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亲

2012-05-14宣金学

杂文选刊 2012年12期

宣金学

无奈的母亲

“年龄大了,不希望活着。”

这是一位身板硬朗的八十岁老人说出的话。当时的她正一个人从天津来到北京,看望小自己九岁的弟弟。对面站着的,则是央视的记者,记者问老人,现在最在乎什么。

老人的回答让人错愕。短暂的沉默后,站在一旁七十一岁的弟弟用笑声打破了这尴尬。老人说很苦恼,“现在的孩子不像从前的孩子,从他们身上感觉不到温暖”。

“现在的孩子”,包括老人自己的三个女儿,虽然都住在天津,但女儿们并没有经常探望母亲,更谈不上和她多交流。这位白发老人在记者的镜头前长叹了口气:“恨不得快死!死倒不怕。”只因有话没地儿说去。

这一幕应该戳痛了很多人的心。当时采访的记者后来在自己的微博里写道:“当时就不想提问了,只想抱抱她。”此时的老人,反而劝起记者:“趁年轻多回家看看爹妈,多给他们点儿温暖。”

其实,这样的场景已算不上什么新闻。这位头发花白的老母亲,只不过是中国几千万空巢老人中的一位。我们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老人眼中的“现在的孩子”。

别让那些空巢了的老人再空了心。因为他们的“现在”,或已不多。

失踪的母亲

四千民警出动,在桂林全市十二县五区开展“地毯式”搜寻,只为寻找一位右眉间有指肚大的老人斑、身穿红点碎花衣裤的老人。

老人名叫周月英。享有如此“高规格待遇”的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跟随儿子们由湖南来到桂林生活的七十三岁老母亲。因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她于8月1日走失,此后,她的四个儿子便开始了不懈的找寻。

在桂林市市区以及周边各县城,很多人每天都会看到,四兄弟那几辆挂着“寻人启事”牌子的车,在大街小巷来回穿梭。车开得不快,车身上的老人照片和联系电话清晰可见。他们还不时停下车,向路人打听线索,将一张张寻人传单发给过往的市民。

他们的寻母故事,在央视《新闻联播》中一经播出,便引起人们的热议,于是也就有了桂林几千民警的“全城大搜索”。

但是,老人至今仍杳无音信。相对的,则是媒体里包括网络上热火朝天的评论与争议:关于《新闻联播》的风格初变,关于桂林全警出动的“地毯式”搜寻,关于是否浪费了公共资源……

喧闹的舆论里,似乎只有——不知是不是只剩——文家四兄弟还心急如焚地奔走在寻母路上。再过十来天,即将迎来立冬。不知这位走丢时只穿着单衣凉鞋的老人,能否躲过即将到来的寒冬的侵袭。

生气的母亲

戴彬瞒着家人,站在了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相亲舞台上。这位四川阆中市天宫乡的副乡长,身着花格衬衫,蓝色毛背心,被二十四名女嘉宾一一点评,却惨遭女嘉宾们一一灭灯。节目播出那天,坐在电视机旁的母亲看不下去了,竟老泪纵横:“哪个喊你上去的哦,一个女娃子都没牵到手,丢人!”

第二天,“四川副乡长参加《非诚勿扰》”成了新闻,不少媒体纷纷转载,戴母的两字点评也被赫然引入了标题。标题中的几个关键词成了引爆点,网友们捧的、损的、赞的、骂的,众说纷纭,好不热闹。

相比之下,天宫乡场镇的乡亲们就显得淡定多了。一位李大姐就说:“戴彬虽然是乡干部,但也是正常人,征个婚没啥大不了。”

没错。这位大龄光棍乡干部,也曾谈过几次恋爱,也尝过失恋的滋味,喜欢读书与唱歌,也像很多四川人一样喜欢打麻将。他唯一“特殊”的,只有他的头衔:副乡长。戴彬觉得,没什么可在意的,自己就是普通人一个。相亲,只是“自己的正当权利”。

【选自中青在线,标题为本刊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