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满大坝重建争议
2012-05-14徐佳
徐佳
一座已70多岁的水电站,对其是加固还是重建,竟牵扯起一张巨大利益网。
1953年版五角钱纸币上正在泄洪的水电站,是丰满水电站。丰满水电站,始建于1937年,作为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被誉为“中国水电之母”。
2007年,丰满大坝在第二次安全定期检查中被评定为“病坝”。此后,围绕是否重建的问题至今争议未绝。在大坝业主单位国网公司的强势推进与业内专家的疾呼反对之间,丰满大坝重建之事已经逐渐走入拍板定论的关键阶段。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以下简称中咨公司)对丰满大坝重建工程的评估会议已经于6月13日结束,形成专家意见初稿。方案结果将送至国家发改委,等待核准。
“病坝就要拆”?
“中国建国以来没有出现过在大坝正常安全运行期间拆坝重建的案例。”一位业内专家面对凤凰周刊记者显得有点激动。今年4月在杭州举行的丰满大坝第三次定检会上,21人组成的专家组,以15票对6票认为丰满大坝是“正常坝”。
“正常坝”,源于中国运行水电站大坝安全等级的评级制度,其安全等级分为“正常坝、病坝、险坝”三级。大坝的定期安全检查工作每五年一次,由电监会下属单位大坝中心负责具体工作。
如果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一般规则,丰满大坝第三轮定检的专家组意见是“正常坝”,不出意外的话,大坝中心多数情况下也会以专家组的意见为基准评定大坝安全等级。
然而接近大坝中心人士透露,在最终给丰满大坝安全等级定性这件事情上,大坝中心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至今,大坝中心还未给丰满大坝的安全等级盖棺定论,定检仍然只停留在专家意见这一阶段。
“如果丰满大坝是‘正常坝,炸坝重建就失去理由”,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教授刘世煌这一说法源于丰满大坝的第二轮定检结论。
到目前为止,丰满大坝共接受过三轮定检。在1995年开始的全国水电站大坝首轮定检中,丰满大坝被大坝中心评定为“正常坝”。2005年起的第二轮定检,专家组与东北电网都评为“正常坝”。但2007年发生转折,中国电监会的最终批复将丰满大坝定为“病坝”。
一位大壩中心人士称,定为“病坝”是因为溢流坝段有点渗漏和冻胀开裂,督促大坝业主单位尽快遏制冻胀,确保不恶化。这与丰满大坝先天不足存在的四大问题无关,这四大问题从首轮定检就已经存在,且通过不断的加固维护,大坝至今运行正常。
随后业主单位一边通过走国家基建程序解决资金问题,可获取相关补贴,另一边加快处理大坝存在问题(这一问题在2008年得到解决,大坝业主单位对丰满大坝实施了灌浆加固的工程。该工程还获得了东北电网公司2010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丰满大坝经历了超百年一遇的洪水,洪水过后大坝安然无恙)。
1953年版五角钱纸币上正在泄洪的水电站,是丰满水电站。
事情很快发生了转折。2009年7月30日31日,丰满大坝全面治理方案论证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主要对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的“大坝重建方案”和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的“灌浆加固”方案进行比选。会议最终认为“灌浆加固”技术上可行,具有投资少、工期短、对周边和下游供水基本无影响等优势,但不能满足国家发改委“彻底解决、不留后患”的要求,“选择重建方案是合适的”。
时至今日,这一场最终奠定大坝重建基调的会议仍不断为反对者诟病。
按照常规,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为丰满大坝全面治理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审查机构,专家论证会应该由其组织。而这一场会议,却是国家电网作为主办方。参与论证的专家组组长潘家铮,本身就是国家电网高级顾问。会议上就有环保部的官员提出:“如果会前已经明确用哪个方案了,那就不用比选了,先入为主不太好”。有知情者表示,在论证会举行之前,业主单位即给准备参会的专家呈送《会议简单汇报》,向参会专家阐明“建议推荐丰满大坝全面治理选择重建方案”。在会议开幕式上,吉林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宝田态度明确:“省政府的意见非常明确,就是采用彻底的解决方案,也就是重建方案。”
自这次会议之后,大坝重建方案便按照基建程序一路走来。
“我们评定的7座‘病坝、2座‘险坝,如果丰满因为是‘病坝就要重建,那以后的坝怎么办?我们的工作不好做”,大坝中心相关人员一度对媒体表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靖夷参与了丰满大坝第三次定检。“我们的意见是只要持续维修,丰满大坝现在还可以安全使用至少20~30年。”谭靖夷说,“它本身是个很正常的坝,现在站得很稳当的。现在有的人,把没有的问题也变成问题。好像一个人,本来还可以活20年,只是因为有点病,明天你就想要他死掉。”
重建账本
丰满大坝重建工程风波重重,争议焦点还在于重建工程耗费近百亿资金,是否值得。
2009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丰满大坝全面治理方案论证会时,“灌浆加固”方案的设计投资为23亿元;而丰满大坝全面治理工程(重建方案)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设计投资为53.7亿元,工期为62个月。
此后,关于重建方案的第二次专家座谈会召开,彼时重建方案投资额增至88.5亿元,算上拆除原坝和电厂损失约10亿元,总投资逼近100亿元。工期也延长至78个月,还不算未来可能遭遇汛期停工等特殊情况。
2011年底,丰满大坝重建审查会议再次召开,第三次推出丰满大坝全面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下游重建”计划投资确定为95.36亿元。该报告由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出具。
相关专家表示,丰满大坝重建工程上百亿毫无悬念。但据了解内情的人士透露,为了给大坝重建工程减少舆论压力,国网公司内部要求,无论如何,在报告中设计投资一定要压在100亿以下。
参与第三次定检的专家向记者透露,国网一位人士在会间称:“100多个亿算什么,我一年挣一千个亿”。
耗费百亿的工程项目,何以业主单位会有如此动力?专家认为是利益驱动。在中国,水电站项目中,新建项目与维修项目资金来源不同。对于新建项目来说,只要是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审核的项目,虽然企业需要前期投入建设资金,但可享受经营期电价,以便收回成本。而维修项目的资金,则源于企业自有的技改大修资金列支解决。
知情人士称,国网有关人士曾私下透露,丰满电厂是老厂房,其生存有很多无奈。按照中国现行政策,“老厂老电价,新厂新电价”。目前,丰满水电站1995年新增的三期机组上网电价为每度0.5元,而老厂房上网电价只是三期机组的一半。丰满大坝重建后,新电厂享受经营期电价,电价将提至0.78~0188元。
受益方也将不仅是国家电网一方。丰满大坝工程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据有关研究初步测算,在6年的建设期间,直接投资约75亿元,可拉动地方生产总值200億元~300亿元,平均每年增加约30~50亿元。此外,在6年建设期内,需缴纳的地方税约为8459万元,平均每年对地方税收的贡献额为782万元;而工程发电后,每年可增加地方税收10696万元。
重建风险
大坝新坝的选址并不理想。由于地理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新坝的坝轴线与老坝的坝轴线相差仅120米,与老坝的坝脚线距离只有40米。重建方案如果实施,丰满峡谷口上将出现“一址两坝”的奇观。
1991年国家颁发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三条明文规定:禁止在大坝管理和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采石、挖沙等危害大坝安全的活动。而对于丰满这样的山丘区大型水库大坝,工程管理范围应为下游从坝脚线向下不少于200米,工程保护范围则在工程管理范围边界线外延200米。
新坝建成运行后,或使吉林雾凇景观难以再现。
新坝址要想不违法,就必须改变大坝功能,将老坝作为临时性围堰使用。事实上,大坝重建无法避免新坝建设与老坝建设期间仍需正常运行的矛盾。
2012年6月9日—13日,中咨公司对《丰满水电站大坝全面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重建方案)的咨询审查会议在丰满现场召开。这次会议形成的专家组意见初稿指出,大坝在工程风险上存在四方面问题:第一,重建大坝基坑开挖,可能在原大坝下游形成临空面,对原大坝抗滑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将改变坝基渗流条件,加大渗透比降,对坝基(特别是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等)渗透稳定不利;第二,施工期间,新坝度汛与老坝泄洪存在相互安全影响。到第五年新建大坝度汛高程250米,遭遇大洪水时,上游设计洪水位268.2米,水位差形成水流将冲击新建大坝,新建大坝安全稳定存在风险;第三,考虑到丰满老坝在设计和施工方面存在先天性严重缺陷,致使新坝基础开挖和老坝缺口拆除爆破安全设计存在工程技术风险,影响工程建筑物安全运行;第四,为落实新坝建设期间确保原大坝安全稳定运行,需做好新老机组运行衔接的相关工作。
接踵而来的问题是,丰满大坝作为在大坝中心注册的大坝,在做围堰的命运时,电监会下属的大坝中心是否要退出监管?
在中咨公司的专家组报告初稿中,提到一个很微妙的问题:东北勘测设计院提交的《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工程建设期原大坝安全运行专题报告》,在2012年5月接受了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会同吉林省发改委的审查。审查基本同意报告提出的新坝施工期原大坝可稳定安全运行的主要结论。但是,这一份跟老坝息息相关的报告,并未被报送国家电监会核批。此外,目前重建方案尚未报送大坝中心进行安全性评价、备案。
此外,丰满大坝重建坝址选择的不理想,还影响到“雾凇”奇观的消失。吉林雾凇的形成源于丰满大坝将松花江水拦腰截断,形成人工湖泊——松花湖。近百亿立方米的水容量使得冬季的松花湖表面结冰,冰下水温度却保持在零摄氏度以上。湖水经过水电站发电机组后温度有所升高,水温可以达到零上4℃,再顺流而下,形成几十公里江面临寒不冻,充足的水汽遇冷后,便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吉林雾凇。而新坝建成运行后,每年1月到3月,雾凇岛末端的水温平均降至零摄氏度左右,可能存在流冰或封冻现象,从而使雾凇景观难以再现。
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单位提出的对策之一是“三期机组+新机组”联合发电,继续从老坝取水口取水发电来提高下泄水温。
“大意就是冬天靠大坝左岸的两台老机组发电,而新电站不参与或少参与发电”,一位业内专家指出,大坝重建的可研报告中提到,在大坝重建后,装机容量为1480兆瓦,冬季最大负荷时,可在尖峰位置运行3个小时左右,不但可以快速跟踪负荷变化,还可减轻火电机组的调峰压力,而若采取“三期机组+新机组”这种方式挽救雾凇,将影响大坝的调峰能力,恰与报告中的这一点互相矛盾。
丰满效应
自1942年蓄水以来,丰满大坝至今已运行70年。按照国际标准,大型混凝土重力坝的安全使用年限一般为70年~120年。目前,中国并无满龄大坝的相关处置经验及相应法规。刘世煌称,国内有专家专门研究大坝技术寿命,并试图编制规范,但由于中国大多数大坝水库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使用期早已超过50年,如果技术寿命定得不当,影响甚大;同时影响大坝技术寿命的因素有材料耐久性、设计水平、施工质量、环境影响,及管理水平,其中管理水平是重要因素,因兹事体大,所以开了几次会均不能成文。“如果对大坝管理得当,随时监测和维修,使用年限是可以延长的。”刘世煌说。
唯一可做参考的是2003年水利部颁布的《水库降等与报废管理办法》,该办法第八条列明了水库报废条件。但丰满大坝并不满足上述条件。由于这份《办法》只适用于水利部门主管的水库,对发电企业所有的大坝也只能具有参考意义。
目前,丰满大坝重建对中国的影响尚无法估量。重建的反对者称,最可怕的是丰满大坝重建后带来的示范效应。中国现今还有一批类似丰满大坝这样存在先天性缺陷的大坝,如辽宁水丰大坝、安徽陈村大坝、佛子岭大坝、广东南告大坝等,新建的小湾大坝也存在坝体大型裂缝,西藏老虎嘴大坝也有坝体混凝土缺陷和渗漏问题。
编辑 罗科 美编 虎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