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万铁路云雾山隧道“+852”溶洞发育特征及技术对策

2012-05-14苗德海

铁道勘察 2012年4期
关键词:暗河白果溶洞

苗德海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63)

云雾山隧道地处湖北省鄂西南中低山区,海拔高程750~1 750 m,最大埋深800 m,隧道区高山深切,地势陡峻,相对高差大,山体自然坡度20°~40°。隧道进口段为车站隧道,后过渡为两条单线隧道,进口里程DK242+084,Ⅰ线出口里程DK248+724,Ⅱ线出口里程ⅡDK248+766,Ⅰ线全长6 640 m,Ⅱ线全长6 682 m。全隧道为单面上坡,坡度分别为1‰、6‰、14.9‰。云雾山隧道纵断面设计见图1。

1 区域地质背景

1.1 地层岩性

云雾山隧道穿越地层主要有寒武系、奥陶系,寒武系地层呈NE向展布于白果坝背斜核部及两翼,奥陶系地层呈NE—SW向展布于白果坝背斜北西翼,“+852”溶洞位于寒武系地层。

图1 云雾山隧道纵断面

1.2 地质构造

隧道位于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川鄂褶皱带)内,主要构造形迹以NE—NNE向褶皱为主。隧道斜穿白果坝背斜,该背斜长约40 km,宽约10 km,轴向约N45°E。背斜核部附近发育北东向的二次纵张断裂——白果坝断裂。白果坝断层先期为纵张,后期为压扭性,在隧道区表现为逆断层。

隧道区节理、裂隙较发育,规模较大的节理、裂隙主要发育在白果坝背斜南东翼和背斜倾伏端,“+852”溶洞位于白果坝背斜南东翼。

1.3 岩溶发育的控制因素

隧道区岩溶发育程度受岩性、地貌、构造等主要因素控制。

从地层岩性控制岩溶发育程度分析,寒武系地层中岩溶发育程度明显高于奥陶系地层。从地形地貌控制岩溶发育程度分析,山顶、山脊平台和岩溶槽谷部位岩溶发育程度明显高于斜坡地带,总数267个岩溶点中仅有13处分布在斜坡地带,占岩溶总点数的4.87%,而分布在山顶平台和岩溶槽谷中的岩溶点254处,占总点数的95.13%。

从构造控制岩溶发育程度分析,一是自白果坝背斜轴部向两翼,岩溶发育程度由强到弱,各岩溶洞穴发育数量是轴部部位多于产状陡立部位,产状陡立部位多于产状缓倾部位。

“+852”溶洞位于隧道进口端斜坡地带。

1.4 区域水文地质

云雾山隧道区域水文地质如图2所示,区内岩溶地下水主要来自大气降雨补给,岩溶台地大气降雨大部分渗入地下,斜坡地带大气降雨大部分形成地表径流汇入冲沟、河谷。

在背斜核部岩溶台地的大气降雨进入地下转化为地下水后,主要以溶隙管道流形式沿构造线方向由高向低处径流,少量在横张节理或裂隙发育处向背斜两翼分流。

图2 云雾山隧道区域水文地质

两翼斜坡地段的大气降雨,通过各种岩溶通道进入地下以后主要沿岩层走向运移,汇合山顶岩溶台地分流的岩溶水后,形成岩溶管道径流。背斜ES翼岩溶水大部分顺层面向高桥河径流、排泄,受地层岩性、构造及岩溶发育分层特性控制,部分地下水在白果坝北约2 km、高程1 150 m左右向岸云一带低洼冲沟排泄,汇入岸云水库之中。背斜NW翼岩溶水向渡口河径流、排泄,受相对阻水层的阻隔,部分岩溶水在寒武系上统底部沿纵向运移,在渡口河边的小鱼泉以暗河形式排出地表,部分岩溶水切穿相对阻水层,进入下奥陶统地层,在渡口河边的大鱼泉以暗河形式排出。

区内地下河系统主要为白果坝暗河、大鱼泉、小鱼泉等系统。“+852”溶洞隶属于白果坝暗河支管道系统,该暗河系统发育于白果坝背斜南东翼,主通道位于隧道进口附近的白果坝大型槽谷,埋深约50 m,区内长度达12 km。该暗河系统规模大,区内汇水面积约20 km2。白果坝背斜南东翼地下水均汇入该暗河系统,大气降雨汇集后均沿白果坝槽谷分布的落水洞直接入渗地下。该暗河出口位于测区东部的龙麟宫,出口高程450 m,且该暗河为隧道进口处区域侵蚀基准面,控制着区内岩溶发育的下限[1-2]。

2 溶洞发育特征

2.1 溶洞发育规模

如图3所示,溶洞纵向发育长度约33 m,在Ⅰ、Ⅱ线隧道及横洞相互连通,可探宽度大于60 m,Ⅰ线DK242+852~+869段溶腔发育在隧道以下,溶腔底距隧底最深处约32 m,DK242+869~+885段溶腔逐渐向上部发育,高出隧顶约10 m;Ⅱ线隧道ⅡDK242+858~+870段溶腔发育在隧底以下,ⅡDK242+870后溶腔向隧道左上侧发育。

图3 云雾山隧道“+852”溶洞平面

2.2 溶洞段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地层为寒武系之厚层微—细晶灰岩等,节理较发育,溶腔顶板岩体破碎,偶见掉块发生,洞底堆积较大面积的黏土、块石等。受本区最低排泄基准面白果坝暗河支管道系统影响,“+852”溶洞高出排泄基准面约60 m,位于地下水垂直渗流带内,该溶腔影响范围汇水面积约2.6 km2,根据降水入渗法推算,溶腔雨季最大流量约为0.4 m3/s。

“+852”溶洞属于典型的处于地下水垂直渗流带内大型半充填溶洞[1-2]。

3 技术对策

3.1 整体稳定性评价

将影响大型溶洞整体稳定性的因素归纳为5个控制要素和23个因子,采用专家调查法设定了各因素的权值,见表1。结合宜万铁路近50处大型溶洞工程实践,建立了大型溶洞整体稳定性的评价体系,当综合分值≥80时为整体稳定,当60≤分值<80时为局部可能发生坍塌,当分值≤60时为不稳定,需要加固。

根据“+852”溶洞形状、顶板岩层状况、埋置深度、地下水发育情况、隧区所处地震区域情况,对该溶洞进行了整体稳定性评价,综合得分为71分,溶洞处于整体稳定,局部可能发生坍塌状态,需要局部加固[3-5]。

3.2 设计方案

根据“+852”溶洞形态、规模、工程水文地质特征及溶洞整体稳定性评价结论,提出了“桩基承台+隧道结构”、“钢管桩+隧道结构”、“桥梁+隧道结构”3种溶洞处理方案,综合考虑隧道基础及整体结构安全可靠、施工难度、地下水等因素,推荐采用了“桩基承台+隧道结构”的设计方案。各方案优缺点比较见表2[6-8]。

表1 大型溶洞整体性稳定评价指标权值

3.3 工程对策

横洞绕行:为了减少溶洞处理对隧道施工工期的影响,调整横洞线路走向,采用左侧绕行至DK242+948里程处进入正洞施工。

表2 设计方案比较

溶洞防护:根据溶洞整体稳定性评价结论,对溶洞内不稳定岩体体进行清除,并对对溶洞顶板采用锚喷加固[5,9]。

隧道结构:溶洞段隧道位于隧道小间距地段,Ⅰ线隧道与Ⅱ线隧道中间空腔处采用C20混凝土回填;隧道拱墙周边为基岩段,采用初期支护10 cm厚C20网喷混凝土,二次衬砌35 cm厚C35钢筋混凝土的隧道结构;隧道周边发育空腔段,隧道拱部及边墙外施做厚度不小于1 m的C20混凝土护拱,护拱外空腔吹砂注浆回填,回填厚度3~5 m,初期支护10 cm厚C20网喷混凝土,二次衬砌45 cm厚C35钢筋混凝土的隧道结构[10]。

隧底基础:线隧底溶洞发育较浅处采用C20片石混凝土换填,发育较深段采用桩基承台跨越,共设置14根φ1.5 m的C25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桩长10.5~29 m,梅花形布置,横向间距5 m,纵向间距2.7 m,其上为承台结构。

Ⅱ线隧底DK242+854~+870溶洞段左侧采用桩基托梁跨越,托梁截面尺寸为1.5 m×1.5 m,采用C35钢筋混凝土,托梁两端端承基岩长度不小于2.0 m;桩基采用φ1.5 m钻孔灌注桩,间距为4.0 m,桩长10 m,桩底嵌入完整基岩长度不小于3.0 m,侧壁完整基岩厚度不小于3.0 m。

排水:为减少隧道两侧地下水渗流对隧道及其基础结构的影响,Ⅰ线隧道承台底1 m范围内采用碎石滤水层回填,碎石层中预埋双层φ100 mm透水盲管,盲管纵、横向交叉布置,间距1 m×1 m,再通过Ⅱ线左侧溶洞边壁向Ⅰ线隧底钻6个φ210 mm钻孔,孔内安装透水盲管,与Ⅰ线隧道承台底排水系统连通,形成排水系统。

溶洞段处理典型横断面和纵断面见图4和图5。

4 结束语

宜万线通车运营已近两年,云雾山隧道“+852”溶洞段竣工已6年,经过数个雨季洪峰的考验,隧道结构安全可靠。回顾对“+852”溶洞工程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判断,特别是采取的一系列工程措施,对隧道穿越大型溶洞有如下认识、体会。

(1)区域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暗河系统分布是分析溶洞工程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溶洞的空间展布、充填性质、富水程度及补给条件是设计方案的关键。

(2)对于类似“+852”溶洞大型半充填溶洞,应根据其规模形态、岩性产状、地下水等控制因素评价其整体稳定性,并根据评价结论采取相应的防护加固措施,以保障施工的安全。

(3)大型溶洞的勘察、方案研究和实施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施工应结合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情况,增设迂回导坑等,为溶洞段隧道施工多开辟作业面,缩短溶洞处理的时间,同时减少溶洞处理与隧道施工的相互影响,以满足隧道整体工期的需要。

(4)隧道结构荷载应根据溶洞整体稳定性评价结论及防护加固措施综合确定,必要时应考虑偏载的影响。隧底基础方案应充分考虑溶洞的地下水环境,优先考虑桩基基础,以最大限度地维系既有地下水的渗流状态,有效控制沉降,保障隧道长期运营的安全。

图4 溶洞典型横断面(单位:m)

图5 Ⅰ线溶洞处理纵断面

[1] 工程地质手册编写委员会.工程地质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 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宜万铁路云雾山隧道“+852”溶洞处理设计[Z].武汉: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2006.

[3] 苗德海.宜万铁路岩溶隧道灾害及防治对策[J].铁道标准设计,2007(7):96-99

[4]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10108—2002 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6] 傅鹤林.隧道衬砌荷载计算理论及岩溶处治技术[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7] 刘彬.宜万铁路鲁竹坝2号隧道“+960”溶洞治理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10(8):107-110

[8] 李鸣冲.宜万铁路龙鳞宫隧道穿越大型半充填溶洞综合处理技术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0(8):150-152

[9] 关宝树.隧道工程设计要点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10003—2005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暗河白果溶洞
找不同
开阳县三口河水库(岩溶地区)溶洞处理
潮 汐
出发吧,去溶洞
找一找
坝美的暗河
妙梦巴王国历险记 七.中保村和百丈山溶洞24
小儿慎食白果
隧道特大溶洞处理施工技术
地下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