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居民工作出行方式选择及影响因素
2012-05-10张煦
张 煦
浅析居民工作出行方式选择及影响因素
张 煦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伴随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出行交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面对交通给城市带来的优与劣,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调查和分析居民日常出行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在大量的数据收集基础上,研究以工作为目的的居民出行交通方式选择,以时间和花费作为影响因素,并利用Nlogit软件进行分析,建立选择模型进一步研究分析。
Nlogit 工作 交通方式 模型
1 研究课题
1.1 课题背景
2009年,有关学者就“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居民选用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超过半数,达到了56.1%,有32.5%的居民选用私家轿车出行,步行排在第三位,占20.1%,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占16.5%,出租车占14.7%。同时,七成以上居民认为交通拥堵是城市交通最大的问题,且有73.9%的居民愿意改变现有出行方式,其中超过60%的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代替现有出行方式。同样,2010年由中国消费者报社发布的《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倾向调查报告》也表明,71.9%的受访者认为交通拥堵是城市交通最大的问题,同样超过半数的受访者也希望改变现有交通方式。
不难看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于是我们开始思考是不是在交通方式的选择上能够做出一些改变。有关学者和专家们提出了“低能耗”、“零排放”、“慢行交通”、“公共自行车”等理念,目的都是为了缓解交通给城市带来的各种压力。本课题研究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实际调研的基础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再利用Nlogit建立交通方式选择的模型,从而为进一步的应用提供基础。
1.2 模型结构
本课题主要有两个研究对象,即“人”和“交通工具”,两者之间通过发生一定的“目的”建立联系。“人”的属性主要有性别、年龄、收入和专用交通工具等,“交通工具”主要由花费和时间决定选择。本文在此基础上,以“工作”目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以此为目的的交通方式选择模型。
2 调研数据
在课题研究小组的参与下,我们对上海市区范围内(以杨浦区和虹口区为主)进行了大范围的问卷调查,一共收集到了497份问卷,经统计青年人比例占45%,中年人比例占40%,老年人比例占15%;男女比例大约各50%,基本符合人群抽样标准。
在处理497份问卷过程中,先后除去无效的数据,按照以每个人作为一个ID,每个选择集作为一条数据进行一定的整理。再对调研的选择集作转化,设小汽车为1,出租车为2,公共交通为3,班车为4,助动车为5,自行车为6,步行为7。考虑到个人拥有的交通工具不同,会影响到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则增加了虚拟变量,以小汽车(0,0,0,0,0,0)为参照,分别对其他的六种交通工具编号。
最后形成以TIME、COST作为实际的变量以及交通工具作为虚拟变量的“工作表”文件,将其导入Nlogit软件分析。
3 Nlogit分析
将整理好的数据导入Nlogit软件中,进行调试分析,得出结果(图1)。
由于Nlogit在结果输出过程中,未得到R2的取值,于是借助SAS软件,分析得出R2=0.3895,因此,这个模型的拟合度较高,符合要求。
从TIME与COST的Coefficient值来看,工作时的交通方式选择效用与“时间”和“花费”都成反比,且“时间”的影响比较大;从z值的比较可以得出,“时间”的显著性(1%)大于“花费”(10%)。与此同时,在以“小汽车”作为参照的前提中,DTAXI,DBUS,BSBUS,DMOTO,DBIKE,DWALK的虚拟变量下,Coefficient均为负值,说明如果居民有小汽车,居民上班的出行方式会选择小汽车;实际情况是,并非所有居民都有小汽车,所以,如果没有小汽车,从结果上可以分析出居民倾向选择助动车、公交车及自行车,最不会考虑的就是出租车。
图2 工作模型概率预测结果
上述为概率预测的结果(图2)。经统计,实际选择的交通工具(*)和预测选择的交通工具(+)匹配的数量有232条,占总数的60%,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这模型的准确性。从软件预测的交通工具上来看,选择小汽车的人数是最多的,占总数的46%,其次是选择出租车,占31%,再次是选择公共汽车的人数,占20%。可见居民在有小汽车的前提下,还是会偏向选择小汽车出行上班。
根据V=ΒT×T+ΒC×C+B,以及分析得出的系数结果可得工作交通方式选择模型:
综合调研数据和Nlogit的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居民工作交通选择考虑最主要的因素是时间,而交通工具上选择也是以小汽车为主,其主要原因是与便捷性有关。但是实际上,在上海,并非所有的上班族都有小汽车,而除去小汽车之后,居民则普遍选择自行车、公共交通等,而这些交通方式都还是体现了交通上的便捷性和经济性。从预测结果来看,小汽车仍然占据了主导,可见城市交通上潜在的压力是不小的。这与背景资料中的居民意愿有相当的一致性。
4 深入探究
为了更加契合实际情况,需要对模型加入人群属性。实际生活中不同人群对交通方式的选择结果存在差异,研究人的主要属性有性别、年龄、工资水平以及是否有专用交通工具等因素。根据模型结构,为了进一步分析人们工作出行时交通工具的选择情况,本文在进一步的探究中,加入工资水平以及是否有专用交通工具作为考虑因素。
4.1 工资水平因素
对于不同的人群,影响人们交通方式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工资水平。为了探究工资水平对人们出行方式的影响,首先除去问卷数据中工资填写无效的数据,后将人群的工资划分为3个层级,“1”为月工资在5000元以下,“2”为月工资在5000~15000元,“3”为月工资在15000元以上。将 “工作表”按照工资水平分为三个表。调试分析得出结果(图3)。
从结果分析来看,不同工资收入的人群对于交通方式的选择存在不同。除了高收入人群外,基本上交通的选择效用都与“时间”和“花费”成反比,且“花费”的显著性普遍偏低。分析三组的 “时间”显著性可以看出,工资越高的人群其显著性越低,且工资最高的人群,时间显著性偏低。
从交通方式选择分析结果看,工资越高的人群对小汽车的依赖性越大。以工资最高的人来说,在以小汽车为参照的前提下,公交车和自行车的系数为正值,说明在有小汽车的前提下,公交车和自行车的选择基本可以不予考虑,而除此之外,其余的交通方式可能性也比较低;工资在中间水平的基本和总体情况接近;工资处于较低的数据,可以看出在以小汽车为参照的前提下,公交车、助动车、自行车和步行的系数均为正值,但实际情况是这部分人群的小汽车拥有量不大,所以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人群对小汽车的需求量是大的。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按照工资分组,造成每组的样本数不一,尤其是最高收入的样本数只有几十人,所以在一定程度说明调试结果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差。
综上来看,不同工资水平的人对出行方式的选择存在不同,但是在效用上,普遍还是以“时间”的显著性最高。同时不同人群之间对交通工具的选择也可以反映工资水平的差异,且共同反映出对小汽车的依赖性较大。
4.2 小汽车拥有情况因素
要分析时间和花费对交通方式选择效用的影响,还要考虑居民小汽车拥有情况。根据居民是否拥有小汽车将“工作表”拆分为“工作表_有”和“工作表_无”。
分析以工作为目的的交通方式选择时,除去无效的数据后,得到有小汽车的人数175人,没有小汽车的人数211人。调试分析,得出结果(图4)。
从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居民是有小汽车还是没有小汽车,“时间”的显著性都是较大的,“花费”的显著性都比较低,且相比之下,有小汽车的居民比没有小汽车的居民的“花费”影响稍大。其次我们从有小汽车的分析结果中,还可以得出,该人群不使用小汽车时,选择助动车、步行和公交车的概率比较大,其次是自行车和班车,最不会考虑的是出租车。
综合上述结果,我们基本可以得出,无论是否拥有小汽车,居民出行是交通工具选择中影响最大的为“时间”因素。而随着私人小汽车拥有量的增加,造成一系列的交通问题,小汽车在“时间”上的优势也逐渐衰减,这时候公共交通成为了可以与小汽车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但是由于小汽车的舒适性和便捷性,使得公共交通的推广和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相比之下,自行车和步行还有益于身心健康,因此也成为了居民上班的另一主要方式。
5 结语
经过一系列的探讨,从简单的假设分析到按照结合实际,将人群的分组探析比较,可以得出居民对工作出行方式选择效用考虑最主要的因素是时间,且低工资人群高于高工资人群、无小汽车人群略高于有小汽车人群,而在出行交通工具选择上则是以小汽车为主。这个结果也不免让人产生忧虑,在目前私家车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为了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我们应积极努力地推广公共交通。而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对于上班族来说,小汽车的依赖程度之所以如此之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小汽车具有的较高便捷性,除此之外,在所花费的时间相当的情况下,小汽车相比于公共交通,又具有较好的舒适性。而由自行车和步行所构成的慢行交通系统,也展现了其优势;在短途的路程中,不仅时间耗费不多,而且还能降低出行的花费,锻炼身心,使得绿色交通的发展成为可能。
由此看来,推广公共交通需要增强其可达性、便捷性,同时还需要考虑经济性,以及舒适性,为居民工作出行提供良好环境。同时,还需要创造绿色交通系统,构建步行和自行车骑行的安全舒适环境。当然,这些都是在基于一小部分人群的调研结果而进行的理论性分析,还需要我们在进一步完善理论研究的同时,结合实践,真正构建可行的实施方案。最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减小城市交通压力,使得城市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1] 俞俭. 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性选择调查报告[N]. 新华每日电讯, 2009-11-02(3).
[2] 任震宇. 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倾向调查报告发布[EB/OL]. http:// www.ccn.com.cn/news/yaowen/2009/1031/283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