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带还是烂尾工程?
2012-05-14耿银平张玉胜
耿银平 张玉胜
中国作家莫言于近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家乡山东高密政府准备投资六亿七千万元打造旅游带。包括莫言旧居周围的莫言文化体验区,红高粱文化休闲区,红高粱影视作品展示区,胶河沿岸景观带,以及度假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红高粱文化休闲区,将会种植万亩红高粱。
高密市借助莫言效应,上马旅游项目,热忱愿望可以理解,但看看诸多名人文化工程,如孙大圣故居、梁祝故里成了烂尾工程,不由地令人担忧,“高密旅游带”别成了烂尾工程才好。
“高密旅游带”仅是一个武断的“权力审美”,没有征询旅游专家的建议,更没有和群众积极互动。重大经济开发项目之所以强调专家互动和问计于民,是因为决策部门的“规划一言堂”总存在一定的思维盲点、知识盲点,甚至还有一定程度的行政冲动、政绩饥渴。为了尽可能增加规划的科学性、民生性、可行性以及规律性,多听听专家的意见和群众的声音,才能有效提高决策质量,提高决策效率。
从莫言10月11日获奖到今天,不过才一周的时间,当地政府就匆匆推出了这个规划项目。规划和筹划时间如此之短,难免会陷入思考肤浅的误区。就算莫言具有开发价值,因为缺乏智慧型决策和深思熟虑,缺乏专业的项目调研论证,这项旅游规划也透着点不成熟的盲目性。难怪当地政府也说,“赔本也要种”,开发者连开发自信和充足底气都没有,开发效果可想而知。
莫言获奖,但莫言承担不起“经济开发杠杆”之重大责任。莫言仅是一位文化名人,其影响力更在文化效应,如他对纯文学的坚守,以及耐得住寂寞的淡泊等。人们敬仰莫言,读他的书,就是对其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和精神予以继承发展。没有人们对文学的热衷,又何来对文学世界中的高密,痴迷地进行一番现实比照?当下纯文学一直处在疲劳的态势,莫言获奖之前,一项调查显示,竟然有一半人都不知道莫言是谁。人们对纯文学作家的热情本就不高,所谓的“高密旅游带”更是一种“野地烤火一边热”。
时下,追求名人效应似乎成为一种社会流弊。但消费名人还需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充分顾及群众利益,不能由着官员的性子来,想当然地办事。缺乏自然景观支撑的纯人为造景,这样的旅游景点究竟有多大的生命力?这的确需要官员们认真探究,毕竟六亿七千万元不是小数目。
与莫言家乡的过度亢奋不同,莫言及其家人的清醒与低调令人敬佩。他们庆祝获奖的“盛宴”不过是一顿饺子,而拒绝政府对莫家旧居的修缮、坚辞企业家的别墅赠与,更凸显其高风亮节。“我不希望引起‘莫言热,如果不幸引起的话,我希望这个热尽快冷却。顶多一个月,让大家赶快忘掉这个事情。”细品莫言先生的矜持与淡定,家乡政府是否该让发热的头脑息热降温,归于冷静与理智。
高密政府借“莫言热”实施“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战略的初衷可嘉,但发展地方经济终究要靠政府对当地资源优势的清醒认知和对未来预期的科学论证,靠攀龙附凤、附庸风雅拉动经济未必能确保可持续发展。如果高密的确欲借机打造旅游带,也需持谨慎行事的态度并问计于民,万不可牺牲国家和民众利益。功利化决策不可取,“赔本买卖”切莫为。
【原载2012年10月20日《工人日报·道德观察》标题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