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定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分级探讨

2012-05-07张鹏辉

水土保持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居民点保定市潜力

岳 坤,张鹏辉,任 倩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071001)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土地资源需求急剧增长,然而农村居民点却无序化扩张,形成了大量的空心村,分布散乱、布局不合理、用地粗放,居民点整理潜力较大。农村居民点是中国农村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与利用特征不仅影响城乡建设用地发展方向和利用水平[1],且可能形成未来中国土地资源挖潜的重要潜力空间[2]。同时,农村居民点整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有序合理的整理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明确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及其潜力级别,能为将来农村居民点整理确定重点区域、重点项目以及时序安排提供依据[3]。保定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大,在河北省11个地区中位居首位,达到本市土地总面积的7.65%,具有巨大的整理潜力。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级研究,对于保定市合理安排整治项目、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提高居民点整理效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保定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现状

2008年,保定市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高达184 m2,不仅远高于150m2/人的国家标准,而且高于河北省人均居民点用地平均水平(180m2),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较大。同时,保定市各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在空间上是不平衡的,具体从以下四方面说明:(1)农村居民点面积:定州市的农村居民点面积最大,为16 566.39hm2,阜平县最低为3 462.81hm2;(2)居民点占全县面积比例:蠡县居民点占全县总面积的15.59%,阜平县仅为1.39%;(3)人均居民点用地:涿州市最高,高达249m2/人,安新县人均居民点用地最低,为118m2/人;(4)户均居民点用地面积:蠡县最高,达982m2/户,最低的是安新县,为431 m2/户。其他各县居民点用地情况详见表1。

表1 2008年保定市各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及评价单元的确定

数据来源于《河北省土地调查统计年鉴2008年》和《河北省农村统计年鉴2009年》,数据来源可靠、规范,具可比性。保定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以保定市22个县(市)为基本单元,没有将南市区、北市区和新市区三区包含在内。一方面是由于这三个市区离保定市中心城区较近,出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其居民点整理有别于其他各县;另一方面由于保定市三个区相关指标没有分列出来,出于资料的可得性以及数据的可比性,本研究没有将三个市区列入研究范围。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按照综合性、可比性、可操作性以及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结合保定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农村居民点利用现状,构建了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3个方面9个指标内容的保定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分级指标体系(表2)。

表2 保定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分级指标体系及其权重

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应用因素成对比较法确定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影响因素权重。因素成对比较法主要通过因素之间成对比较,对比较结果赋值、排序,再经统计分析,求得权重的一种方法[4]。

2.4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本文选用了9个不同的指标对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评价,各个指标的单位不同,不利于相互比较,为了消除指标在量纲上的差别,对原始定量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公式进行处理。

式中:Hi——标准化后的指标值;xi——指标值;xmin——该项指标最小值;xmax——该项指标最大值。

2.5 综合分值的计算

结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确定的指标权重,采用下式计算综合分值:

式中:Pi——评价单元的综合分值;Wi——第i个因素的权重;Fi——第i个指标的权重;Ci——第i个指标的分值。

3 保定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分级

3.1 保定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综合分值的测算

相关的指标数据根据《河北省土地调查统计年鉴2008年》和《河北省农村统计年鉴2009年》整理而得(表3)。整理潜力指数采用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除以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得到,其中,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计算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即用现状人均用地面积减去农村居民点国家标准,然后乘以现状人口计算而得[5]。地形地貌值根据保定市各县地形地貌相关资料确定,平原区赋值2,山区赋值1。经整理后的相关数据见表3。将相关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后,经过加权累计计算出各县的综合分值,见表4。

表3 保定市各县统计数据

表4 保定市各县指标标准化值及综合分值

3.2 保定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分级结果分析

将各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综合分值标注在数轴图上,在综合分值变化幅度较大处划分级别界限,如图1所示。最终确定保定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为三级,综合分值区间是[0.6,1]划分为Ⅰ级区,[0.3,0.6],为Ⅱ级区,[0.0,0.3]为Ⅲ级区。Ⅰ级区包括4个县,Ⅱ级区包括11个县,Ⅲ级区包括7个县,如表5、图2所示。

图1 保定市各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分级综合值

Ⅰ级区主要分布在保定市东部平原区,该区居民点总面积占保定市居民点用地总面积的18.24%,包括高碑店市、高阳县、涿州市、安国市4个县(市)。该区整理的潜力最大,主要是由于经济发达,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地形以平原为主,整理难度较小。

Ⅱ级区主要分布在保定市中南部,该区居民点总面积占保定市保定市居民点用地总面积的52.33%,包括安新县、望都县、博野县、定州市、定兴县、蠡县、容城县、徐水县、清苑县、雄县、满城县共11个县(市)。这些县(市)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但整体发展速度较快,农民人均纯收入较高,农民参与整理的意愿较强;该区处于平原区,整理难度不大,是该区整理潜力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5 保定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分级结果表

Ⅲ级主要分布在保定市的西北部山区,该区居民点总面积占保定市居民点用地总面积27.92%,包括唐县、曲阳县、涞源县、阜平县、涞水县、易县、顺平县、7个县。由于该区均处于山区,地理位置的原因使其整理难度较大;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整理自建筹集难度较大;生态环境脆弱,整理潜力最小。

图2 保定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分级空间分布

4 结论

保定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较大,整理潜力较大。通过建立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3个方面9个指标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可将保定市农村居民整理潜力分为三级,综合分值区间是[0.6,1]的划分为Ⅰ级区,整理潜力最大;[0.3,0.6]为Ⅱ级区次之,[0.0,0.3]为Ⅲ级区整理潜力最小。根据整理潜力大小,可以合理划分整理区片和安排整理时序,有利于整理项目的实施。保定市各县(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差异比较明显。由于各区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的不同,各区居民点整理呈现出不同的地区特点:Ⅰ级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整理潜力最大;Ⅱ级区位于平原区,整理难度较低,潜力较大;位于西北部山区的Ⅲ级区受自然因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整理难度较大,整理潜力最小。各区可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因地制宜的制定居民点整理策略,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不同的评价目的、评价区域或评价层次,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同,评价单元确定的方法也不同[6]。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为了合理安排整治项目划区,对其他目的考虑较少;受资料所限,本文将保定市22个县(市)作为评价单元,没有考虑三个市区,在研究上还存在不足,需进一步的研究。

[1] 孔雪松,刘艳芳,邹亚峰,等.基于农户意愿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与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8):296-300.

[2] 李鑫,欧名豪.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研究:以江苏省江都市为例[EB/OL].[2011-06-28].http://wenku.baidu.com/view/58ad74ec5ef7ba0d4a733b44.html.

[3] 朱玉碧,郑财贵,李安乐.重庆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95-98.

[4] 胡存智.土地估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77-78.

[5] 曹秀玲,张清军,尚国琲,等.河北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分级[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1):318-323.

[6] 朱玉碧,郑财贵,李安乐.重庆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9):95-98.

猜你喜欢

居民点保定市潜力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潜力榜
基于GIS的宜兴市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PPP模式怎样发挥最大潜力?
学习潜力揭秘
12星座
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