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苑丛谈——谈境界

2012-05-16王永炎王燕平于智敏

天津中医药 2012年3期
关键词:良医事理医者

王永炎,王燕平,于智敏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医苑丛谈
——谈境界

王永炎1,王燕平1,于智敏2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中医学人,既要具备医学、心理学知识,还应当通晓事理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以提升自己的境界。读书临证过程中,既要精研医理,还要览观杂学,如此方能在高原上打造高峰。

中医;境界;培养

1 开示悟入,事理昭然

人们喜欢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来形容知识渊博的人。知天、知地、知人,就是强调要把握天地间万事万物的道理,精通人情世故的事理。许多人喜欢研究某一具体学科的原理,轻视为人处事的道理,如此也会限制自身的发展。

事指宇宙间千差万别之现象。理指道理,即一切事物之存在、变化所准据之法则。事理,就是指事物存在、发展的内在规律,是事物何以成为“那样”的道理,它是通过人的观察、思考、描述,从客观存在中提炼出来的,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意会性和生动性,也具备“高概念”的模式特征。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强调天人合一,通古融今,而后创立新说。如果只研究某一学科的原理而不把握事理会为物所累。《庄子·山木第二十》曰:“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1]强调要善于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以达到“通于一而万事毕”[1](《庄子·天地第十二》),一事通,百事通,一理融,百理融的高深境界。“一”是万事万物的起点、原点、根本点、创始点,是表明万事万物所以然。中医学属于复杂科学体系范畴,具有科学、人文的双重属性。其独创的理论体系、思维方法、诊疗技术,实际上兼具医理学、事理学的双重特征。

观之于物,大凡看似简单,其实就是愈复杂,中医学尤其如此。从理论体系来看,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养生康复一以贯通,理法方药,浑然一体,丝丝入扣,看似简单,稍具常识的人也能道其一二。但要达到“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的境界,只明医理,不明事理,显然是不够的。

《素问·疏五过论》云:“圣人之治未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2]道尽医道之复杂。“从容人事”就是医理和事理的结合。

诚然,医理固然重要,以是《本草新编》有“人不穷理不可以学医;医不穷理不可以用药”之论[3];李中梓尝读《素问·方盛衰论》而殿之曰:“不失人情。”[2]并作《不失人情论》以记之,既慨叹黄帝大道之深,又深感中医事理之难明。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病随国运论》曰:“不知天地人者,不可以为医。”[4]均乃实事理学之典范。

笔者曾深入研究思考过关于中医实证论、分析论、系统论、还原论等问题,深感要研究、发展、弘扬中医,应做到医理与事理的双重结合;中医的知识体系囊括了现代概率论的“大数律法则”。中国历来重视对“大数”的把握,对事理规律的探寻。《礼记·月令》云:“凡举大事,勿逆大数。必顺其实,慎因其类。”[5]戴复古《送湘漕赵蹈中寺丞移宪江东诗》曰:“盛衰关大数。”[6]无不申明要把握大数,忽视细枝末节。如果“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必然“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6](《史记·淮阴侯列传》)。

中医学研究经过多年探索,在“医理”层面上取得了许多成绩,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对“事理”的研究尚嫌不足。医理在于真传,事理在于心悟,智慧在于开启,大道在于明示。学习、领会、掌握、应用中医事理学的基本方法,一言以蔽之,就是“开示悟入”。

“开示悟入”为佛学术语。《中华佛教百科全书》曰:“天台宗以‘开示悟入’四字,来表示行者达到佛知见的深浅程度。”[7]这对中医的学习领悟过程仍具借鉴意义。

开,就是发掘,使其内涵彰显。《周易·系辞》“开物成务。”[8]宋·陈亮《祭俞德载知县文》曰:“涉猎不休,经史百氏,开物成务,以发厥志。”[9]就是开通、了解事物,通晓事物道理之意。学习中医,首先要开阔思路,开拓视野。

示,《华严经音义》云:“示,现也。”[10]《苍颉篇》曰:“示,现也。”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使人知道。中医生命力在于让患者看到临床疗效,这应该是展示的有效途径,所谓理论与实践的紧密链接。

悟,《说文解字》曰:“悟,觉也。”[11]《佛光大辞典》曰:“悟,证悟之意;事(现象)、理(本体)融通而有所悟。”[12]《医学心悟》则曰:“心悟者,上达之机;言传者,下学之要。”[13]详之矣。

入,《说文解字》云:“入,内也。”[11]《佛光大辞典》云:“入,证入之意;谓事理既已融通,则可自在无碍,证入智慧海。”[12]学习中医学,最终目的要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所谓“医道通仙道”。

还应指出,精通医理,洞晓事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临床实践,不能以此作为争名逐利、趋炎附势的工具。《三国志·董昭传》云:“窃见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14]当为学人之“警世钟”!学人当潜心为学,精进悟道,立“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士”之志,戒虚名,除浮躁,志存高远,岐黄之学方有续,薪火永炎得承传,医者之术可比卢医扁鹊,患者寿可享彭祖之年。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时代,生活在特定的条件下环境内,人的生理、心理活动以及病理变化也必然受到所处时代的影响而打上鲜明的烙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切医疗行为都应该重视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物我关系对人的影响,在诊疗时必须要考虑医理而诊治有据,贯通事理又不失人情,研究人的生物属性又关注社会属性,如此才能做到医身、医心而又不失人情。

2 医者易也,灵活权变

孙思邈提出过这样一个命题:“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16]那么,“医”、“易”和“良医”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2.1 善于医者曰良医 《古今医统大全》把医生分为明医、良医、国医、庸医、巫医五类。认为:“精于医者曰明医,善于医者曰良医,寿君保相曰国医,粗工昧理曰庸医,击鼓舞趋,祈禳疾病曰巫医。”[17]

所谓良医,是指医术高超,技艺精湛,临床上能随机应变,坐镇从容,临危不乱,诊断、辨证、立法、处方、遣药丝丝入扣,一以贯之,能治疗各种疑难大病,并取得如汤沃雪,桴鼓相应之效者。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等,世人均称之为“良医”。

清代名医费伯雄,因治愈道光皇帝的失音症,道光皇帝亲自撰写对联:“人称其才我称其德,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称赞他的道德人品和高超的医术。

2.2 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 《辞海》在“易”的词条下有多种解释,但和“医者,易也”似乎不大相关。

实际上,“易”是象形字,本义为爬行动物蜥蜴。其身体颜色随阳光强度的不同而改变。《明医指掌》曰:“易者,变易也。”[18]《小儿药证直诀》云:“变者,易也。”[19]“易”字还是《周易》的简称。考诸历代注释,对《周易》书名的理解,基本公认的是“周而不休,变化无穷”之意。“医者,易也。”一是主张中医讲究随机应变,知常达变,灵活变通;二是强调中医学和《周易》之间关系。

孙思邈所言,无非是强调,为医者要懂得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善于分析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成为高明的医生。《医旨绪余》曰:“医之理,可比《周易》。”[20]张景岳进一步解释为:“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21]实一语中的。

2.3 医者,易也,其术不尽于药石 中医临床讲究圆机活法,重视权变,反对胶柱鼓瑟,墨守成规,故“医”、“易”并重。善于医者,如扁鹊洞彻玄机,死生而骨肉;如孙思邈“神存心手之际,意析豪芒之理”[16]。不以证试方,不以病试药。只要把握阴阳变化之理,在治疗手段上不必拘泥于药物、针灸、砭石等具体治疗方法。所以,《推蓬寤语》明确指出:“医者,易也,其术不尽于药石。”[22]《医便》总结为:“权而用之,毋胶柱而鼓瑟,始可以言医矣。故曰:医者,易也。”[23]医易相通,由来尚矣!

2.4“医者易也,至便至易”为谬论 有人认为医学是一门最为简单易学的学问,只要有一定的家学师承,熟读汤头、脉诀,为医不难,如果再学会《周易》的卜筮技巧,为良医亦易。

这种观点是非常有害的。《医医医》指出:“此不特门外汉之言,实病医而误尽苍生之言。不知医之为言,易也,精微广大有如易道,诚合古今中外事业学问,无有难于此者。”[24]孙一奎“知医不知《易》者,拘方之学,一隅之见也;以小道视医,以卜筮视《易》,亦蠡之测,豹之窥也,恶足以语此”之论断,掷地有声。

“医者,易也。”强调的还是医生当善于权衡变化,知常达变,用动态、发展变化的观点来诊治疾病,这也是中医学的智慧所在。

3 小结

中医科学和人文双重属性的理论体系形成于中国古代,受到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研究事物多以“取类比象”的整体性观察方法,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制。因此,仅仅具有中医学的基本知识是不够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特点以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只有凭借事理学才能够实现有效联结。

作为新时代的中医学人,既要具备医学、心理学知识,还应当通晓事理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以提升自己的境界。只有掌握事理学原则,才更会做人、做事、工作。“苦干、实干加巧干”,“事倍功半”与“事半功倍”的差别,人格、能力、事业上的差别多源于此。

[1]战国·庄 子.庄子.见王世舜注译[M].济南:齐鲁书社,1998:258,146.

[2]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5,200.

[3]清·陈士铎.本草新编.见陈士铎医学全集[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615.

[4]清·徐灵胎.医学源流论.见刘洋,徐灵胎医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41.

[5]张文修.礼记[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122

[6]辞海[M].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761.

[7]蓝吉富.中华佛教百科全书[M].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4522.

[8]易经·系辞上.见四书五经全译[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230.

[9]宋·陈 亮.祭俞德载知县文.见陈亮集(全二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4:350.

[10]段德森.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105.

[11]汉·许 慎.说文解字.见(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224,506.

[12]慈 怡.佛光大辞典2-7(1001-6984)[M].台北:佛光出版社,1988:5305.

[13]清·程国彭.医学心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

[14]晋·陈 寿.前四史三国志[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98.

[1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恩选集第一卷[M].第2版.1995:56.

[16]唐·孙思邈.千金翼方[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97,序:258.

[17]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见古今医统大全精华本[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51.

[18]明·黄甫中.明医指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4.

[19]李志庸.钱乙刘昉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3.

[20]韩学杰.孙一奎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48,685.

[21]明·张景岳.类经附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401.

[22]明·李豫亨.推蓬寤语.见裘庆元辑.三三医书(第一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453.

[23]明·王三才.医便.见裘庆元辑.珍本医书集成(第三册)方书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455.

[24]清·孟今氏.医医医.见裘庆元辑.三三医书(第二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234.

Medicine talking—Discussion onm ilieu

WANGYong-yan1,WANGYan-ping1,YUZhi-min2
(1.InstituteofClinical Basic MedicalSciencesofChina Academy ofChinese 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700,China;2.Instituteof Basic Theories of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700,China)

The students of TCM should not only master the medicine and psychology knowledge, but also know the science about reality and other corresponding knowledg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milieu. I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and in clinic practice, the students should not only study the medical knowledge exactly but also study the knowledge about other incidentals. So they can achieve the peak on the plateau.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milieu;cultivation

王永炎(1938-),男,著名的中医内科学、神经内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医学基础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资源药物与中药资源研究所所长、北京中医药大学脑病研究室主任,从事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学研究近50年,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医药防治中风病与脑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先后主持了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合作项目,国家973、863项目和国家“七五”至“十五”攻关课题20余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5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香港求是基金会“中医药现代化杰出科技成就奖”,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先后作为第一主编出版《临床中医内科学》、《今日中医临床丛书》等15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已培养医学博士65名,出站博士后28名,其中2名博士荣获全国百篇优秀论文奖励。

R24

A

1672-1519(2012)03-0209-04

于智敏。

2012-04-20)

猜你喜欢

良医事理医者
阐释现象 揭示事理——说明文写作六步曲
医学教育家培养工程:一种让良医成为良师的有效探索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语 丝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良相与良医
一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