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连作时期对烤烟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2012-05-25张吉立
王 鹏,孟 蕾,张吉立,关 鑫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9;2.大庆职业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255;3.哈尔滨烟叶公司肇州分公司,黑龙江 肇州 166400)
由于我国受到土地利用政策和人多地少的影响,烤烟轮作栽培受到限制,从全国烟叶生产范围看,相当比例的烤烟是进行重茬栽培。随着烤烟多年的重茬,烟株前期生长缓慢,病害严重,后期中上部叶不开片,产量降低,品质降低。目前对重茬烤烟栽培采取的措施是增加氮肥用量用以促进烤烟生长,往往难于达到理想效果。在烤烟栽培中,氮素对于烤烟的产量以及品质影响很大[1-4]。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作物仅一年一熟,与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地区相比,同一地块轮作的机会大大减少,烤烟连作栽培难易控制。目前关于大豆[5],梨,李,桃[6],苹果[7],西瓜[8],辣椒[9]等 20余种作物连作研究较多,而烤烟连作对养分的影响研究较少。本试验主要研究黑钙土烤烟连作对氮积累、分配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掌握烤烟连作栽培对各器官氮素的生理代谢及分配,明确连作栽培对烟叶含氮量的影响,探讨连作烤烟的障碍机理,为不同连作年份烤烟制定不同的施肥措施,促进烤烟的生长,以稳定烟叶产量和提高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09年5—9月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永胜乡烟草栽培示范田进行。在示范田内选择 3年茬口,5年茬口的烤烟田块作为试验田,土壤深度0~30 cm,2个试验田相距500 m。连作3年供试土壤 pH 7.43,有机质 31.13 g/kg,碱解氮 124.22 mg/kg,速效磷71.88 mg/kg,速效钾160.00 mg/kg;连作5年供试土壤pH 7.51,有机质28.68 g/kg,碱解氮 120.88 mg/kg,速效磷 52.82 mg/kg,速效钾221.62 mg/kg
1.2 试验设计
供试品种为龙江911,4月10日温室内托盘育苗,5月6日移栽,移栽后生长期共17周。
小区试验,3次重复,每重复48株,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 15 m×5 m,5行区,株行距0.5 m×1.1 m,18180株/hm2。试验设2个重茬处理:(1)ZR3:连作 3年(不施任何肥料,CK);(2)CG3:连作3年当地常规施肥量;(3)ZR5:连作5年(不施任何肥料,CK);(4)CG5:连作5年当地常规施肥量。连作 3,5年当地常规施肥处理,m(N)∶m(P2O5)∶m(K2O)=1∶1∶2,肥料为复合肥和硝酸钾按试验要求比例混合施用。氮用量 52.5 kg/hm2。施肥方法为单株施基肥,一次施入,生长期间不施任何追肥。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于移栽后第 3,5,7,9,11,13,15,17周的每个周三取样,每重复取样3株。第3和5周采整株叶片,7—17周按烟株上、中、下3个部位(每个部位叶片数均为 6~7片叶)分别采收,取样后洗净擦干,置于烘箱中105 ℃杀青,然后在70 ℃下烘干备用。11周打顶,全株共留21片叶。
植株全氮测定采用过氧化氢-硫酸消化,半微量凯氏定氮法[10]。
1.4 数据处理
方差分析采用DPS7.05版软件,肥料利用率采用差减法计算。
2 结 果
2.1 自然肥力条件下烤烟总氮积累
在自然肥力条件下,烤烟总氮积累量(图 1)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于17周达到最高值,连作3年(ZR3)和连作5年(ZR5)的氮积累量分别达到88.93 kg/hm2和74.31 kg/hm2,表现为3年茬烤烟在自然肥力下氮积累量高于5年茬。由图1还可看出,3—7周氮积累量相似,第9周出现明显的差别,此时3年茬烤烟开始快速积累,而5年茬仍然处于缓慢积累期,表现为快速积累时期延后2周的现象。
图1 自然肥力下烤烟氮积累Fig.1 The tobacco nitrogen accumulation in natural fertility
2.2 常规施肥条件下烤烟总氮积累
在当地常规施肥条件下,烤烟氮积累与自然肥力条件下相似(图2),随生育期延后积累量逐渐增加,17周积累量最高时连作3年(CG3)和连作5年(CG5)积累量分别为 110.09 kg/hm2和 89.90 kg/hm2,表现为施肥后3年茬烤烟氮积累量高于5年茬。由图1和图2可知,烤烟连作可以明显的降低烟株内氮积累量,并且连作5年烤烟氮快速积累期要落后于连作3年烤烟2周,由此表明,连作5年后常规施肥已经严重限制烤烟氮积累。
2.3 自然肥力下烤烟不同器官中氮的分配
图2 常规施肥下烤烟氮积累Fig.2 The tobacco nitrogen accumulation in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整个生育期,烤烟各器官氮分配比例表现为叶>根>茎(表1),并且随着生育期延后,根茎内氮分配比例表现出逐渐升高变化,叶片内氮分配比例呈现出逐渐降低的变化,17周时连作3年烤烟根茎叶氮所占比例分别为16.38%,19.68%,63.93%,而连作5年烤烟分别为10.22%,17.97%,71.82%。整个生育期,连作3年处理根茎内氮分配比例始终高于连作5年处理,但是叶片内分配表现出相反的结果,表明连作5年后氮大部分集中在叶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根、茎和叶连作3年与连作5年氮素积累量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表明自然肥力下,连作5年烤烟明显降低了各器官氮的积累量。
2.4 常规施肥条件下烤烟不同器官中氮分配
在当地常规施肥条件下,烤烟氮分配规律与自然肥力下相同(表2),但是具体分配比例存在一定的差异。施肥后,根系氮分配比例增大,茎和叶片分配比例减小。同样在常规施肥条件下,连作降低根和茎部氮素分配比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2.5 烤烟连作对肥料中氮利用率的影响
利用差减法计算氮肥利用率,可以反映施用氮肥后作物氮素营养的实际利用程度。由表4可知,2个处理的氮肥利用率一直呈现出逐渐升高的变化规律,并且连作5年烤烟氮肥利用率生长期内始终低于连作3年烤烟。在3~7周利用率增长较为缓慢,自第9周开始,氮肥利用率有了较大提高,烤烟收获后,连作 3年和连作 5年氮肥利用率分别为40.30%和29.70%,此表明,连作年数增大明显降低烤烟氮肥的利用率,因此,在常规施肥条件下,烤烟连作年数不宜超过5年。
3 讨 论
生产实践中发现,黑钙土供氮能力比较强,连作2~3年烤烟生长发育良好,而且容易控制氮肥用量,避免烤烟贪青。生产中个别烟田连作达5年以上,在某些年份表现为烟株生长发育严重受到限制,烤烟移栽后发育迟缓,直到烤烟成熟仍达不正常烟株的长势,俗称“小老烟”。本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在自然肥力下还是常规施肥条件下,连作 5年烤烟氮积累量始终低于连作3年烤烟,并且连作5年烤烟氮素快速积累期比连作3年延后2周,重茬烤烟氮的积累规律表现出与干物质[11],钾[12],烟碱积累[13]相似的变化,表明烤烟重茬栽培会显著的改变烤烟生长的基本规律,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14]。在氮的分配比例上,重茬3年烤烟根茎氮分配比例均高于重茬5年,重茬3年氮肥利用率高出重茬5年烤烟10.6个百分点,氮肥利用率的变化与磷肥[14],钾肥利用率[12]变化相似,表明了重茬会影响烤烟对施入土壤中肥料的利用。分析认为,在当地常规施肥情况下,重茬栽培不利于烤烟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必须采用特殊的肥料处理方法才能降低烤烟的重茬障碍,在解决重茬障碍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15],但是特殊的肥料处理对烤烟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有待于继续研究。
表1 自然肥力下氮在不同器官的分配Table1 The nitrogen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organs in natural fertility
表2 常规施肥下氮在不同器官的分配Table2 The nitrogen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organs in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表3 连作烤烟氮肥利用率 %Table3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1]李春俭,张福锁,李文卿.我国烤烟生产中的氮素管理及其与烟叶品质的关系[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3(2):331-337.
[2]左天觉.烟草的生产、生理和生物化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1.
[3]曹志洪.优质烤烟生产的钾素与微肥[M].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
[4]谷海红,刘宏斌,王树会.应用15N示踪研究不同来源氮素在烤烟体内的累积和分配[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9):2693-2702.
[5]Mazzola M.Elucidation of the microbial complex having a caus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pple replant disease in Washington[J].Phytopathology, 1998, 88(9): 930-938.
[6]Braun P G.Effects of Cylindrocarpon and Pythium species on apple seedlings and potential role in apple re plant disease[J].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1995, 17(4): 336-341.
[7]赵其年.苹果重茬再植障碍影响程度调查[J].山西果树,2005(6):40.
[8]魏大钊.西北的瓜[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40-45.
[9]赵尊练,谭根堂,严小良,等.辣椒高效生产实用技术[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58-59.
[10]王瑞新.烟草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58.
[11]张吉立,刘振平,王宁,等.不同重茬烤烟干物质的积累规律及其产值[J].西北农业学报,2010,19(8):111-115.
[12]张吉立,关鑫,焦峰,等.不同重茬年数烤烟钾积累、分配和利用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9):257-260.
[13]张吉立,关鑫,王晓也,等.重茬烤烟的烟碱积累和分配规律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4):760-764.
[14]张吉立.重茬对烤烟养分吸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1:17-21.
[15]张吉立,刘振平,张金安,等.不同重茬肥配方对重茬烤烟生长前期农艺性状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2):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