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改善医护人员工作状态中的效果研究

2012-05-06赵胜权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2期
关键词:工作效率人性化积极性

赵胜权

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新沂 221400

临床医护人员普遍存在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等特点,且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其再学习的压力也普遍较大,因此较多医护人员存在工作状态相对较差的情况,且医护人员的自我效能感也较低,严重影响到其临床工作的有效开展[1]。本文中我们就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改善医护人员工作状态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1年11月的52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名。对照组的26名医护人员中,男性15名,女性11名,年龄20~44岁,平均年龄(33.6±3.7)岁,工作时间2.0~22.0年,平均(9.5±1.4)年,文化程度:硕士及以上3名,本科12名,大专及中专11名;其中初级职称11名,中级职称12名,高级职称3名。观察组的26名医护人员中,男性14名,女性12名,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33.2±3.8)岁,工作时间1.5~22.5年,平均(9.7±1.3)年,文化程度:硕士及以上3名,本科11名,大专及中专12名;其中初级职称12名,中级职称11名,高级职称3名。两组医护人员年龄、性别、工作时间及职称、文化程度构成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根据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工作细节及学习、休息等方面的安排,对于医护人员工作过程中的细节进行监测评估,然后对可能及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观察组则采用人性化的理念为指导进行管理干预,对每个管理细节在实施前及实施中均融入人性化的理念,即充分考虑到医护人员的工作、生活和心理等多方面的需求,使其在管理干预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性化的关怀,注意对每位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能力的评估,通过管理充分激发医护人员的潜力,同时激发其对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对管理干预积极配合,再者注意对医护人员继续教育方面需求的满足,使其学习及进修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实现医护人员心理状态方面的调整,对于工作及学习均充满信心。然后将两组医护人员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6个月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自我效能感及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进行比较。

1.3 评价标准

1.3.1 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评估 由医院管理人员组成评估小组,根据医护人员在平时工作中的表现和医院相关规定进行评估,其中工作积极性分为较佳(平时工作及学习均表现积极,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一般(对于工作及学习等可以完成,但是在态度方面表现不够积极)和较低(对于工作和学习均表现出积极性较差的情况),工作效率分为较佳(能够按时保质完成工作)、一般(能够完成工作,但是时间方面相对较差)和较低(工作时间及工作量方面均未能按标准完成)。

1.3.2 自我效能感评估 医护人员的自我效能感采用GSES评分量表进行评估,本量表包括10个问题,采用1~4分四级评分制,总分最高为40分,其中20分以下表示自信心较低,20~29分表示尚可,30~40分表示较高。

1.3.3 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评估 采用对所有参与研究的医护人员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评估,采用不记名的形式填写问卷,问卷主要为调查医护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程度,根据自我主观感受选取问卷上非常满意、较为满意和不满意三个选项中的一项,统计过程以十分满意和较为满意之和表示总满意率。

表1 两组医护人员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6个月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比较[n(%)]

表2 两组医护人员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6个月的自我效能感比较[n(%)]

表3 两组医护人员干预后3个月、6个月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比较[n(%)]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涉及的数据主要为两类,其中计数资料作为一类进行χ2检验,另一类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软件包为SPSS 17.0,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医护人员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6个月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比较

干预前两组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较佳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干预后3个月与6个月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详细比较见表1。

2.2 两组医护人员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6个月的自我效能感比较

干预前两组医护人员自我效能感30~40分者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干预后3个月与6个月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详细比较见表2。

2.3 两组医护人员干预后3个月、6个月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比较

干预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对管理模式的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详细比较见表3。

3 讨论

临床中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等,因此对于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的调节非常重要,而要做到有效调整对于影响其工作状态的因素的了解是前提,较佳的管理模式的选取则是解决的有效措施[2]。较多调查显示[3-4],长期高强度的工作量和较大的心理、学习压力均是导致医护人员工作状态相对较差的原因,而管理模式作为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学习调整起到重要影响作用的模式,其对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的影响不言而喻。

但是研究显示[5],不同管理模式对工作人员的影响差异较大,针对医护人员的特点选取适当的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人性化管理理念,顾名思义,即以人为本,更为注重对人的需求的评估和满足,使他们在工作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重视的同时,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信心,因此其在多个临床科室中均得到了较高的评价,但是对于其综合应用效果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有研究认为其较常规的管理模式在管理力度方面有一定的欠缺,但也有研究认为其人性化的理念更为适合当今与时俱进的宗旨,对于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心理及情绪的效果较为突出[6]。

本文中我们就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改善医护人员工作状态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发现其较常规的管理模式的优势更为突出,不仅仅体现在有效改善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方面,对改善其自我效能感也显示出突出的优势,因此医护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也随之得到提升,分析原因,主要与人性化管理更为关注对医护人员需求的满足,医护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感受到重视和关怀,对自我工作的价值也得到肯定,因此激发了其工作信心和热情,工作状态随之得到改善有关[7]。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改善医护人员工作状态中的效果较好,医护人员对其满意度也较高。

[1] 王红霞,吴玉玲,何丽君.人性化管理在综合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5):718-720.

[2] 谢光红,曹炜,冯香玉.ICU新护士工作倦怠感及其自我效能的研究[J].全科护理,2008,6(34):3118-3220.

[3] 蓝剑楠,许亮文.杭州市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认知现状调查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2012,10(1):46-48.

[4] Yates VM,Lebas E,Orpiay R,et al.Management of snakebites by the staff of a rural clinic: the impact of providing free antivenom in a nurse-led clinic in Meserani, Tanzania[J]. Annals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Parasitology,2010,104(5):439-448.

[5] 王艳红.人性化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8):124-125.

[6] 田菲.人性化管理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2):385.

[7] Randi Dovland Andersen,AlfMeberg Lars Wallin.Clinical Staff Perceptions of the Treatment of Procedural Pain in Neonates:Exploring A Change Proces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and biological frontiers,2010,16(5/6):75-94.

猜你喜欢

工作效率人性化积极性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流程优化在提高神经外科手术室工作效率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改掉的7种习惯
提高大学生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积极性的研究
10种方法助你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