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2012-05-25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1期
关键词:用药治疗米沙坦氨氯地平

王 兰



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王 兰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第二人民医院,建湖 224731)

探讨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因高血压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00例患者的临床情况,按照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取前4个月就诊的34例患者使用氨氯地平治疗,中间4个月的37例患者使用替米沙坦治疗,后4个月就诊的29例高血压患者联合使用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半年后的临床疗效。氨氯地平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约为76%,替米沙坦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约为73%,采用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约为93%。<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其他2组患者,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

氨氯地平;替米沙坦;联合用药;高血压;中医病机

高血压是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用药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1]。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延误了治疗时间。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环境污染以及老龄化人口的增加,我国老年高血压发病率急剧上升[2]。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收集整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因高血压在我院就诊的100例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结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所观察的100例门诊治疗高血压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56例,女性患者为44例,男女比例约为1:1;患者的年龄在18~72岁,平均年龄为48岁;患者的病程约为1~18年。

1.2 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因高血压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00例患者的临床情况,按照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取前4个月就诊的34例患者使用氨氯地平治疗,中间4个月的37例患者使用替米沙坦治疗,后4个月就诊的29例高血压患者联合使用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半年内的临床疗效情况。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经过临床治疗后,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或舒张压下降幅度≥20mmHg;有效:经过临床治疗后,血压控制尚未达到正常范围内,但患者的舒张压下降幅度≥10mmHg;无效:经过临床治疗后,患者的血压为达到上述标准,或治疗前后血压无明显改变。

2.2 临床疗效 经过上述临床治疗后,统计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统计如表1。

由表1可见,氨氯地平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约为76%,替米沙坦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约为73%,采用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约为93%。3组总体治疗有效率比较结果显示<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3 讨论

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中医并无高血压病的病名,属于“眩晕”、“头痛”等病的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卫气》则曰:“上虚则眩”,《证治汇补》则说:“以肝上连目系而应与风,故眩为肝风,然亦有因火、因痰、因虚、因暑、因湿者”。可见,古代医家认为,眩晕头痛属肝所主,虚者因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4]。

替米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与其它类抗高血压药物相比具有与受体作用的专一性,抗高血压作用显著,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和能改善心肌狭窄障碍,但是其对心血管系统,代谢/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肌肉骨骼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血液等产生不良反应。临床相关研究发现:使用替米沙坦治疗后,替米沙坦能控制原发性高血压并改善血脂和血液黏度。

氨氯地平是一种钙离子拮抗药,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高血压,其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跨膜进入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且对平滑肌的作用大于心肌,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樊留敏[5]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采用口服氨氯地平片10mg/d(2片),一次顿服,疗程8周后有效率达92%,且不良反应少。

通过本文观察发现,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用药能够有效提高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状况,近年来大量高血压治疗指南将联合用药作为高血压推荐治疗策略,可有效提高疗效,但面对种类繁多,作用各异的降压药物,合理选择至关重要。研究表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替米沙坦联合用药不仅能有效降低血压,还能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其中延缓甚至阻止肾功能损伤和恶化意义重大,联合用药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黄汉辉,郑师明,梅峥嵘.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 (22):56-58.

[2] 周娟,侯放.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中重度老年高血压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40-41.

[3] 李运潮,王冰洁,朱应斌.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及APN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32):60-61.

[4] 胡蓉,朱德礼.高血压病的中医药诊治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2, (05):94-96.

[5] 樊留敏.氨氯地平片治疗50例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1,6 (33):157.

(2012-03-29)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1.056

1672-2779(2012)-11-0085-02

本文校对:苏玲

猜你喜欢

用药治疗米沙坦氨氯地平
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双层片处方工艺研究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个体优选用药治疗方案对精神分裂病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莫西沙星单用与联合用药治疗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比较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替米沙坦和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最小成本分析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