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地勘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建设

2012-05-23福建省煤田地质局潘秋英

海峡科学 2012年4期
关键词:内审审计工作机构

福建省煤田地质局 潘秋英



浅析地勘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建设

福建省煤田地质局 潘秋英

由于地勘行业特征,其业务管理工作的专业性较强,外部审计受一些专业知识条件的制约,难免会出现一些审计监督盲区,使经营管理监控工作不到位。这时由熟悉地勘专业知识和财经知识的内部审计人员加强内部审计,显得格外必要。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有机结合,能起到补缺补漏的作用,进一步保障财政资金健康运行,提高国家财政资金运行效力,实现地勘单位跨越发展。

地勘 内部审计 机构建设

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部门、企事业单位内部专设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和本部门、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相对独立地对本部门、本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监督的行为。内部审计具有监督和服务两大职能,其监督职能,不仅指对国家政策、法规、制度的遵循情况进行审计,还包括对本单位内部制订的政策、规章、制度、计划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的监督、检查、反馈、跟踪等。内部审计的服务功能又可具体表现为管理与控制、制约与防护、监督与评价等功能。充分发挥内审职能作用,可以维护国家和部门财经纪律,保护国家财产安全,推动各项经济工作的健康发展。

1 地勘单位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性

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完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财政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审计”。从近几年的情况看,随着国家对矿产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探索,政府部门对地勘行业的各类专项资金投入不断增加,财政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目标的逐步推进,市场化运行规模不断扩大,各级财政及审计部门势必对地勘资金的发挥作用非常重视,而重视的表现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对地勘项目投入的资金进行审计。由于地勘行业特征,其业务管理工作专业性较强,外部审计受一些专业知识条件的制约,难免会出现一些审计监督盲区。地勘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可以结合行业性质及工作重点,抓住本行业的薄弱环节和焦点问题开展审计工作,还可以对重点项目、重点资金进行实时监督、跟踪审计,审计监督效果也会非常明显。因此,加强内部审计显得更加必要,是外部审计的必要补充,它和外部审计有机结合,能起到补缺补漏的作用。

2 地勘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现状分析

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得比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真正开展内部审计业务,地质勘探行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得更晚。地质勘探行业原来由中央来管理,会计核算实行《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1998年部分地勘单位下放到地方管理,地方一直没有明确应该执行哪种会计核算制度,而是一直延用《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内审工作的发展,开展的内部审计工作还不够全面。内部审计部门对地质勘查项目资金管理目前处于真空状态,监管工作完全靠例行的财务监督或外部审计,无法及时发现经济活动中的差错和失误。在设有专职或兼职内审机构的单位中,也存在着领导不够重视,职权不清,内审制度不健全,内审技术不强,内审业务单一,工作消极被动等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单位机构职能合并,权责不清、力量薄弱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工作的本质特征,是发挥其作用的重要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审计的独立性并未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证。由于受专业人员数量和结构限制,无法保证设置独立的内审机构,只是将内审职能并入单位的财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而人员并未增加,这些部门本身就有大量的本职工作需要做。内审职能的并入,造成职务重叠,更增加了工作量,人员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致使内部审计力量削弱或缺失,更有些单位的内审机构和制度形同虚设。由此造成正常的内审工作无法开展,即使开展也顾此失彼、程序不规范、力度不够、结论不明确。

2.2 单位领导缺乏重视,内审制度不够健全

有的单位领导认为每年有上级主管部门例行工作检查,有外部审计就足够了,没必要再搞内部审计;有的领导认为现在正是开创地质工作、飞跃式发展经济的难得机会,加强内部审计,办起事来束手缚脚,影响了工作冲劲和效率;还有的单位迫于形势,设立了内审机构,制订了内审制度,但因领导重视不够,忽略了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内部审计工作面窄,内审手段更是落后,致使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使内审制度应有的作用未能发挥出来。

2.3 内审人员水平不高,业务工作单一被动

地勘单位的内部审计主要是从实施财务会计审计开始的,通过单位“一把手”离任审计、经营效益审计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加强经营管理,建立约束机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上看,地勘单位内部审计仍然处在财务审计的较低层次。审计控制范围包括财务、经营管理、投融资、基本建设、资源管理、制度、绩效和工作流程等。在地勘单位现有的专兼职内审人员中,由于绝大部分内审人员是财务出身,身兼数职,相当多的人员忽视了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导致对内审制度规定、内部控制知识掌握有限,对新经济形势下出现的新风险防范意识较弱,不能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工作方式也单一落后。

3 地勘单位内审机构建设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领导对审计重要性的认识

独立性原则是内部审计区别于单位内部其他职能部门的重要标志。内部审计机构只有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并在最高管理层的直接领导下,才能独立、客观地开展工作,真正发挥其职能作用,这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各级内部审计机构要利用各种形式和机会,向单位领导宣传审计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审计工作已取得的成绩,使领导真正认识到加强内部审计是保证单位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强化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促进经济决策科学化、经营管理规范化的重要环节,从而更加重视、支持和理解审计工作,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保障内部审计工作有序开展。

3.2 完善内审机构,确保全员对内审独立性的认可

由于受人员数量、人员结构、业务能力限制,地勘单位可以采取建立审计业务垂直管理运行机制,即“委派制”模式,推行审计机构垂直管理,集中、优化审计资源,强化审计独立性,权威性。由地勘单位一级审计组织(局审计处)编制全局年度审计计划和统一报告审计结果,对各项目审计组人员实施审计项目督导,实施过程质量控制,引导审计工作围绕单位战略发展目标和管理重心展开,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实现有效管理。这样即可以解决合署办公问题,又可以履行内部审计职责。

3.3 提高整体素质,组建一支复合型的审计队伍

从目前地勘系统内部审计队伍的组成来看,专业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不高,难以适应工作任务需要。就我局审计队伍中,财会专业的人数占100%,审计专业和其他管理专业的人数一个也没有,这与审计工作的专业化要求不相适应。单位要结合内审工作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按照知识结构多元化、组建复合型审计队伍的要求,既要配备具有财务、会计和审计专业的人才,还要选择一些熟悉法律法规、经营管理、地勘技术、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充实到审计队伍中来。其次,加强对现有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及时支持、选送审计人员参加各类专业的学习培训,保证必要的业务培训学习时间,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更新知识。再次,要通过审计工作实践,实行导师带徒,边干边学,不断总结、交流工作经验。第四,可以鼓励审计人员积极参与各种审计研讨活动,在与同行的交流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学习经验,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

3.4 加强信息建设,推进审计软件技术应用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内容庞杂,信息量大,而地勘单位基本上具备有电子财务或实现业务数据信息电子化,应用审计软件技术,通过数据采集转换、审计分析、统计抽样、质量控制管理等功能实现计算机辅助审计,可以使审计人员从繁琐的传统手工查账业务中解放出来,将主要精力用于调查取证、揭示问题,便于充分发挥自己的职业判断能力,为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提供有力保证。

总之,在地勘单位经济总量不断增长,政府投入资金不断增加,项目绩效目标考核日趋完善的情况下,有必要专设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地勘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建设,完善内部审计控制制度,从而促进和帮助高层管理人员有效履行其受托管理责任,加强管理,提高资金运营效益,以促进资产保值增值。

猜你喜欢

内审审计工作机构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