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汗水化“金叶”
2012-05-21王展澳
_文 娟 蒙 慧 闫 静 _王展澳
“别看今年天旱,烟叶照样大丰收!都是电力服务好啊,电都通到机井边,烟田都浇了3遍了!”
“电工随叫随到,半夜三更也是一个电话就来了!”
“电上俺都满意得很,可以说是四两作料面——够味!”
8月27日,笔者来到素有“内乡烟叶第一村”美誉的内乡县赵店乡黄营村。在该村的张家湾烘烤中心,只见一车车油绿肥厚的青烟不断被运进来,竿竿金黄的烟叶不断被运出去。忙碌的烟农脸上挂着笑,一瞧就是丰收的好年景。说到电力服务,烟农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
在他们的记忆中,今年的大旱是近10年来的头一遭。自开春以来,一连6个月地里没下过一场透墒雨,烟苗蔫蔫地打成卷儿。想浇灌,可机井离电线太远,还得架专线才行。大伙急坏了,村委主任姚书印急得嘴上都出了泡。不过,他很快就“稳”住了。因为——
村里来了电力服务队
天干地旱,急的不光是烟农,还有赵店供电所所长姬广平。要知道,黄营村是内乡最大的优质烟叶生产村,2800余人的村子,光烟田就有近3000亩,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烟。对他们来说,烟苗就是命根子,是养家糊口的钱袋子。
在得知随后几个月还将持续干旱时,姬广平火速组织了6支助农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架设灌溉线路,为每口机井都通上了电。
姚书印还记得,队员王宝书在为黄营村架完灌溉线路后,突然腰疼得厉害,在一根木头上躺了下来,说是直直腰就好了。电工李彦平告诉他,王宝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医生叮嘱不宜太过劳累。可这段时间他天天忙着接线架线,累得老毛病又犯了!此刻,泉水正欢快地在烟田里流淌,忙碌的人们并没有注意到躺在树干上的王宝书。
一口口机井在欢唱,一畦畦烟苗得到滋润。虽说时逢大旱,可烟苗却油绿生翠,招人喜欢。
转眼就是7月,烟叶要入炕房了。青叶一旦变成上等的烟叶,就成了烟农的金叶子。
可是,烟叶进了炕房,朱营烘烤中心的烟农却笑不起来。因为烘烤中心的电压太低,风扇转不起来。这可不行啊!炕房里的湿气排不出去,就会造成闷炉。一炉本来价值1.3万元的好烟轻则变成不值钱的低等烟,重则成了一文不值的废烟。正在这时,电工李彦平的一句话,让——
烟农们吃了定心丸
“好消息!好消息!姬所长已经给咱们申请了一台专用变压器,马上就要来安装了!”7月9日,当李彦平发布这条“新闻”后,烟农们一片欢呼!
当天晚上8点,一台100千伏安的变压器就进了村。在探照灯和车灯的映照下,姬广平带着7名员工,连夜安装变压器。
天气酷热,蚊子飞舞。队员们一个个汗流浃背,还不时被蚊虫“亲吻”。队员袁宝华对当天的事儿记忆犹新——变压器安装结束后,他发现脸上身上被咬了好多疙瘩,一数,竟然有22个,痒得厉害,一下子用掉一整盒清凉油……
电通了!电压稳了!烟农笑了!
服务队走了,可服务并没有结束。姬广平说:“炕烟是大事儿,忙活一年,全指望这俩月了,以后电上不管有啥事儿,随时给我打电话!”
从种烟到炕烟,电力服务队总是不请自到,三天两头到村里了解供电情况,处理用电隐患,提供保姆式服务。
优质的电力供应,使黄营村上好的青烟变成了市场上抢手的“黄金叶”。据姚书印介绍,村里的烟田,收入好的在每亩6000元以上。现在,几乎天天都有人到村里来取经。村里家家都是富裕户,楼房一幢比一幢漂亮,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村民们的生活,美着呢!
图:供电职工在开展用电服务时顺便帮助烟农烘烤烟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