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枝一叶总关情

2012-05-16梅任重熊远福

祖国 2012年9期
关键词:高速公路村民群众

梅任重 熊远福

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推动建立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活动经常、机制健全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贴近人们生产生活需求,开展扶老助残、帮困解难、应急救助、便民利民的社会志愿服务……

——摘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

四月的平江,春光明媚,万紫千红。幕阜山巍峨挺拔,彰显着红色革命老区不灭的火种;汨罗江波涛汹涌,起伏着通平高速人视驻地为故乡的缱绻诗行。

通平高速公路是湖南省规划的“七纵九横”高速公路网中的第一纵平江至汝城高速公路的第一段,主线长73.027公里,连接线长8.27公里,概算总投资53.78亿元,全部在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平江县境内,是一条施工条件有相当难度的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它的建成,是湘东地区南下粤港澳沿海发达地区、北上武汉北京的快捷通道,是泛珠三角经济区和中部崛起的重要南北省际通道。

2010年2月,湖南省通平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下达开工令,计划2012年12月竣工通车。进入2012年二季度,全线路基工程基本完成,已全面进入路面、房建等后续工程施工。

开工建设两年多来,通平公司坚持“精心精细精致,创新创意创优”建设理念,每年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获得了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劳动竞赛优质工程奖、湖南省重点建设项目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通平公司在抓好工程建设管理的同时,十分重视路地关系的协调融合,想方设法搞好路地和谐共建,以人为本,关心沿线群众的合理诉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据不完全统计,开工建设两年多来,全体参建单位共为沿线村民修建村道便桥、挖塘打井、捐款捐物、支教助学、抢险救灾等办实事做好事200余件,折合人民币1200多万元。赢得了平江老区人民的一片赞誉,促进了老区人民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自觉性。

修路搭桥,便民出行保畅通

2009年5月2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在平江县召开了通平高速公路开工动员大会。随即,设在长沙的通平高速公路项目筹备组组长、现任通平公司经理罗卫华便派出工作人员到平江县城租赁办公和生活场地。考虑到今后办公的人多车多,他指示工作人员说:“工程建设单位辛苦,大家远离省会家庭,环境可以好一点,但尽量不要在城中心,避免扰民和高额租金。”

工作人员最后选择了坐落在平江县城郊的三阳乡平源村5组的一所等待出租的民办信息中专学校。

虽然是所中专学校,但前后是村民住房,左右是田垄。平时师生进出学校,连同平源村5组的全体村民往返直线不到2公里的县城新城区全部从学校大门右侧一条长约250米、宽2.5米的泥巴路经过,且途中紧挨一栋民居,比从校大门直接穿过田垄到106国道远出1华里。长期以来,村民和师生进出极不方便。考虑到通平公司进驻学校办公后,将有100多名工作人员和二三十台工作用车,加之施工单位、兄弟单位、上级单位来联系、交流、检查工作,来往的人员和车辆会更多,没有一条宽敞通畅的道路是不安全的。于是,罗卫华提出,从学校大门直接修筑一条通向106国道的公路。

当时,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说:“从学校大门直接到106国道有200米,且都是低洼田,要填筑较高的路基;且经过一条10多米宽的小溪需要架桥,工程量大,关键是3年项目建成通车后,公司将搬入新修的办公地址,这条路对公司来说也就没有利用价值。”

罗卫华却不这么想,他说:“项目建设通车后公司搬走,这条路对公司来说虽然没有利用价值,但对这里的村民却有着永远的价值,我们修这条路不仅方便了自己几年的办公,获得安全保障,更能为群众解决一个长期困扰他们出行难的问题,为群众办了一件惠及子孙后代的大实事。”

于是,在通平高速公路项目征用土地上,第一宗征地并非工程建設用地,而是为当地群众解决梦寐以求的出行难问题修村道征地。而且,为了群众的长远利益,罗卫华指示按高标准修筑一条永久性的路地“连心路”。

路桥工程师余靖辉负责组织当地湘平路桥公司对这条“连心路”的施工。在大家的精心施工下,几米高的路基填筑起来了,两边的挡墙砌起来了,边坡的绿化花草种起来了,水泥路面硬化起来了,两侧的路灯亮起来了。经过6、7两个月的连续奋战,全长200米、宽9米,其中包括一座20米长的桥梁梦幻般地呈现在平源村的老百姓面前,它像一根纽带将学校和村里与106国道和县城紧密地连接起来。据余靖辉介绍,这条路共有1.5万立方米土石方工程量,用去钢材16.4吨,总开支142万元,其中包括桥梁45万元。完工那天,当地老百姓自发地买来烟花爆竹,放了个满天喜庆,以此感谢通平公司的这一便民之举。

道路通车后,很快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惠,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村民很快购了车。更为可喜的是,学校门前的两栋民房被城里的两个老板看中,他们分别以每年1.2万元的租金租下来,开了两家土菜馆,由于位置在离县城很近的郊区,能够停放众多车辆,加之老板会经营,吸引了进出城的很多顾客来此用餐,一家赖姓房主又立即打个简易棚开了个小卖部,生意也好得不得了,便经常对通平公司的人感激说:“你们修了这条路至少每年可为我家带来包括租房在内的3万元额外收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平公司为民修路感染了所有通平高速公路中标的施工、监理单位。渐渐地,在全线70多公里的沿线村庄,一条条凝聚着通平高速人大爱之心的便民路便民桥雨后春笋般地展现:

山东省路通工程集团公司通平高速公路第7合同段,开支90.27万元,为梅仙镇高义村修筑一条640米长、4米宽的水泥村道,其中打通了一座山,路基底层宽度达16米,使全村1680人告别了爬山越岭、雨雪天气坡陡路滑的危险。另外开支112.75万元,为梅仙镇毛岭村和青桥村共6个组修建村道便桥。

山东省枣庄市道桥工程公司通平高速公路第1合同段开支40余万元,为沿线的几个村修建村道便桥。

湖南永州市公路桥梁建设公司通平高速公路第6合同段开支51.16万元,为梅仙镇姜源村硬化村道1400米。

中铁二十局四公司通平高速公路第3合同段开支34万元,为沿线几个村修筑简易公路6.78公里。

湖南常德路桥建设公司通平高速公路第4合同段开支20.13万元,为梅仙镇下白村维修道路便桥。

山东省滨州工程总公司通平高速公路第8合同段开支50万元,为三阳乡仙江村修筑村道。

湖南省建工集团通平高速公路第10合同段开支24万元,为三阳乡上坪村维修村道。

长沙市公路桥梁建设公司通平高速公路第11合同段开支48万元,为沿线村民疏通村道2千余米。

湖南省岳阳市通衢兴路公司通平高速公路第12合同段出资18万元,为安定镇圳坎村修建桥梁。

……

挖塘打井,抗旱保饮解民忧

通平高速公路沿线有长达38公里的风化花岗岩地段,占主线长度的一半以上。风化花岗岩具有结构散松、水稳性差、粘结力小的特点,因此居住在这些地段的群众蓄水灌溉用的山塘渠道容易吸水渗水,尤其是遇到干旱,塘里蓄存的水很快会吸干,这样往往造成农作物得不到有效灌溉减产甚至失收。同样的原因,村民家地势稍高一点的水井容易干涸造成饮水困难。通平高速公路施工单位进场后,十分体恤村民的难处,开展了大规模的为民挖塘打井解决灌溉抗旱和饮水的爱民行动。

黑龙江华龙建设公司通平高速公路第2合同段出动大批机械折合开支10余万元,为沿线4个村20余口山塘清理淤泥、加深基础、扩增库容。开支1.61万元为冬塔乡马鞍村和万家村村民开挖水井。出动大批人员、设备为沿线4个村清理渠道水沟、水库堤坝和渠道砌墙加固。

第3合同段开支30余万元,为沿线村民开挖山塘22口、水井9口。

第4合同段开支11.5万元,为下白村、柘庄村、天鹅村开挖山塘3口,为下白村开挖水井1口。

核工业长沙中南建设工程集团公司通平高速公路第5合同段开支2.5万元,为万谷村开挖水井。

第7合同段开支5.56万元,为沿线5个村民小组新开挖水井5口;开支3.13万元,为沿线村民维修鱼塘9口。

陕西省通达公路建设集团公司通平高速公路第9合同段开支20余万元,为沿线村民挖塘打井维修鱼塘16口。

第11合同段开支25万元,为沿线村民开挖山塘7口;开支48万元,为沿线村民接水接线2000余米。

通平公司开支29.5万元,为驻地平源村5组村民安装接通了自来水。

第8合同段开支31.5万元,为沿线群众开挖和加深水井47口,解决了部分住在山坡上的村民干旱季节饮水困难,同时为一些从事家庭作坊加工的村民彻底解决了水源,帮助村民生产致富。

住在三阳乡湘江村口上组山坡上的黄妹华家,一直从事豆腐加工,家里原来的一口水井虽然有12米深,但由于地势高每年到了秋冬枯水季节便水源减少甚至干涸,要到山脚下1里地的河里去挑水,时间长达2个月。由于加工豆腐用水量大,一旦到了水井缺水时,不得不停止加工,减少了收入,而且中断了喂养的十几头猪的豆腐渣饲料,不得不买饲料喂猪。2010年11月,第8合同段了解到这户沿线村民的困难后,通过技术勘探,发现黄家水井底部离丰水底层尚有一段距离,故而出现每年枯水季节缺水现象。便派出人员、设备帮助黄家将水井掘进加深了4米,发掘出足够的水源。施工单位还为黄家砌了一个蓄水池,方便随时抽水贮存,避免碰到停电抽水困难。

现在黄妹华家豆腐加工再也不会因枯水季节水井缺水而停产,天天有收入;每年喂养的十几头猪再也不会中断上等的豆腐渣饲料,生猪长得又肥又大,卖出的价格令她笑得合不拢嘴。

而今,第8合同段包括通平高速所有路基施工单位马上就要撤场了,他们曾为当地老百姓所做的好事实事将永远铭记在群众的心里。

“等孩子长大了,我会告诉他们,曾经有一批通平高速公路的修路人为我们家加深了水井修建了水池,解决了枯水季节水源不足、要到一里地的山脚下的河里挑水饮用的困难。”黄妹华深情地对采访的笔者说。

帮困解难,支教助学济贫困

2010年9月17日,秋高气爽,阳光灿烂。这天上午,通平高速公路总监办总监唐承铁,通平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龙兴,副经理石华堂、张旻,在平江县委副书记、县通平高速公路建设协调指挥部政委曾永发,县教育局局长吴定辉等人陪同下,来到偏远的安定镇萧家学校,将代表通平公司职工一片爱心的12877元的书包文具送到了全校85名小学生手里,同时给学校捐款5000元用以改善学生食堂建设。

从此以后,通平公司团委将这所大部分由农村留守儿童构成的山区小学作为爱心助教的定点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几次青年志愿者进校开展义务助教和捐赠图书文具活动。

在通平公司党委、工会、团委的倡导和带领下,通平高速公路全线开展了一系列的爱心支教助学活动,他们采取不同的方式为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了一片蓝天,送去了一片温暖。

在梅仙镇招贤小学,女校长戴好平掩饰不住感激的泪花向笔者道出了对通平高速公路第6合同段无私援助的感恩之情:“招贤小学修建于1992年,目前有1至6年级和学前班学生217名。由于资金困难,建校近20年,学校内区区300平米的土质操坪一直没有硬化,一到下雨,师生们不出校门就会在浑浊的泥水操坪里往返。因上面每年下拨的经费有限,学生的课桌椅基本上陈旧破损,尤其是2至4年级的桌椅为建校最早置办的一批,已经到了破烂不堪亟需更换的程度。通平高速第6合同段项目部选址招贤村后,我们试着向项目部提出请求支援,没想到项目部领导非常重视,立即派人来校考察,仅几天功夫为学校2至4年级更换了115套新桌椅,还把学校的土操坪全部进行了水泥硬化,总工花了五六万元。项目部负责协调工作的领导贺贤俊还个人捐款1万元,要我们改善教学设备。”

其实,第6合同段不仅为招贤村小学开展了无私的爱心支教助学活动,而且还出动挖机、车辆为沿线的姜源小学扩建操场,为毛泥岭村一患病学生捐款1900元治病。

这种爱心行动就像上足发条的链条,在通平高速公路全线转动,并延伸到其他方面:第3合同段为南江镇小学捐赠物资7000元。第4合同段为下白小学捐款5000元。第5合同段开支5000元为柘庄村修建垃圾场,出动设备人员为哲寮村清理垃圾场和黄柏山风景区接待广场,同时春节开展了对沿线贫困村民的走访慰问。第7合同段为石岭村被山洪冲毁房屋的村民王一民捐款5000元帮助重建家园;为玳璋村患病村民张广厚捐款2000元帮助治疗。第8合同段為城关镇白源村和梅仙镇团山村贫困户捐献建房扶助款5.3万元。第9合同段为三阳乡上坪小学捐款1万元。第11合同段为安定镇希望工程捐款5000元;与安定镇江东村、石浆村、驻地社区开展文明共建,为路灯亮化工程、修建垃圾场等捐款3.5万元。第12合同段为安定镇圳坎小学食堂改造资助2000元,为圳坎村患病村民凌海棠捐款5000元;为凤形咀和鲁源危桥加固,开支3.58万元。

总之,通平高速公路全线12个路基施工单位和3个监理单位都不同程度地为沿线群众开展了献爱心办实事捐款捐物活动。

抢险救灾,危难时刻显身手

2011年6月10日至19日,平江县遭遇了连续4场、号称三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的袭击,气势汹汹的洪水冲垮了道路、桥梁、房屋、农田,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也给正在建设中的通平高速公路带来了3千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然而,当洪魔肆虐时,通平高速人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自身被冲毁的路基、边坡、工棚、场地,而是视为故乡的沿线群众。在通平公司的坚强指挥下,全线施工、监理单位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投入了为民抢险救灾的紧急战斗。

第1合同段遭受的水毁工程最严重,直接经济损失将近900万元。灾害发生后,项目部立即派出人员组织受灾群众转移,接着派出所有挖掘机、铲车、装载机、挖土机、运输车辆等大型施工设备,成立了150人的抢险救灾队伍,为沿线群众抢险救灾。他们对群众出行的通道接沟接线工程进行疏通,对所有水系进行清淤疏通,为30户重点村民家里清除积水淤泥,保证了沿线群众的生命安全,保证了沿线群众的房屋安全。

第2合同段也是遭受水毁工程损失600多万元的严重地段。灾害发生后,项目部领导曹卫军亲自率领一支126人的抢险队伍,调动15台大型设备,投入到为沿线群众的农田、山塘、房屋的抢险救灾中。

在这次为沿线群众的抗洪抢险救灾战斗中,全线12个路基施工单位都出动了人员100~500人次、设备50~200余台次不等的力量,使群众的损失降到了最低。同时,尽快地开展了生产自救,恢复施工。

其实,高速公路的野外施工,因受天气的制约,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自然灾害的威胁。而往往在灾害来临的时候,也是对参建单位“以民为本”应急处置能力的重大考验。

在通平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经受的自然灾害考验还真不少。2011年初,平江遭遇了罕见的大冰雪,通平公司组织了抢险队和设备物资,为平江境内的临长高速公路和106国道开展抢险除冰。因通平高速公路设计沿106国道线形布设,全体施工单位均出动人员设备为沿线附近的106国道铲雪除冰,方便了当地群众和车辆出行。

面对突发事件,只要需要抢险,通平高速公路的参建单位便义不容辞,雷厉风行。

2010年5月23日至2011年5月13日,因暴雨造成106国道梅仙镇姜源村至招贤村地段前后4次严重塌方,通平公司接到平江县抢险的求援后,立即指派驻地的第6合同段帮助抢险,项目部4次共派出人员69人次、挖机7台次、装载机5台次、推土机8台次、20T自卸车17台次,折合开支152840元。

2010年5月,梅仙镇玳璋村大路组发生火灾,第7合同段出动38人和12台设备帮助扑救,直接开支14876元。

2011年4月28日上午10时,安定镇高坪村青山组发生森林火灾,在附近施工的第12合同段预制梁场的20余名人员,立即扛起工地灭火器和铁锨等工具赶去扑火。经过与消防武警和村民3个小时的共同战斗,山火扑灭了,挽救了山林边20余户村民的财产安全。

2011年5月16日下午5时,通平公司门前的一户土菜馆因电线短路引起左侧的杂屋间起火,而老板正在前厅和楼上包间招待用餐的客人,没有发现。在这危急关头,通平公司的两名司机散步经过此地发现了,便立即跑回三四十米的公司门卫值班室取来灭火器,进行扑救,及时地为土菜馆老板和房主挽回了一场更大的火灾损失。

……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俗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题咏的一首《墨竹图题诗》中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歌表面说的是衙门卧室外竹子的一枝一叶,都牵动着诗人之辈小小州县官吏的感情,而实际的含义则是说诗人之辈虽然只是小小的州县官吏,但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他们的感情,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心。

通平高速公路建设两年多来,参建单位虽然谈不上什么“州县官吏”,但他们优质、安全、高效修建国家重点工程,视驻地为故乡,想方设法为沿线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的奉献精神,应该是诗人以诗言志的真实体现,更是现代雷锋精神的忠实传承。

为此,笔者怀着崇敬之心,谨以此文献给通平高速公路全体参建单位。

猜你喜欢

高速公路村民群众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多让群众咧嘴笑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高速公路与PPP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GPS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