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生态旅游地产伊春论坛隆重举行
2012-05-19冯京津
○ 本刊记者 冯京津
2012年8月1日,“2012中国生态旅游地产伊春论坛”在林都伊春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黑龙江省房地产业协会主办,伊春市人民政府承办。论坛以“发展生态旅游地产,打造国际旅游名城”为主题 ,重点围绕中国旅游地产发展趋势分析、三线城市旅游地产发展的思考、国际旅游地产的开发理念、旅游地产产品设计与营销模式创新、旅游地产品牌战略、城市综合体开发和建设等六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和广泛交流。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房地产业研究会会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建设部党组原副书记、副部长刘志峰,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苗乐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中国房地产业副会长朱中一,国际休闲产业协会主席、中国旅游协会名誉副会长、中纪委驻国家旅游局原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王军,黑龙江省住建厅常务副厅长、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张永刚,伊春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爱文等出席开幕式。
刘志峰:科学规划 有序发展 促进生态旅游地产健康发展
刘志峰说,伊春是中国优秀的旅游城市,有着丰富旅游资源,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主要的生态旅游城市,已成为中国养生、避暑度假的胜地。今对于本次大家齐聚伊春,规划中国生态旅游地产的发展,为伊春旅游地产的发展出谋划策表示祝贺,同时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要科学规划,有序发展。旅游地产发展不能一哄而上,盲目发展,要制定科学的规划。上什么项目,如何布局,要精心论证,按规划要求严格实施,既要保证项目的投资效益,防止资源浪费,又要提倡健康有序、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的开发模式。其次,要加强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伊春市独特的原始森林生态资源,在开发建设中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使地产开发与旅游资源相适应,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坚决反对牺牲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第三,要完善配套,确保品质。无论是休闲度假还是投资,消费者对旅游地产的品质要求相对较高,因此,旅游地产要走精品开发之路,不仅要有完善的配套,更要在产品的内涵上下功夫,在服务水平上上档次,努力提高产品价值,增强产品的吸引力。普通住宅开发的思维观念不能复制到旅游地产开发上,要在开发模式、资源利用、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等方面探索创新,提升软实力。
王爱文:伊春的旅游业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态势
王爱文表示,伊春市作为久负盛名的“中国林都”、“红松故乡”,有三个“之最”,一直令世人印象深刻。一是开发最早,二是森林面积最大,三是最好,伊春是中国最好的生态城市之一,森林覆被率高达86.5%,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平均高达2.7万个,被誉为“中国第一绿城”、“天然大氧吧”和“远离海洋的绿海”。可谓是一块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净土”。近年来,伊春的旅游业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态势,已成为全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和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当前伊春的旅游业,正在由观景游向康体养生游、休闲度假游升级;由夏季游向春秋游、冬季游拓展;由传统的森林观光、漂流滑雪项目向会议会展、体育赛事、狩猎探险、科普修学项目延伸;由单一的白天观光游向开发夜间旅游市场、丰富夜生活、发展夜经济突破。旅游模式正在由过去的组团游向参与式旅游、自驾游、房车游扩展。旅游城市业态,正在向“旅游小镇”建设模式和高端旅游度假地产带动转变。
近年来,伊春生态产业发展上在三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是以生态拉动旅游。已经举办了12届森林生态旅游节,成为中国最响亮的生态旅游节之一。伊春旅游接待人数去年达到480万人次,今年有望突破500万人次。二是把生态资源与食品生产进行链接。加快建设中国森林食品基地,伊春的黑木耳等食用菌和蓝莓等已经走向国际市场。三是通过生态推动伊春地产业发展。加快以酒店、度假村为载体的旅游度假酒店建设,一大批旅客正在成为伊春的房客、房东。现在伊春的旅游产业是观光游览、休闲体育、会议会展和养生养老四轮驱动,而动力系统就是旅游地产的发展。伊春不可复制的生态环境是中国稀缺的旅游资源,这是我们打造差异旅游文化的根基。这里广阔的地域、低人口密度、最好的私密度,以及小兴安岭大森林丰富的健康资源、户外运动资源是我们打造休闲旅游文化的重要基础。林区人率直朴实的个性以及东北文化幽默开朗的基因,是我们打造开放、包容的旅游文化的重要条件。基于这种底蕴、这种理念,我们确定伊春今后的主体定位就是,以发展休闲旅游文化为牵动,致力打造一个山水为魂、旅游为绳、欧典为型、宜居为本的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国际生态旅游城市。我们要加快生态与旅游地产的深度融合,加快生态与旅游市场的深度对接,加快旅游要素的全方位的植入,加快旅游城市的全面转轨,推进旅游新干线的迅速兴起和发展,是加快伊春旅游业转型和城市升级的重要支点,相信通过这个支点,能够产生巨大的撬动效应。这个信心,源于我们对旅游地产这一作为两个黄金产业交叉型产业本身的理解认识,源于我们对伊春稀有生态、广袤地域、独特区位、旅游文化、人文环境的深刻把握,源于我们对人们未来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的分析预测,源于我们对旅游地产业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级城市延伸转移的必然趋势判断。我们真诚地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更好地展现伊春在转型发展中走向外部世界的决心与渴望,让更多的有识之士认识伊春、关注伊春、结缘伊春、投资伊春,共创美好未来。
唐凯:城镇化快速推进 发展存在质量问题
唐凯说,我国正处在城镇化与工业化快速推进时期。全国已批准十几个城镇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约一个百分点,全国每年约有20亿平方米左右的新建建筑。以占全国9%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近40%的人口,实现了全国65%的国内生产总值。其中,以上海、京津、穗港深等为中心的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三大城镇群,以不足3%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国14%的人口,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42%。但是,我国的土地、水等资源短缺现象十分严重,能源条件不容乐观,环境问题严峻。当前我国环境污染已从陆地蔓延到近海水域,从地表水延伸到地下水,从一般污染物扩展到有毒有害污染物。近年来我国水环境虽然局部有所好转,但是总体上污染加重的趋势仍然没有改变。
唐凯同时指出了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首先,居民出行不便捷。一是大城市交通拥堵严重,且呈蔓延之势。二是城镇群综合网络交通建设缓慢,枢纽布局不合理,各交通方式之间衔接不畅,交通运行效率低。三是区域轨道交通发展尚在初级阶段,城市之间、产业区与港口、机场间的联系主要依靠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建设规划与城镇群发展布局协调不够,所建线路流量差异很大,早期建设的线路因沿线城镇的发展,近乎成为城市内部快速路;大城市地铁线路不成网络,与公共交通、区域交通等缺乏有效的衔接,制约交通组织效率的提高。
其次,社会服务设施建设难以满足需求。城市内与城市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级医院、文化馆、图书馆、体育设施、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布局不合理,缺少日常维护和管理经费。城市外围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服务配套建设跟不上,设施匮乏。
第三,城市安全存在隐患。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城市缺水,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水源单一,供水系统脆弱。城市供水系统普遍老化,二次污染和渗漏问题普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60亿吨,并以平均每年4.8%的速度持续增长,城市周边存在大量“垃圾山”。大气污染加剧,一多半城市的居民一年中有很多天生活在三类以下大气环境条件下。城市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因气候原因或人为事故造成城市功能瘫痪的事件时有发生。
第四,居住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城市低收入阶层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条件普遍很差。城市棚户区、国有林场、农场等工矿区的改造任务艰巨,配套设施严重不足,设施老化问题普遍存在。城镇群地区城乡利益矛盾集中,城市扩张,失地农民难以很快融入城市社会,城乡结合部是农村富裕劳动人口主要的聚居地,他们的居住、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还存在较多困难。
第五,城市建设追求奢华。一些城市热衷于建设高标准、高耗能、大体量、造价昂贵的“标志性工程”,这些项目维护费高,运营成本高,利用率低,与城市整体风貌也不甚协调。有不少城市喜欢造人工景观水面,甚至在西北缺水地区也大搞人工湖;山地城市不顾地形地貌限制搞大面积棋盘式城市布局,而与城乡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益性服务和民生工程投入却不足。
唐凯指出,城市建设要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探索和谐的生态低碳的城市发展模式。同时在行动上,要注重节约用地、绿色出行、发展循环经济和新能源,加快绿色建筑的发展。城乡规划不仅要注重空间设计问题,更要突出其公共政策的属性,达到“三和”境界,即人与环境的和谐、人与经济发展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遵循五大原则“社会、生态、经济、技术、艺术”,协调人居需求和有限空间资源之间的矛盾,实现美好人居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
此次活动中,伊春市人民政府还作了伊春市旅游资源及投资环境介绍,推介了伊春市旅游产品及旅游地产项目并同企业家、专家学者进行了投资交流和项目洽谈。外来企业家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了发言和询问,伊春方面包括县(市)、区(局)开发企业及市直有关部门针对企业家就招商项目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解答和询问。
本次活动旨在传播生态旅游地产发展的前沿理念,研究把握生态旅游地产的发展模式,推动旅游地产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