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疏血通治疗脑梗死40例

2012-05-12陈莉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肝素溶栓血小板

陈莉

(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神经内科,广州 荔湾 510170)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疏血通治疗脑梗死40例

陈莉

(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神经内科,广州 荔湾 510170)

目的码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钙5 000 IU脐周皮下注射。每12 h 1次,连用7 d,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 d;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判定疗效,检测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结果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显效率亦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没发现出血性脑梗死情况。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型脑梗死是较为有效且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应用;进展型脑梗死/治疗;神经功能缺损

脑梗死为脑动脉血管病变造成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部血流供应障碍,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坏死或软化,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脑梗死发病率逐渐升高,甚至发病年龄出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脑梗死一旦发生,虽经积极治疗,神经功能损伤仍会呈持续进展性恶化,导致该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1]。因此,目前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治疗关键是寻找可有效防止进一步脑损伤的方法。为此,自2008年2月~2011年3月我们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型脑梗死患者8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0例脑梗死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且满足以下标准:1)发病6~48 h,年龄<75岁。2)经头颅CT或MRI证实并排除脑出血。3)治疗前血压<200/120 mmHg,血糖<10.0 mmol/。4)未使用抗凝剂、抗血小板制剂。5)无出血性疾病及出血倾向。6)瘫痪肌力<3级;7)意识清醒或轻度嗜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39~74岁,平均年龄62岁,发病时间(14±4)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1±8)分;对照组40例,男29例,女1l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61岁,发病时间(13±5)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2±7)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钙5000 IU脐周皮下注射,1次/12 h,连用7 d;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 d;对照组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复方丹参16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 d。两组均酌情使用甘露醇、维生素C、胞二磷胆碱等。

1.3 疗效指标 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在治疗前、治疗后7 d及14 d进行评分并判定疗效。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l%~100%;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7%;恶化:增加>18%。治疗前后监测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定量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l 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7d后较治疗前、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14 d后改善更为显著(P<0.01),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l;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7d治疗后14d治疗组4021±813±6*△21±8#△对照组4022±720±816±6*

2.2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率(痊愈+显著进步)为8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7.5%(P<0.01)。

2.3 实验室检查 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定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治疗后稍微延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

2.4 不良反应 治疗后复查头部CT均未见脑出血及其他部位出血,肝肾等脏器无损害。

3 讨论

进展型脑梗死指脑缺血发病6 h后,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行性加重。其主要发病机制是血栓继续发生或再生。近期研究指出,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方向将是超早期溶栓与脑保护治疗的联合治疗[2-3]。然而由于溶栓治疗严格时间窗和严格患者选择以及颅内出血的风险性,使许多患者失去了溶栓时机,此时抗血栓治疗可限制梗死灶向缺血半暗带扩展和维持其血流而减少梗死面积。而抗凝治疗则可通过抗凝血而阻止血栓发生发展。由于普通肝素出血危险性较多,而低分子肝素钙是从标准肝素中分离出来的分子量较小的片段,其抗Xa活性显著,轻微抗凝活性,有促纤溶作用,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酶并缩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抗栓作用强,增强血管内皮细胞抗血栓作用而不干扰血管内皮其他功能,不影响血小板数量和功能,不良反应小,并通过抑制血小板和凝血酶的生成,降低血液黏滞度,促进侧支循环。早期抗凝治疗通过改善侧支循环而防止缺血半暗带扩展,阻止梗死灶扩大,从而改善预后。

疏血通是由中药水蛭、地龙经现代工艺提炼有效成分精制而成。中医认为,水蛭味微苦、咸,性平,为破血逐瘀之良药,地龙味咸,性寒,走血分,可消滞而通血脉,二药配伍共奏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效。现代药理学证实,疏血通注射液内主要有效成分为水蛭素和蚓激素样作用的物质,并含抗血栓素、蛋白质、氨基酸等,具有抗凝、溶栓、绛纤、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改善血循环细胞保护的多重作用,从而改善脑缺血,保护脑组织,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修复。其含有的抗血栓素的溶栓作用较强,对错过溶栓治疗时间窗的脑梗死患者使用疏血通治疗可促进血管再通,防止缺血半暗带扩展,防止脑梗塞进展[4]。

本观察表明,治疗组治疗后7 d、14 d时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其临床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影响不大,不增加出血的风险,安全性较高。故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型脑梗死更能有效抑制血栓形成和扩展,改善缺血脑组织的血液灌注,明显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显著。因此,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及药物用量,是较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0-381.

[2] 赵兴全,苏进营.奥扎格雷钠加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124例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4,7(21):1609.

[3] 杨映娟,金钦华.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68例临床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06,22(6):485-486.

[4] 吴效普.中西医结合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4):19-20.

临床科研评价

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制定标准,用这些标准去评价各种临床科研活动,就是鉴定课题实施后所获得的结果、结论、观点等。是否反映客观实际而具有真实性?是否能得以重复而具有可靠性?是否可在临床推广而具有适应性?

评价内容:临床意义的评价、研究结果的统计学分析评价、卫生经济学评价。

R741.05;R743.33

A

1008-4118(2012)01-0017-02

10.3969/j.issn.1008-4118.2012.01.08

2012-02-17

猜你喜欢

肝素溶栓血小板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