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暴风雨
2012-05-14陈晓萍
陈晓萍
时至今日,关于文革当事人的回忆文章,尤其是当年红卫兵的回忆文章,或多或少(甚至不无骄傲地)把自己在文革中的表现归结于理想主义。读完17位北京四中1966年至1968年毕业的老三届学生和一位1970届学生撰写的《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一书,我一直在想,这所百年名校之所以走进暴风雨,而且一度处于风眼之中,其中的精英学子该负怎样的责任呢?
18篇回忆文字,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记述了这场暴风雨中的个人经历。正如此书编者之一的北岛先生所说,记忆往往具有模糊性、选择性及排他性,在这个意义上,没有所谓“历史的真实”,或者说,“历史的真实”存在于不同的记忆的重合、错位与对立。
记忆重合之一便是围绕血统论而展开。1966年8月,北京红卫兵中出现一副鼓吹血统论的对联——“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随后,两名四中学生将对联谱成歌曲,使之成为红卫兵战歌而迅速唱遍了全中国。就在血统论的狂躁期,四中学生中也有坚决反对者,为了传播遇罗克的反血统论文章《出身论》,这些中学生还创办了《中学生文革》报。
如今提起血统论,大都会加上定语“荒谬”一词,但当年,青年学生却为它吵得天翻地覆,甚至,反对者遇罗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即便是这首歌的谱曲者在回忆文章中也写道:“它本来就很烂”“那口号流行不到半年就臭大街了,连我们自己也知道错了,甚至一开始就知道那是错的。”但回忆起当年的往事,又多少不是带有点自豪,透着理想主义的少年情怀呢。
伴随着这种广泛的理想主义情绪的回忆,学界有一种观点,便是将文革的思想文化根源归结于激进主义。
作为研究者也是亲历者的学者徐友渔表示:“据我自己的经验,这是有相当道理。当然,这是一種特殊的理想主义。”徐友渔更加倾向于把它定义成一种畸形的革命理想主义——这种理想主义并未带来人民的福利,科学艺术的创新,而是导致破坏和毁灭。他并不同意激进主义说。
那么教育的功效呢?单凭青春动荡反常的心理,是无法解释这种破坏性和毁灭性极强的革命理想主义,为什么会发生在受过良好教育的学生身上的,难道良好的教育不能抵御外界的蛊惑?
令人欣慰的是,几乎所有的思想反叛者,都是从阅读开始的——大量阅读马列原著和西方文学作品,这可以视为教育的正面价值。让我感动的是,《暴风雨的记忆》中关于读书的回忆。虽然“破四旧”运动对各大学、中学图书馆或私人书籍进行了清理,但幸运的是,作为“毒草”的书籍被消灭得并不彻底,有许多图书散落民间,成了民间的精神营养。
回忆者之一的赵京兴,文革爆发时16岁,是四中初三年级的一名学生。文革前,他问老师“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老师一脸茫然。正是因为敢于质疑普通的政治常识,却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答案,他便转向了书本。从鲁迅、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到费尔巴哈、黑格尔和康德,他一直在寻找拯救中国的答案。对于他,读哲学作品就像读小说,二者没有区别,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以晦涩难懂著称,在他看来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小说,只不过是用哲学概念讲述个人的故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知识拯救了中国,书籍拯救了中国。
《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
编者:北岛 曹一凡 维一
出版:三联书店
定价:36元
《落脚城市:最后的人类大迁移与我们的未来》
作者:[加]道格·桑德斯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定价:35元
从乡村到城市,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正在进行大迁移,作者走访了五大洲30座城市与乡村,探究其中的问题。
《人权与中国思想》
作者:[美]安靖如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48元
跨文化的权利话语对话是一个动态和复杂的过程。作者要探索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中西方如何进行权利对话。
《底线——新闻背后的真相》
作者: 郑琳 杨亮庆等
出版:当代中国出版社
定价:39.8元
“文强老大”的最后四小时、以租代征近三万亩建高尔夫球场……揭秘新闻背后的故事。
《何来何往——平凡生活的心灵书》
作者:周国平
出版:新星出版社
定价:38元
作者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的命题,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的意义、性格与品质、自我的价值等等。
《再见童年》
作者:张倩仪
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定价:35元
作者从1828年至1938年出生的150余位名人自传中,捕捉那些大人物既单纯又不平凡的童年情景,以及数不胜数的小人物,其人生如何构成传统中国的“乡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