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张爱玲小说中月亮意象的色彩

2012-05-08孔繁侠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张爱玲意象月亮

月亮是张爱玲小说中重要意象之一。夏志清在评价张爱玲作品时曾说过:“月亮的象征,功用繁多。”确实,张爱玲作品中的月亮既是继承,同时又是拓展、丰富和创新,她建构起了自己关于月亮意象的独特艺术话语。这种独特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月亮颜色的丰富性,除了传统的白色、黄色,张爱玲还用了淡金色、赤金、银色、蓝色、红色、绿色、红黄、黑白等颜色来描写月亮。这种描写不是随意的语言堆砌,而是不同人物在不同心境下关照月亮的不同感觉所致。这些五颜六色的月亮,加上具体喻体的形象再现,给读者带来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强化了作品的艺术张力。彩色月亮在作品中的功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准确地传递出月亮独特的象征意义

张爱玲笔下月亮的象征意义是通过形状的摹写和色彩的变化共同来完成的,形状的变化比较简单,要么是弯月,要么是满月,再加上大小的分别,色彩的变化就不同了,不同的颜色传递的是不一样的意义。

在《十八春》里,顾曼桢被囚,渴望沈世钧来救她,那时候她看到了窗外空明的天上有细细的一钩淡金色的月亮,这里作者没有用黄色,而是用金色来写月亮。金色让读者联想到的是珍贵的金子,在那样的一个情形下,在曼桢的眼里,这月亮是世钧,是她心里唯一的一丝珍贵的希望。尽管是细细的淡淡的一钩,尽管希望是渺茫的,但她也还是有希望的,如果抓住了这个机会,她的人生也许是另外一番样子。然而张爱玲是残忍的,这样的机会也没有给她,让读者更加唏嘘不已。

《金锁记》里写到七巧在长白结婚以后的变态行为时也有一段月亮的描写:“隔着玻璃窗望出去,影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一搭黑,一搭白,像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 这 “一搭黑、一搭白” 的月亮加上后面“狰狞的脸谱”的提示,像极了黑白两个无常鬼,象征着七巧和长白正在走向一种非正常的生活,他们自己正在变成鬼,变成向芝寿索命的厉鬼。

描写月亮时最常用的白色在张爱玲的笔下也完全不同。

在《沉香屑·第一炉香》中,月亮是肉白色。张爱玲用“仿佛是一头肥胸脯的白凤凰”来写月亮,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形容女人性感的一个词“酥胸半裸”,用凤凰做喻体,又很容易把人带到“在天愿为比翼鸟”的美好意境中。这充满情欲的月亮不就是薇龙自己吗?年轻、漂亮、充满了诱惑力,期待那种比翼齐飞的爱情,然而后面的“月亮便没有了”,预示着这只鸟不但没有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连自己也不再是一只可爱的凤凰了。

《十八春》中的月亮是莲子白,“像一颗白净的莲子似的月亮”。小说中这处描写出现的时候,世钧已经爱上了曼桢,为的就是见她才来的。莲花在中国的传统文学中是圣洁美好的象征,这时的曼桢岂不就是一朵莲花?用莲子白色来写月亮的白色,象征着他们的爱情也是圣洁和美好的,是“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

《金锁记》中,月亮是太阳般的亮白,“窗外还是那使人汗毛凛凛的反常的明月——漆黑的天上一个灼灼的小而白的太阳。”小说中的芝寿刚结婚,本来应该过着“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新婚生活,然而婆婆不但不让她和丈夫长白回房休息,还让丈夫讲述他们之间的隐秘来满足她的变态心理。芝寿感觉自己完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没有了一点隐私。這像太阳一样的亮白月亮,灼灼发光,就像七巧窥视的眼睛以及这只眼睛背后疯狂的灵魂。

二、展示人物的心理,塑造人物形象

中国传统文学中月亮的意象一般来说代表着美,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也是失意文人的寄托。但这种关系都比较直接,是一种外在的关系。到了张爱玲这里,除了继承之外,同时加以创新,创造出了属于张爱玲的月亮。而张爱玲的创造性在于月亮不仅仅和情感结合在一起,还起到了挖掘表现人的内在心理,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小说里的月亮不再是自然的月亮,而是变成了人物眼中的月亮,是情感的表达和心理的反映。这种作用也是通过对月亮的色彩描绘体现出来的。

在《倾城之恋》中,第一次到香港以后的某个夜晚,范柳原挑逗白流苏,在电话中询问流苏从窗子里能不能看得见月亮,流苏不敢回答,只是“泪眼中的月亮大而模糊,银色的,有着绿的光棱”。不是光圈、光晕,而是“有着绿的光棱”的银白色的月亮,她感受到了爱情,同时也感受到了这爱情的不完满,柳原只是想要爱情而不要婚姻,所以流苏泪眼中的月亮是带着绿的光棱的,像利剑一样,这是她内心的真实写照。

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佟振保爱上了朋友的妻子王娇蕊。两人在一起共度良宵之后,振保早起梳头时看到了像小红月牙一样的指甲,这促使振保联想到“昨晚上忘了看看有月亮没有,应当是红色的月牙”。这里边用红色写月牙是一点写实的意味都没有了,而纯粹是人物的心理活动。红色带给人们的视觉的感受是热烈、奔放,这正像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昨晚他是快乐的,今晨他还沉浸在昨夜的热烈的情爱里,这是振保心里的月亮,是充满激情的月亮。

三、营造特定的环境氛围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这是《金锁记》开头的经典段落,其中的主角就是月亮。由于传统意义上的月亮的象征意义已经深入人心,所以这里边月亮的出现自然就带有一种特定的时空感觉和情绪体验,使读者很自然就融入小说所创设的意境中。

《沉香屑·第一炉香》中薇龙和乔琪终于走到了一起,两人一起爬过一个山洼,有一段关于月亮的描写:“整个的山洼像一只大锅,那月亮便是一团蓝阴阴的火,缓缓地煮着它,锅里水沸了,咕嘟咕嘟的响。”“蓝阴阴”这个词应当是张爱玲的独创了,如果只用蓝色,还不会有这样的视觉冲击,“蓝阴阴”是充满邪恶的感觉,情欲被点燃了,理智被烧毁了,悲剧也就随之产生了。看起来是荒诞的描写,实际上是营造了一种适合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的环境氛围,让读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

张爱玲之所以在笔下能写出这样多姿多彩的月亮是有原因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西方文学的影响

张爱玲在香港大学的学习使她有机会系统地学习西方文学。西方文学中关于月亮意象的内涵比中国的要丰富,除了和中国一样有美好的一面,同时也有不洁的寓意,是一种神秘莫测的可怕的存在。叶芝有一首诗的名字就叫《鲜血和月亮》,把月亮和鲜血联系在一起,月亮是邪恶的,也可能带来灾祸,是不洁的象征。这在中国的传统文学作品中是没有的,但在张爱玲的笔下得到了延伸和拓展。张爱玲不仅写红色的月亮,她还写了绿色、蓝色、金色、红黄的月亮,这就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学月亮意象的突破,在世界文学史上恐怕也是没有的。

(二)传统文学的影响

张爱玲在她成长的过程中阅读了很多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古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中对月亮意象就有很精彩的描写,例如第七十六回写湘云与黛玉二人一起赏月吟诗,对景感怀。湘云因池中鹤飞起兴,吟出上联:“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出“冷月葬花魂”的孤独与悲凉的下联。十五的圆月在黛玉的心中变成冷月,较好地表现了她寄人篱下、孤苦伶仃、爱不敢言的复杂心绪,也暗示了黛玉后来“葬花魂”的人生情感结局。这些对张爱玲必定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绘画的影响

张爱玲从小喜欢绘画,对色彩比较偏爱。她在《天才梦》中说:“九岁时,我踌躇着不知道应当选择音乐或美术作为我的终身事业”,又说“我学写文章,爱用色彩浓厚,音韵铿锵的字眼”。在《论音乐》中说:“不知为什么,颜色和气味常常使我快乐,而一切的音乐都是悲哀的……而颜色,有了颜色在那里了,使人安心。”“颜色这东西……但凡让人注意到,总是可喜的,使这个世界显得更真实。”正因为如此,她笔下的月亮也是有色彩的,是彩色的月亮。

(四)成长经历的影响

张爱玲生活在没落的富贵之家,并不幸福。父母的离异,继母不喜欢她,还挑唆父亲殴打她,软禁他,连生了病都不管她的死活。在《私語》中她写道:“我父亲扬言说要用手枪打死我。我暂时被监禁在空房里,我生在里面的这座房屋忽然变成生疏的了,像月光底下的,黑影中现出青白的粉墙,片面的,癫狂的。” “……我读到它就想到我们家楼板上的蓝色的月光,那静静的杀机。”这是张爱玲的亲身经历,这些都给了她极大的刺激,使得她的心灵充满了孤寂、冷漠、恐惧、压抑,使她的精神世界不同于一般的女孩子,她眼里的事物自然和别人眼中的事物不一样了。她的小说创作中,正是因为这些与众不同的个人的情感经历,才有了这些不一样的月亮。

正是靠着这些丰富的色彩运用,张爱玲把我们司空见惯的月亮转化成了浓墨重彩的意象,写出了人物的独特情感和灵魂,将读者带入到作品的情境中,深入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这种新奇而富于变换的色彩又让人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爱玲.传奇[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

[3] 张爱玲.流言[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

[4]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5] 刘锋杰.张爱玲的意象世界[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6] 赵京立.张爱玲小说中的色彩意象[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07).

[7] 张鹏辉.以色言情 情蕴色中——张爱玲小说平面色彩艺术解读[J].作家,2010(24).

[作者简介]

孔繁侠(1970—),女,吉林辽源人,硕士,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及文学评论。

猜你喜欢

张爱玲意象月亮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
CAUTIONARY TALES
细说张爱玲年代的流行歌
聆听流行歌中的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