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奸自有方寸文武集于一身
2012-05-08周在平
周在平
摘要《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此书以人物形象众多著称,其形象鲜明生动、逼真感人,而就形象复杂、内涵丰富者当首推曹操。罗贯中笔下的曹操形象特征是多重的,不仅是伟大、成熟、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高傲、残忍、毒辣的阴谋家,还是伟大的文学家、诗人。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形象特征
一、残忍、毒辣、雄才大略的政治家
《三国演义》中杰出的政治家很多,如早期的何进、董卓,后来的刘备、孙权等,就综合素质来看,曹操是最抢眼的一个。他目光远大、胆识过人,求贤若渴、重视人才,胸襟开阔,豁达乐观。他老早就瞧不起何进、董卓之辈,后来做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决策,但始终未废汉自立。
1.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反映出其狠毒、残忍的一面
曹操不仅镇压敌人手段残酷,而且对下属执法严厉,甚至错杀不少无辜。在捕杀阴谋除掉他的帝后势力——董承集团时,曹操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干,亦愈发残暴。他对吉平处以酷刑,削其指,割其舌,打得皮开肉裂,惨不忍睹;仅衣带诏之事,就一举杀害七百余人。这是曹操狠毒残忍性格的暴露,也是时势促使的结果。曹操曾说:“夫天下强国之臣,能强人之国而终身不谋自强,而甘岌岌以死者,固少也。”政治斗争从来就是你死我活的,为了保全和发展自己,他不得不狠狠地打击腐败的政治势力,否则,他将被这种势力吃掉。由于长期形成的偏见,不少人把罗贯中笔下的曹操严明法治之举视作蛇蝎心肠。
2.奸诈多疑、善于权术,反映出其硬实、高明的一面
诸葛亮曾说:“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此处的“谋”,就是奸诈之意。俗话说不奸不诈不为谋。《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成为“治世之能臣”和“安天下之人”,竟使自己成为一个玩弄权术的能手,他曾施“二虎竞食”和“驱虎吞狼”之计,离间刘备与吕布的关系以削弱敌方势力;曾以割发代首来震服军心,严明军纪;曾礼葬关羽首级,以便在蜀吴打起来的时候从中渔利,如此等等,哪一件事不是出于他勃勃雄心的需要?尽管曹操未能实现统一中国的意愿,却结束了东汉末年长期豪族混战的局面,对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对推动历史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才能出众的军事家
他军纪严明、爱护百姓。曹操治军严厉,而对百姓却颇为爱护。宛城征张绣时,正值麦熟之期,曹操下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夏侯惇所领青州之兵“劫掠民家”,于禁领兵“于路剿杀,安抚百姓”,青州之兵诬告于禁谋反。曹操查明真相,不仅惩责了夏侯惇治兵不严之过,而且对于禁大加褒奖。攻冀州时,曹操曾号令三军不得骚扰百姓;平定冀州后,又下令尽免河北百姓当年租赋。他豪爽多智、指挥若定。曹操的机智,在《三国演义》中可以与诸葛亮相提并论。曹操“濮阳诈死破吕布”、“安众设伏破张刘”、“抹书间韩遂”、“望梅止渴”、“割须弃袍”等,无不体现了他过人的智慧。曹操的指挥才能,在《三国演义》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在削平群雄的大小战斗中,曹操总是指挥若定,胜不骄,败不馁,屡出奇計,或转败为胜,或化险为夷。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曹操多年征战,不避箭矢,不避斧钺,常常亲自领兵上阵,与群雄厮杀,曾被兵卒所追,被徐荣射中肩膊,被马超追杀得“割须弃袍”。他的身先士卒的表率作用,激励了全军将士莫不死战,最终削平了群雄,统一了北方。 他善于总结、著述颇丰。 在长年的军事生涯之中,曹操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形成了系列的军事理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著有《孟德新书》,历史上的曹操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
三、天赋极好的文学家、诗人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对建安风骨的形成和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围绕在曹操的身边,不仅有王朗、钟繇、王粲、陈琳等一班文人,更有曹丕、曹植两个独具文学天赋的儿子。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下,汉末朝堂文学氛围十分浓厚,涌现出了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三曹七子”。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清峻整洁。在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他触景生情,吟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美妙的诗句。就凭曹操能诗能文这一点,也是其他三国群雄所难于相比的。
四、野心极大的阴谋家
曹操的所做纯粹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的最终目的是代汉自立,但是为了实现目的不得不使用了一系列阴谋。 前期的曹操 “挟天子”,目的是 “令诸侯”。后期的曹操主要处理的是与蜀、吴的矛盾,其最终目的是“扫清四海”,统一天下,取刘汉而代之。曹操在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之后,个人野心和权势欲望不断膨胀,最终完全把持了朝堂,控制了汉末中央政权。所有的朝廷大事,从军事征伐到人事任免,从内政事务到外交联系,曹操根本不听献帝和朝臣的意见,都是个人说了算。
五、爱将、惜才、体恤百姓的父母官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此作了较好的描述。曹操三哭郭嘉、痛悼庞德、厚待刘备,礼遇关羽、怜爱审配,两祭典韦、厚授徐晃、情景让人感动至深。典韦乃曹操大将,与张绣交战中身亡,同时,曹操的长子和一侄儿也一并战死。曹操亲自设祭奠之。曹操情真意切的爱心还体现在对平民百姓的体恤上。征张绣时,他号令三军不准践蹋百姓的麦田,不准掳掠百姓,违者斩首。征袁绍时,他重申军纪:“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罪”。他攻破下邳,首先想到的是先差人进城安民,稳定民心;击破袁绍后,深感河北百姓之苦,尽免其当年赋税。罗贯中对曹操的这些描写,长期以来却被众人视作纯系曹操收买人心。然而,曹操深深理解人才、路线和事业的关系。他的着眼点,在于赢得天下舆论的同情和支持。吸引一大批真正理解并忠于自己的将士,曹操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以民为本、爱民安民的思想,可以被看成人们的父母官。
总之,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成功地塑造了曹操这样一个性格独特而鲜明,形象生动而伟大的古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统一中国北部的英雄人物形象,他忠奸自有方寸,文武集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