体”生产经营模式,积极开展蔬菜进社区活动。自运营以来,共计对接蔬菜种植基地30个,为市民提供新鲜蔬菜15万斤,蔬菜价格比市场低50%。这种产销对接模式,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稳定了农产品价格,实现了基地农户与市场、市民多赢的目标。
近年来,收入低、销售难、市场价格波动大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农产品生产者、管理者和消费者。各级政府部门和农业部也是边服务边探索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如举办各种展会搭台促销农产品;组织专家预测分析鲜活农产品产销形势,及时发布预警,指导生产和销售;通过媒体、网络等各种渠道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等等,这些举措也的确收到显著成效。然而,事实有力地证明,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市场化程度高远比组织化程度高有效。农业大省河南,目前共有农业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36个,省级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58个,全省农产品批发市场总数达281个,年交易额超千亿元,从业人员13.8万人,全省各级批发市场直接带动辐射蔬菜生产1639亩,水果396亩,畜产品98万吨,水产品55万吨,农户1057万户。农产品批发市场承担起了全省70%以上的农产品流通任务。
更为可喜可贺的是,目前河南已经初步形成了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相结合的多层次发展格局。市场体系建设奠定了河南流通大省的地位,河南的经验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