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什么样
2012-05-10吴依波
■吴依波
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什么样
■吴依波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教育中心语文教研员、教研办公室主任
●教育的尊严在于品质,教育的幸福在于研究。
●教研员需秉承“理念与实践相伴”的信条,做一位“智慧与汗水同行”的引路者。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思想扮美人生,让写作充实灵魂,让生命留下痕迹。
我和依波机缘可谓不浅,初次接触还是十三年前,作为汉沽一中德育主任的我,在新生军训的训练场上认识了这个年轻帅气、文静腼腆的小伙子,当时我心里还打小鼓,这么年轻的教师带班行吗?但随后三年的密切接触,我不禁为这个小伙子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务实的勤奋精神所折服:他用高尚的师德去“垂范”学生,用无私的爱心去温暖学生,用真诚的期待去激励学生。
“错失的遗憾比起错爱的伤害,唯有遗憾过后才能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2003年,他调入了教研室负责全区中学语文学科的教研工作,虽然不在一个单位了,只能偶尔碰面,但有关他的消息仍不时听到,这也正验证了那句话: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机缘巧合,两年前我调任汉沽教育中心主任,使我们两个人又能一起共事。当年的小伙子已经步入不惑之年,在工作中让我看到了他“教研以精、科研以谨、敬业以勤、待人以和”的一面。
作为一名基层教研员,他可以算得上语文学科领域内的一位领跑者。谦虚谨慎的态度、大度容人的气量、强烈的进取心和合作精神,是他作为一个教研领跑者的良好意志品质;机敏睿智的头脑、超常的耐力和毅力,是他作为一个科研领跑者的良好习惯素养。几年下来,由他指导的课多次在国家级和市级比赛中获奖,经他培养的年轻教师如今也多成为区域和学校的教学骨干。由他承担的市级课题“在读写中放飞理想——关于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被评为天津市第五届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由他撰写的教学成果《生命体验与语文学习——经验性语文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被评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成果三等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真诚地祝福依波,能够继往开来,渐行渐远。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教育中心主任 郑志刚)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教师要有静气,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与每个学生对话,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研究学问、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静静地品尝其中的乐趣、其间的意义。”前一阵,在参与第二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课例评比的指导工作中,我更加深刻地体味到“教师要有静气”,要学会并养成“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这些朴素话语中所含有的厚重的分量。
一、“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此山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基于课标的教学
一节课该不该有目标?目标确立的标准是什么?目标设定的合理性依据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初步走进了某位教师的课堂,他教学的内容是高一《语文》必修3《杜甫诗三首——登高》,他的导语与目标是这样呈现的:
【导语设计】秋是一个丰富的季节,秋是一个充满想象的季节,秋也是一个多愁的季节。张继的《枫桥夜泊》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位羁旅者在幽寂清冷的秋夜孤独的身影;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同样是在深秋,呈现的却是一幅绚烂多彩、生气盎然的湘江秋景图。可见,不同的诗人面对同样的秋天却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登高》,在这首诗中作者又是怎样描绘秋的呢?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鉴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以及营造的意境,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与《秋兴》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体悟情景交融、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在课后的研讨中,我发现这样的设计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教学目标定位过大。
第二,教学重点定位是通过鉴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以及营造的意境,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而课后巩固练习的选择项涉及的是诗句情感、表现手法、诗句内容理解等相关内容,造成了设计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第三,教学导语过于注重秋季的感悟,只是起到了对课程内容的单一引导作用,而对本课学习目标的确立毫无助益。
这让我想起了在参加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培训班学习中崔允漷教授的一句话:教师应该像专家一样思考标准、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虽然教师们都清楚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都能准确说出课标理念中的精髓:以学生为本,可就是总感觉在具体实施中只把它们作为标签贴在教学设计中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尝试着对之前的设计进行了修改。教师课前布置了司空曙的《云阳馆与韩绅宿别》这首古诗的赏析问题:诗句第三联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通过教师的归纳统计,学生的回答集中呈现为:前一问在品味意境方面对于“幽静”、“阴冷”能够体会得出,但是缺乏对诗歌意境理解的路径和方法,故多与情感相混淆;后一问的答题中情感理解出现了偏差,说明学生对于诗歌整体把握能力缺乏。进而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1.以杜甫的《登高》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会品味诗歌意境的方法。2.以杜甫的《登高》为载体,使学生学会体味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至此,调整后的学习目标回答了我最初的三个问题:
1.语文阅读教学需要确立目标,一堂语文课不是“行云流水”的泼墨山水,而是“授人以渔”的工笔画。
2.目标确立的标准要基于课程标准的描述和分解,即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
3.目标的提出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二、“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基于合作的教学
我这里所讲的合作,不仅表现在学生之间的合作,还包括同科教师间的合作。
首先,在课例研讨中,我借助研究团队的合作优势,对这位教师的课进行了课前“研磨”—课中“完善”—课后“诊断”的三步合作机制,借鉴华东师大的课堂观察量表,从“学生学习行为观测”、“教师教学行为观测”、“课程性质监测”、“课堂文化构建”四方面分工合作,并就二次诊断的结果提出推论与建议。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原来评课时套话连篇、研究问题不深入、提出的问题多且局限于表象的问题,又借助教师之间的合作,变原来的“一枝独放”的作课教师的“讲”,为“百花争春”的众多教师的“研”。
其次,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明确的任务分工,小组中高效的合作,使用语言表述、漫画式的图画勾勒、微散文式的写作演绎,巧妙地解答了前两联的意象和意境的问题,变原来“一枝独秀”的学生“答”,为“百花争春”的众多学生参与的“悟”。
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基于学生经验的有效教学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有底色的”,为此教师在授课前就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人经验、知识水平、表达能力、解读方式等相关的基本因素。因为,不研究学生已经具备了什么,他们还需要什么的教学,肯定是低效的教学。为此,高效教学是系统考量课前、课中、课后的过程,绝不是教师简单的纸笔测试所能考量的。
尤其在本次小组合作的环节,我对该课进行了全面的有效性监测,让听课教师接近学生,用案例描述的方式,记录下学生活动时的语言、神态、表达、参与热情等内容,为最后的完善本环节提供翔实的证据。
要真正实现所谓的有效教学,必须以教师专业成长为前提,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学生质量全面提高为目的,师生共同进行有序列、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也就是说,只要了解并掌握了这个“源头活水”,就会使我们的教学做到“清流漫溯”。
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基于培育独立人格的教学
教育根本是什么?钱理群说过:教育的根本是“立人”。语文教学应重在为学生打下两个“底子”:一是终身学习的“底子”(听说读写能力),一是精神发展的“底子”。
在此次授课中,我们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通过尝试挖掘教材之美,丰富学生的内心。
在解读尾联时,我指导授课教师作了如下设计:如果用悲季节之秋、悲个人之秋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情感,可以吗?我们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引导学生积极发现美,体验美,接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雅文明的欣赏品位,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通过这样的有益尝试,使语文课堂教学的“实”与“活”,“形”与“神”,“读”与“写”,“动”与“静”达到和谐统一。同时,通过众人的合作参与,几次教学实践的改进使我明白:静气才能平心,心一平,生活会是另外一种景致,工作也会是另外一种景致。
我推荐的书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沈毅、崔允郭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生命体验与语文学习》,黄荣华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王荣生、李海林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肖川著,新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