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逃学原因浅析

2012-05-08张伟闯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27期

张伟闯

摘要中学生的逃学行为,严重影响到学校教学目的的实现和中学生个人的健康发展。中学生逃学的原因主要包括生理、心理发展危机、学习认知等内部因素和校园文化、伙伴群体等外部因素。通过优化包括班级环境和伙伴群体在内的校园环境,改变逃学学生对学习的认知,才能最终解决中学生逃学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生逃学;内部原因;外部原因

当前,我国中学生逃学现象呈现日趋严重的趋势,这不仅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利于学校教学目的和课程目标的实现,也会给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不良影響,甚至会导致青少年犯罪现象,对学生个人、家庭、社会都造成不可忽视的后果,因此需要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充分重视。

一、 学生逃学行为的内部影响力

1.逃学行为的生理原因

(1)生理发展的影响。第一,晶体智力层面的因素。虽然有调查显示,普通人群的智力水平并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异,但仍有少数同学的智力水平达不到同龄群体的平均水平,他们的学业成绩会受到影响,导致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没有成就感,甚至会受到同学的欺负,这种不平等的待遇会让他们惧怕校园生活,会选择逃学从而逃避学业上的负担和心理上的压力。第二,身体发育层面的因素。同样是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可能的生理原因是肢体发育不健全等,这样的与众不同难以让他们融入到正常的群体生活中。

(2)性别差异的影响。青春期的男女在生理、心理发展和社会化过程中会呈现一定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认知方式和性格特点上,而在智力方面则差异不大。由于性激素分泌的不同、心理发育的差别,一般来说,男生的记忆力和智力会比女生稍强,但情商或者是成熟程度往往不如同年龄层的女生。此外,男生在注意力方面会比女生更关注动态的物体,而女生则更多地关注内心和自身的感受 。同时由于男生的性格多好动、活泼,他们更倾向于发生逃学行为。这也是男女认知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结果。

2.逃学行为的心理因素

(1)青少年期出现心理发展危机。中学生一般处于埃里克森划分的青少年期(12岁—18岁),他们常常思考“我是谁”这一问题,他们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角色同一性的建立,所谓的角色同一性是指有关自我形象的一种组织,它包括有关自我的能力、信念、性格等的一贯经验和概念。如果青少年的发展滞后或在这一阶段出现障碍则会造成角色混淆,影响他们下一人生阶段任务的完成。这一年龄阶段是他们价值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思想情绪波动较大,如果个体发展不完善,就很难获得角色同一性,产生个体心理压力过大、丧失信心等恶性现象。中学生逃学亦是角色混淆的一个重要表现。此外,这一时期的中学生需要完成的发展任务还包括:身体成熟(包括性的成熟)、情绪发展、同伴群体成员资格等。

(2)中学生对学业成绩的不当认知。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特殊情况,中学生面临很大的学业压力。教育主管部门在想方设法减轻学生负担,制定更加客观的评价体系,但现状仍不容乐观。学校依靠学业成绩对学生划分等级,教育资源也和同学们的成绩直接挂钩,例如座次排列、值日安排等,这会导致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同学单纯从学习成绩这一个维度对自己进行评判,认为自己是差生,从而渴望在校外寻求刺激,满足心理需求。另外,成绩层次相当的同学容易形成小团体,部分同学因学习成绩较差,自发形成所谓“逃学小组”,这也是同学们对学习成绩和自身的发展认知不当所引发的问题。

二、中学生逃学行为的外部影响力

1.校园文化的影响

校园文化对中学生逃学行为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校园内外部环境。即校园周围过多的娱乐场所,无疑对中学生逃学产生不利影响。二是校园内部文化建设,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一个学校的学风建设对学生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2.伙伴群体的影响

中学生逃学行为发生时绝大多数会和伙伴群在一起,这足以相见,这一年龄阶段的他们是如何受到同伴们的影响的。当同伴出现一定的行为时,他们或羡慕、或“哥们义气”地共同参与某一事件,发生某一行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获得同伴群体成员资格是处于青少年期的人们重要的发展任务。生活在集体环境中的中学生尤其需要得到认可,因此他们通过产生类似行为来靠近某一群体,逃学行为亦不例外。当他们从童年期向成年期过度时,他们的内心与外界势必产生矛盾,而融合时候产生的认同危机往往难以得到他们的妥善处理,他们害怕没有了明确的价值系统的结构,就会发生逃学行为以求得危机解决。

总之,中学生逃学反映的更多的是我国教育制度的诸多不合理性,这需要引起教育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只有从根本上消除其中的不科学因素,才能更好地鼓励学生们发展成长。

参考文献:

[1]冯江平,安莉娟.青少年心理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孙赓.中学生厌学心理问题研究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黄淑丹.中学生逃学的心理分析与防范措施[J].湖南教育, 2002,(14).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