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社科类社会组织健康持续发展的思考

2012-05-14史秋秋

前线 2012年11期
关键词:学术服务发展

史秋秋

伴随首都的快速发展,北京市社科类社会组织也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目前,北京市社科联所属社会组织已达160家,单位会员总数达到4500余家,个人会员总数近10万,已经形成一个门类齐全、人数众多、机构庞大的社科类社会组织系统。着眼促进社科类社会组织健康持续发展,实现“激发活力、发挥作用”的建设管理目标,市社科联在深入调研、不断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思考。

五项原则须把握

新形势下,北京市社科类社会组织的发展既面临大好机遇,也遭遇严峻挑战。由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引发的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对社科类社会组织坚持正确导向、引领社会思潮、提供思想理论支撑提出了迫切要求;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对社科类社会组织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回应实践需求提出了迫切要求;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和文化软实力作用凸显,为社科类社会组织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社科类社会组织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更大发展,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五项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是社科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哲学社会科学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要求社科类社会组织必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坚持鲜明的价值取向,绝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这是一条刚性原则。社科类社会组织在各种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中,只有自觉地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我们的工作,才能够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才能够保证自身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服务首都、服务社会,是首都社科类社会组织的光荣使命。首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社科工作者立足国情、市情,研究新情况,回答新问题,贡献新智慧,为新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提供了广阔舞台和不竭源泉。服务社会是党、政府与人民群众对社科类社会组织的基本要求。每个社科类社会组织都要以首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深入基层、关注实践,着力研究推进首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的问题,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着力回答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提高首都市民的思想道德、科技文化、健康等素质服务。

坚持理论创新,是社科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紧密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创新,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社科类社会组织肩负着推动社会创新发展和自身创新发展的双重使命。一方面,时代要求社科类社会组织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开展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学术活动的内容,正确回答社会实践提出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在回应社会需求中体现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与理论的力量;另一方面,社科类社会组织要在服务社会中,创新学术活动的内容,创新服务社会的方式与渠道,创新自身发展模式,增强引领学术繁荣的能力,在不断创新发展中体现自身价值,得到社会认可,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和建立良性机制,是社科类社会组织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每个社科类社会组织的工作职能都既有社科类社会组织的共性,又有特殊性。能否准确把握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的科学定位,直接关系到社科类社会组织的发展。于此,主要需要思考和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愿景目标定位,即明确自己的组织是做什么的、以什么为最终发展目标;二是价值取向定位,即明确自己的组织为什么存在、什么最重要,也就是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三是运行机制保障,主要解决如何可持续发展,也就是造血机能的问题;四是领导团队建设,打造一个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创新意识、大局视野的团结高效的领导班子,是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关键。

整合资源、统筹兼顾,是社科类社会组织开展工作的根本方法。人才是社科类社会组织发展的第一资源,一个学会如果没有优秀的学术人才,就难以举办有影响的学术活动,难以推出有分量的研究成果,难以发挥引领作用。社科类社会组织要努力成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凝聚人才、整合资源的平台,形成既能有效整合资源又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调控机制,为首都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五对关系要处理

在实际工作中,加快社科类社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关注和把握好下面五对辩证关系。

加快建设发展与确保平安稳定的辩证关系。这是一种共性和特性的关系。从共性上说,社科类社会组织建设发展的方向已明、政策已清,需要坚定信心、加快建设与发展;但与此同时,北京作为首都,平安稳定事关首都科学发展大局,事关改革开放大局,事关国家稳定和谐大局,所以加快发展要强调规范管理,确保平安稳定,这是首都社科类社会组织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所决定的。但是,稳定压倒一切不等于不敢发展,加快发展不等于没有前提。这个前提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

扶持培育与有为有位的辩证关系。社会组织的发展建设,需要培育扶持、营造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需要公众认知和服务平台。北京市出台了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1+4”文件,市社科联搭建了一系列服务和扶持平台。虽然这些是社科类社会组织不可或缺的发展条件,但它们都是外因,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有为才有位。地位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创造的。其中既有服务意识问题,也有责任感问题,说到底就是使命定位。每个组织都要有高于自身价值、自身利益之上的追求,即对社会的价值和责任。这个责任圈是可以不断放大的。比如,社会组织对自身负责,就要扶持学者成长,推动学术创新,推出优秀成果,促进学术繁荣;放大到对社会负责,就要回应社会需求、主动服务社会、引领社会发展、奉献公益事业。

政府支持与市场竞争机制的辩证关系。社科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各级党政组织的支持不可缺少,但还需要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健全市场竞争机制。在这个问题上,转变思想是关键,思维方式的转变能带来新的认识与发展。按照管理学上的飞轮效应理论,社科类社会组织作为非营利性组织,虽然有一些发展困难,但是如果有明确的愿景使命,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有独特的竞争能力,虽然飞轮一开始会很沉,但慢慢转起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就会广泛吸引社会关注和支持,品牌的力量就会逐渐凸显出来;虽然运用市场机制一开始有困难,但如果转变观念,不单纯依赖政府支持,培育自身的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那么社科类社会组织就会取得非同一般的发展。

自律与他律的辩证关系。法律制度规范很重要,但不是万能的,总有法律制度约束不到的地方,特别是对社科类社会组织。与自然科学不同,社会科学的实验和量化评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社科类社会组织的活动强调诚信自律。折射到社会科学理论创新、成果推出以及成果转化应用过程中,折射到社科类社会组织建设管理过程中,就是大量的软约束,就是建立在诚信守法基础上的自律。近几年市社科联所属社科类社会组织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主要是依靠各个组织的诚信自律。

长远目标与实施策略的辩证关系。随着对社会建设和社科类社会组织认识的不断深化,北京市社科类社会组织的发展确立了明确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但社会建设的实践在不断深化,社会建设的法规制度在不断健全,人们的认识和观念在不断转变,社会配套综合改革也在逐步深化,因此不管是全市性的还是某一个社科类社会组织的中长期发展目标,都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分步实施。许多长期形成的体制机制观念问题,也不可能“一刀切”全部解决。社科类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对于社科联来说,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化认识、创新服务管理模式的过程。我们必须坚定目标,坚定信心,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运用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来指导工作。

五种能力待提高

打铁还要自身硬。社科类社会组织的健康持续发展,既要推进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更要倡导自身能力的提高。

第一种是把握方向的能力。社会科学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要求社科类社会组织,一定要具备把握方向的能力,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加强学术道德修养,坚持正确的学术方向;结合首都实际,开展政府和社会需要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

第二种是学术创新的能力。社科类社会组织保持活力的关键在于创新。社科类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学会广泛联系专家学者的优势,努力提高学术创新的能力,不断推出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优秀学术成果,提升自身在本学科、本领域的影响力。开展各种服务社会的活动,提高研究解决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能力,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决策参考,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服务,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扩大自身影响;树立品牌意识,努力塑造学术创新、理论创新和决策咨询的服务品牌,增强繁荣社科、服务首都的能力。

第三种是凝聚人才的能力。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社科类社会组织必须努力提高凝聚人才的能力,吸引和凝聚本学科最重要、最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为学者们搭建学术平台,通过高质量的学术活动,凝聚学术人才,发挥社科人才在推动学术创新和服务社会方面的作用。吸引和团结一批热爱学会工作、有奉献精神、有较强专业研究能力的积极分子作为学会中坚力量;凝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提高学会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准;吸收聚集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人员,打好学会人才基础,使学会成为富有凝聚力的人才聚集地。

第四种是诚信自律的能力。社科类社会组织要树立“自律为发展之道,诚信为立会之本”的理念,坚持依法办会、依法办事,争做守法模范;苦练内功,完善诚实守信,推行承诺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承担社会责任,树立社科类社会组织良好的社会形象,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第五种是自我造血的能力。社科类社会组织要不断更新观念,以新的思路和方式,更充分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不断完善运行机制,不断发展壮大,进而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的作用。紧紧围绕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接受委托、竞标等方式承担课题项目、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造血机能,为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作者: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责任编辑:叶再春

猜你喜欢

学术服务发展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