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
2012-05-25夏宝龙
□文/夏宝龙
改善发展环境,是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发挥浙江比较优势、再创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所在,是顺应基层和企业需求、破解当前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必须大力推进,务求实效
图/金川
发展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包括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是环境建设的基础,软环境包括政务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商务环境、法制环境、舆论环境等多个方面,是决定发展环境优劣的关键。相对浙江省已有一定基础的硬环境而言,改善发展软环境、赢得发展主动权更为迫切。我们要在进一步抓好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的同时,切实把改善发展软环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进一步弘扬浙江的创业创新精神,努力在改善发展软环境方面寻求新突破、形成新优势
改善发展环境,是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发挥浙江比较优势、再创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所在,是顺应基层和企业需求、破解当前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必须大力推进,务求实效。在工作总体指导上,要突出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必须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加快改善发展环境、再创发展新优势上来。浙江是个资源小省,浙江最大的资源和优势是人,是浙江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奋力拼搏、勇于开拓的创业创新精神。从鸡毛换糖到国际贸易、从百工之乡到产业集群、从家庭作坊到现代企业,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从一个“资源小省”,变成一方充满奇迹的热土;从一个落后的农业省份,变成经济最具活力、发展最快、人均收入最高、开放程度最好的省份之一,靠的就是浙江人的“四千四万”创业精神、靠的是能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优势,归根结底靠的是优良的发展软环境。从马路市场到世界最大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从不生产皮革到海宁皮革城,浙江无中生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几年时间把一个从未有过的新生事物,做到了年销售破万亿的全球最大电子商务网站,其下一步与义乌小商品市场结合,完全有可能再造一个“沃尔玛”。可见,浙江过去经济发展的成功,靠的是发展软环境,今后经济要继续走在前列,还是要靠发展软环境。当前,浙江经济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我们资源环境的现状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办法与中西部省份去拼政策、拼资源、拼成本,惟有紧紧扭住改善发展环境这一根本,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赖以支撑的体制机制先发优势在逐步弱化,我们一直以来引以为豪的软环境的优势正在不知不觉中丧失。兄弟省市很多的经验源于浙江,现在反而比我们更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说,我们过去是靠政府的“无为而治”创造了体制机制等优良的软环境,那么今天,我们的政府要更加有为,就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有意识地、一刻也不能松懈地打造更好的软环境,惟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形成优势、赢得先机。
必须坚持把是否有利于科学发展作为发展环境优劣的检验标准。科学发展理念具体落实到经济领域,就是要实现可持续的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发展水平还不高,人均GDP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们仍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依然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发动机,纵观全球,几乎所有的政治、社会问题,其根源都是经济问题。就浙江而言,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格局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三大国家战略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也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尤其是,民生保障水平只能提高不能降低,必须要有更好更快的经济发展来支撑,否则就会出大问题。可以说,没有经济增长,质量效益、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一切都无从谈起。尤其是当前,一些收入在减少,而刚性支出在加大,慢发展或低质量的发展,都将难以为继。评判是不是有利于科学发展,能不能实现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关键就是要看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有没有上去,特别是要看有效投资的额度、招引项目的进度、转型升级的力度、经济增长的速度、税收增加的幅度、民生改善的程度,以及企业与社会的满意度等“七个度”。我们要以此为标准,检验我们的发展环境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和优化。
必须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环境改善的强大动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回顾过去30多年,正是一次次思想解放,使我们不断破除固有思维模式,不断突破因循守旧的发展思路,不断推动着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说,我们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解放思想的推动。今年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0周年,我们要重温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重大意义和时代价值,深刻领会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对改善浙江发展环境的重要指导意义,努力破除影响发展环境、制约加快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各种体制政策障碍。目前,基层和企业反映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审批立项多,审批程序复杂,审批效率低下,审批权力下放含金量不高;有的部门只收钱不服务,以罚代管;有的部门明里暗里设陷阱,让企业叫苦不迭;有的部门管得过多过细,一个三五十万的项目要轮番检查好几次,加重了基层和企业负担。有的明确提问,上海、江苏能办的事,为什么我们浙江不好办、办不好?等等。这些问题,表面上是服务态度、服务效率问题,本质上是部门利益、本位主义在作祟,更有改革勇气不足、锐气不够的因素。这些问题不解决,发展环境就不可能实现根本性好转,已有的成果也会丧失。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自我革命的胆识和勇气,坚决破除部门利益、本位主义的束缚,积极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经验做法,努力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为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体制保障。
必须坚持把依法行政、强化监管与敢闯敢试、优化服务紧密结合起来。法治是社会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依法行政是政府活动的基本准则,也是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各项工作都要尊重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办事。但我们必须坚决防止以依法行政为借口,实则思想僵化、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倾向。这次“百组”调研,一些地方反映,有的部门和工作人员条条主义、本本主义思想严重,不能很好地处理依法行政和改革创新的关系,不该卡的也要卡,不该拖的也要拖,美其名曰“走程序”。对于这一问题,各部门都要认真检查,切实加以克服和解决。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和明文规定,都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何况法律法规也是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实需求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使法律法规更好地体现规律要求、适应发展需要、符合群众意愿、解决实际问题。邓小平同志就强调:“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进入改革攻坚阶段,我们更需要勇于冲破阻碍发展的传统观念和体制束缚,敢闯敢试,闯出改革的新天地,闯出发展的新天地。
必须坚持把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与为基层、为企业、为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有机统一起来。各级干部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作风是改善发展环境、实现浙江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这次“百组”调研和在外浙商反映的问题,有不少是我们政府的工作作风问题。现在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就是以开会代替工作,以文件落实文件,怎么解决实际问题没有实招。这种作风长此以往,我们的工作怎么推动,何以做到令行禁止、真正贯彻落实。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浙江的发展环境,有的已经到了刻不容缓必须解决的地步。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在转变作风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一门心思抓发展,千方百计优服务,真正把政府的工作作风转变、良好的精神状态,落实和体现到为基层、为企业、为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上,以作风的转变促发展环境的改善。
真放权放实权,务求在下放权力、优化服务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改善发展软环境,既是一项长期艰苦的任务,又是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必须统筹谋划,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近期来说,要紧紧围绕解决基层、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加大工作力度,务求尽快取得明显成效。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要以“四减少”为核心,着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部门、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减少审批时间,是优化行政审批的关键。近年来,浙江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加大、成效明显,但这个成效还是阶段性的,与基层、企业和群众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审批项目多、程序复杂、效率低下的问题仍然突出。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的要求,着力在“少”、“优”、“联”、“快”四个方面下功夫、求实效。一要“少”。各级各部门今年要对管理职能和审批事项进行逐项审核,切实做好减法。要严格控制新设审批事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设定或变相设定审批事项,尤其不得以“红头文件”等形式,增加公民、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责任和义务。二要“优”。要不断优化内部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优化内部工作人员配置,优化与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机构服务配套功能,优化和完善项目审批全程代办代理制,以更好地服务项目、服务企业。三要“联”。切实加强各级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大力推行联合图审、联合踏勘、并联审批、综合验收、多证联办等制度,积极探索行业联合审批,总结完善和推广“模拟审批”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各级各部门要在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从部门的单一审批到行业的联合审批、最大程度地限制行政审批人的自由裁量权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一定要搞出几个好的模式。四要“快”。做到一般事项快审快批、急事急审、特事特批、能办的马上就办,力争各类审批事项都能在规定时间的下限内完成,确保总的审批时限有较大幅度的缩短。要加快推行网上审批,为基层、企业和群众在线申报、咨询、办理和投诉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要以“四放权”为手段,着力增强全社会的发展活力和创造力。坚持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的原则,真正放权于基层、放权于企业、放权于市场、放权于社会。要按照“重心下移、权责一致”的原则,简政放权,进一步扩大基层政府管理权限。对下级政府能办、并且能够办好的事项,都应努力依法下放权限。具体可把握两条原则:一是凡是可以放权给舟山、义乌的,都要创造条件拓宽到所有市县;二是凡是广东、江苏、山东、上海等省市已经下放的省级权限,我们都要放;他们没有放的,我们再研究放的可行性,能放则放。要把政府不该管的坚决交给市场、企业和社会。对能由市场机制有效调节的事,特别是在竞争性领域,要坚决放给市场,充分激发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应由企业自主决策的事,一律交给企业,特别是要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真正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还权于企业,由投资者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社会组织能够自律管理的事,要积极交给社会组织,通过建立共性的行为规范、促进社会监督等,努力在社会组织内部形成自律、自治的有效规范。
要以“解四难”为目标,着力提升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质量和效果。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融资难、投资难、创新难、盈利难等“四难”问题长期存在,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显得尤为突出。各级各部门要真正把企业的难点变成政府工作的重点,切实围绕企业发展搞好服务,做到企业有事不撒手,企业无事不插手。当前,要重点在三个方面出实招、见实效。一是要在“要素保障”方面出实招、见实效。加大要素保障的力度,支持企业扩大转型升级投资,特别是对于好项目、大项目、优势项目、近期投入短期内就能见到效益和效果的项目(如旅游项目、商业地产等),要切实做好要素保障工作。二是要在“企业减负”方面出实招、见实效。通过千方百计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扩大盈利空间。要继续落实好各类税费减免政策,尤其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延长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期限,认真落实出口退税政策,加快出口退税步伐。要开展企业清费减负专项治理,严格规范各类收费行为,从制度上杜绝随意检查、乱收费和乱罚款现象。三是要在“强化服务”方面出实招、见实效。从今年起,每位省领导至少联系1个重大项目,市县两级也要落实领导责任制,做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抓到底”,形成“盯人、盯事、盯项目”的全程服务机制。要加强对各类涉企优惠政策的宣传,让企业熟悉政策,享受政策。各级各部门在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过程中,既要“门好进、脸好看”,更要“事好办”。部门之间不要互相踢皮球,要想基层企业之所想,急基层企业之所急,怎么有利于企业发展就怎么干,切实提高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效率和效果。
全省上下联动,努力营造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良好氛围
改善发展环境仅靠政府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级各部门要带好头、作好表率,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引导全省上下树立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理念,努力形成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强大合力。
要政令畅通,狠抓落实。一是要高度重视。改革必然会涉及利益格局调整,必然会有阻力。各级政府“一把手”和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优化发展环境“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把改善发展环境作为推进浙江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明确目标、强化责任,切实按照省政府的总体要求,部署好、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各位市县长要切实担负起抓当地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责任,要把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强化领导、明确责任、抓好落实。二是要层层落实。政府工作讲究的是层级负责制,要一级对一级负责,压力层层传递,而不能层层衰减。省、市、县、乡四级政府和各部门要一起行动起来,各级干部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层层抓好落实。尤其是基层政府,直接面对群众、直接面对企业,要更加强化改善发展环境的意识。基层工作很辛苦,也很容易成为被发泄的对象,群众和企业的眼睛都在盯着你,你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发展环境好坏的重要依据。因此,基层更要胸怀全局、胸怀大局;更要加强能力培养,一旦权力下放给了你,你要有足够的能力去用好这个权;基层还要更加注重工作的方式方法,更加强化服务意识。要在改善发展环境方面再进一步地动脑筋、想办法,务求把省政府的要求落到实处。三是要严明纪律。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不折不扣地执行好、落实好改善发展环境,特别是下放权力、优化服务的各项任务,决不允许各行其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要健全机制,力求实效。一是要健全分工落实机制。最近,省级有关部门已经按照省政府的要求,从各自职能出发,从改善发展环境的角度,梳理出了一批部门认为可以下放的管理权限。各市县也要按照这样的要求,抓紧梳理本级管理的各项审批权限,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切实增强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二是要健全跟踪督查机制。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电子监察系统,健全动态管理,加强对行政审批受理、承办、批准和告知等环节的全过程实时跟踪和督查,对工作不力、落实情况不好的要进行通报,并督促整改。三是要健全考评奖惩机制。总的要坚持看实绩,强化结果运用,坚持用硬手段改善软环境。要健全并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制度,加大对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行为的问责力度。要把关系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作为评价一个地方发展环境有无真正改善的重要依据,并与财政转移支付、资源要素配置、干部考核和选拔任用有机结合起来。
要领导带头,率先垂范。能否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关键在干部、关键看领导。能不能把改善发展软环境时刻放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体现在发展成效上,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觉悟、境界、素质、责任和能力水平的检验。我们比学赶创比什么,比的就是干部的精神状态,比的就是发展环境的优劣,比的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新一届的市县领导班子,你们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直接影响着当地的发展环境。要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咬定目标不动摇,心无旁骛抓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魄力,以冲天的干劲和创业的激情,以把一切困难踩在脚下的气势,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切实在改善发展环境上出新招、出实招,努力展示新作风、树立新形象、争创新业绩。要珍惜岗位、珍惜机会,心怀敬畏知进退,始终做到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
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强正面宣传、正面引导和激励,全方位报道好浙江开展改善发展软环境活动的各项举措,大力宣传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诚信经营的好做法、好成效,大力宣传银企合作、共渡难关、振奋精神、再创辉煌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强有力的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改善发展环境,努力形成以优化发展环境为荣、以破坏发展环境为耻的浓厚氛围。要引导全社会力量合力改善发展环境。全省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引导全社会的力量共同优化发展环境。要鼓励企业通过诚信守法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要引导每一位公民都从自身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人人为优化发展环境作贡献,推动全省发展环境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