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上生活教育这一课

2012-05-14吴非

杂文选刊 2012年12期
关键词:家务人性高中生

吴非

看教育新闻,清华大学有位二年级学生打电话给上海的咨询热线,称进入大学后一直“想念父母,想念在上海的生活”,情绪低落,甚至想到过自杀。因为“在上海父母会照料生活中的一切,自己只要读书就可以了。但进入大学后,所有的生活琐事都要自己处理,感到很吃力;也很不习惯住在集体宿舍,感觉和室友很难相处”。她自述以前的生活里只有考大学一个目标,以为考上了就前途无量,没想到“除了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以外没有了其他任何意义”。

时下的应试教育,为了对付高考作文,也会教学生学些空谈,以天下为己任啊,胸怀世界啊,一说一大套,不着边际,遇上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上面新闻中的“她”,如愿以偿地进了清华,虽无鸿鹄之志,也该大大地松一口气了,然而却被“生活琐事”难倒,乃至绝望,真是奇怪的事。

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公众对教育的误识也日趋严重。很多学生在学校和家长的双重压力下,唯一的目标是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十二年的中小学生活,家长没完没了的“励志”教育,没完没了地在耳边聒噪,已经让他把“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当作人生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全家人奋斗,学生的全部生活内容就是备考和考试,“童年”和“少年”就开始折腾,到了高中,把“青春”全献给考试,真正的“生活”没有了。

十多年前,有次作文讲评结束,我很认真地要求学生写出大米、鸡蛋、青菜、自来水、家用电的价格——要求并不高,至少不能太离谱。不出所料,不少学生一项也写不出来,有的写出的单价很可笑。对一名高中生来说,知道“大米多少钱一斤”,有必要吗?我认为这很重要。他说要“关注民生”,他声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却不知道每天吃的大米多少钱一斤,不知道牛奶是从哪里来的。知道这些,也许才能知道什么是中国农民,也许才能知道国人的生活;他说话写文章时,才不至于那么轻浮,那么矫情。

时下城市中小学生劳动观念比较差,能做点家务的不多,很多农村学生也从没参加过田间劳动。学校非但没有这方面的教育,一些教师也认为中考高考任务繁重,“家庭要做好坚强后盾”。偶尔看到高中生写“星期天在家帮助妈妈做做家务”,觉得很滑稽,他竟不知道“家务”是“全家人人有份”的!在城市,很多高中生上学放学仍要家长接送,有些连书包也不用提,奇怪的是社会竟习以为常。在这种与生活隔离的“教育”下,学生不但疏离人间烟火,隔绝了友情,也淡漠了亲情。今年媒体多次披露的“为孩子安心高考,隐瞒亲人去世真相”的新闻,这叫什么“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高考,连亲人生死也置之度外,这样的“教育”能培养出有人性的国民么?这样的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么?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成为民族的未来么?

极端的应试教育,让学生除了背书与“训练”,其他一概不知。教育界一直有人在吹捧“集中营式”的“魔鬼训练”,推崇自诩专攻北大清华的“高考特种兵”。殊不知过于强调“学习竞争”,必然导致人性缺失,宣扬“高考多一分就能压倒几百个人”,不可能不走向极端的自我中心。在教育界鼓吹“丛林法则”,就必然让人一点点地泯灭人性,养育出掠杀性的动物。

学生不谙世事,缺乏生活经验,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不懂得如何面对困难,这是学校教育的失败,也是家庭教育的失败。青少年时代脱离生活,会影响他一生的情感态度。教育的目的是“教会生存”,但如果认为“应试”才是“生存法则”,则是南辕北辙。

现在主张“补上生活教育这一课”,用意当然很好。但如果学校教育能遵守常识,遵守教育法规,则未必要另开一门“生活教育课”。在我们所有的课堂上,都包含着生活,因为人类需要的知识来自无比丰富的生活。同样,在我们的教育中,应当有“人”,只有把受教育者当作人,“教”和“学”双方才有可能在教育过程中摆脱那种不成熟的状态。

【选自新浪博客】

猜你喜欢

家务人性高中生
做家务
帮妈妈做家务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逼近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这些家务活儿,你应该学会做哦!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不爱做家务
雕塑应反映人性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