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拾对市场的敬意

2012-05-14叶檀

中国新闻周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政府改革经济

叶檀

我们度过了艰难的2011年,将迎来更加艰难的2012年。

经济改革无捷径可走,诗意的浪漫无法解决迫在眉睫的经济转型难题。对于中国而言,经济面临双重困境:欧美债务危机导致出口下降,而国内需求短期内无法大幅提振;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拉动投资,进而拉动GDP增长,但积极的财政政策将面临债务高企、通胀上升的天花板。

2008次贷危机,意味着中国的出口红利已经耗尽,维持低价出口、解决就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已经不可能。2009年通过庞大的财政刺激计划,中国经济保持了罕见的高增长,但谁都清楚,在金融危机时期,如此高速的增长是不明智的,以通胀率上升为代价,导致投资效率低下,而到了2011年,随着全球政府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急剧退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经济的动力日益微弱,2012年到了认真审视经济改革方案、进行第二次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候。

2012年,注定只能在政策的夹缝中生存。

预计2012年CPI将维持在4%左右的高位,而GDP的增速将维持在8%。表面上看,这是个漂亮的、可以接受的数据,不过,考虑到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如果低于8%,将带来庞大的失业人口,考虑到企业正在面临成本上升的煎熬,沿海企业倒闭风潮还在继续,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移民保存财富,这样的数据无法让我们感到欣喜。

经济在夹缝中生存有两层含义:第一,政策的腾挪空间很小,稍不小心就有堕入地狱或者遭遇玻璃天花板;第二,所有的行业、企业日子都不太好过,以往寄生在制造企业身上获取高额利润的资源性行业、垄断性行业,甚至包括充当资金掮客的金融机构,都难以恢复镀金时代的风光。

中国改革,再次闯大关。

改革从来没有现成药方,三十年前,中国财政面临破产境地,倒逼出包产到户、苏南乡镇经济,与以温州为代表的草根市场经济;2003年,中国金融机构面临技术破产,倒逼出中国金融机构改革,注资、上市、风险控制成为关键词;2011年,出口红利消失,倒逼出以破产重组、提振内需、房地产调控为抓手的新一轮改革。

2012年是改革的关键年份,中国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能否摆脱权力的狂妄,对市场的尊重,对秩序的一视同仁。

中国面对的实体经济环境与三十年前截然不同,中国央企、国有金融机构的总资产提升了数百倍,在做大永远比做强重要的环境下,企业的规模成为决定企业命运的生死铁券。但对于市场而言,企业规模的大小并不重要,区分的只有管理好的企业与坏的企业,只有资产收益率高的好企业与资产收益率低的坏企业。这是市场常识,但在对规模的无度追求中,我们已然忘记了常识,现在必须重提常识。

毫无疑问,实体经济遭遇到比2008年更严峻的挑战。2012年,实体企业的倒闭潮会从沿海蔓延到内陆。

2011年1-9月,浙江省倒闭企业数2.5万家,比去年略增加5%,反观2008年,浙江省全年私营企业注销数2.2万家,同比增长10.99%,为近六年最高。截至2011年9月,浙江企业消失的数量已经超过了2008年全年企业倒闭的数量。

小微企业的大规模倒闭是草根市场经济在经济衰退期的常态,不值得大惊小怪,当经济景气周期到来时,小微企业大面积复苏,“野火烧不尽”的特性显露无遗。根据当地统计部门的数据,浙江省新设登记企业数仍远大于吊(注)销企业数。今年1~9月,浙江省新增企业数10.5万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0.35%,新增企业数增速大于消失企业数增速。

上述数据并不能证明民营企业没有生存瓶颈,恰恰相反,民营企业纷纷推出项目公司规避风险,为可能到来的债务链条崩溃预做打算,显示了民营企业的真正危机:他们无法向上游转移,无法介入政府低效的投资公司的管理,而投入的所谓高科技如光伏等行业严重产能过剩。

如果政府不能真正落实非公经济三十六条,如果垄断性行业继续寄生在传统的制造企业身上,而制造企业以避税为赢利秘诀,而政府则以大规模的税费保持高于GDP的财政收支,2012年中国经济将不容乐观。

如果政府决心破除垄断,将民营经济引入政府基础建设工程,将民间资金与市场体制引入垄断行业,那么,中国经济将破除对企业规模的病态崇拜,政府大规模的低效投资所导致的债务危机也将迎刃而解,2012年将是更生之年。

有太多的如果,因为我们无法确认改革者的决心,以及推动改革的执行力。因此,2012年,是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极不确定的一年。

以实体经济正常经营的基础制度税收制度而论,2012年,税收改革步入深水区。

在201 1年圣诞节当天,财政部部长谢旭人释放结构性减税的信号,给实体企业主送上一份圣诞大礼。

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谢旭人阐释了2012年完善结构性减税的路线图,同时表示要把改善民生摆在财政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此轮税改的目标非常清楚,一是保实业,二是强民生,三是保进口。这些目标就短期而言非常正确,很可惜未曾触及具体举措,根据以往的经验,人们有理由担心,这些改革举措将会遭遇财政困难的地方政府的强大阻力。

税收改革关系大局,需要宏伟的构想,更需要利益分配的大变革。要改革税收,需要改革政府低效而激进的投资,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权力部门投资人的身份认定,恢复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身份,需要实现透明的公共财政体制,需要让财政收支接受人大与公众舆论监督,需要让年轻人从公务员崇拜中解脱出来。

这是个异常艰巨的工程。

考虑到改革的漫长与痛苦,2012年奢谈经济高增长是不现实的,奢谈中国证券市场的大牛市是不理智的,希望通过房价上涨解决政府财政困境与内需不振,则无异于饮鸩止渴。

当所有捷径被封堵之后,在2011年的最后一天,我们断定,2012年是回到市场基础建设的一年。

2012年,没有牛市,最好的结果是,为未来的牛市打下第一步的基础。我们要确保的不是2012年的繁荣,而是通过2012年的艰难,为未来的繁荣、信心打下根基。

猜你喜欢

政府改革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经济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