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栋:为编段子“愁白头”
2012-04-29赵国贸赵荫
与一些名声在外的喜剧大腕相比,张子栋的名气还相对有限。他在北京租房住,至今没买房也没买车,跑剧组的时候还在挤地铁。被挤到车门边上,他就自拍一张胡子拉碴的故作沧桑的表情图发到微博上,再写一段搞笑的话讽刺一下大城市的早高峰。
2010年,张子栋参加了电影《决战刹马镇》的拍摄,用周星驰的电影台词说就是“跑龙套的”——饰演一个偷鸡贼。拍戏的过程中,张子栋认识了一个做电视节目的编导,编导告诉他有一个节目正在转型,问他是否愿意参加。张子栋成了这个节目的“新鲜血液”。
这个栏目叫《爱笑会议室》,最早在辽宁卫视播出,是一档综艺节目的一部分。节目的播出并非安排在黄金时段,时长也只有20多分钟。后来,“爱笑”节目的视频被放到网上,在开心、人人等年轻人用户为主的社交网站上疯传:三个西装革履、饥肠辘辘的男人刚凑钱点了一份炒饼,突然有人大喊救命,三人立刻起身脱去外衣,分别变成了超人、蝙蝠侠和蜘蛛侠;一个小演员来到剧组试戏,导演提出苛刻的要求:你演两个人,最后再给我一个2000人的大场面,最终被逼急了的演员抄起了板凳……
因为在“爱笑”的卖力演出,张子栋开始有了自己的粉丝群;因为张子栋和一批同样年轻的演员,《爱笑会议室》也得以稳步提升。
强悍的包袱攻击
从去年8月开始一直在拍电影的张子栋,正准备回辽宁的老家过年,休息一段时间,和同样从事表演的一群朋友聊聊天,然后开始踏上新一年的演艺之路。在观众看来,东北就是一片“盛产”喜剧演员的土壤。话语和表演上也带有地域特色,但张子栋却并不太喜欢“二人转”这种火遍全国的“东北特产”:“最不喜欢的是那种有点‘作贱’自己的表演,而且很多“二人转”演员都是固定的一套活。我们的喜剧需要脑子永远在转。”
但在喜剧表演中,天赋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张子栋说自己对如何逗笑别人“颇有敏感度”:在艺校上学的时候,他就是一群朋友中最能搞笑的人。同样的笑话别人嘴里说出来很“冷”,到他那里就能把别人逗得前仰后合。而且,光靠表情和话语还嫌不够,往往是一边说,一边加上表演,把别人带到一个情境中去。
张子栋后来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当时网络和电脑已经得到普及,他经常洗完澡之后光着膀子坐在床上看郭德纲的相声。身高1米8多、体重不到110斤。加上留着长头发,好多人路过的时候都惊叫一声:“妈呀l不好意思!”随后纳过闷来,谁家的姑娘会光着上身看郭德纲呢?这成了宿舍的一道奇景。
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张子栋本人没有刻意去选择喜剧表演。走进“爱笑”纯属偶然。“只要是表演,能释放自己的喜好,什么形式都喜欢。”
《爱笑会议室》的节目形式其实颇为新颖。在百度百科中自称为“近景爆笑短播出剧”。节目由若干个毫不相干的喜剧桥段构成,很像小品,有独立的情节等要素。张子栋说:“其实没什么不一样的,但节目是在一个嘉宾不许笑的前提下如何逗笑大家,这就只能用非常强悍的包袱去‘攻击’他们,必须是一般人想不到的、受不了的。”
刚加入节目时,张子栋设计的一个段落是穿着一身跆拳道服,用“铁头功”拍碎了桌子上的黄瓜和蒜,拌成一盘凉菜递给嘉宾。这场别开生面的“武术表演”几乎让所有在场嘉宾趴在了桌子上。
张子栋说,到他离开《爱笑会议室》时,栏目组并没有一个专业的喜剧编剧,所有的搞笑段落都是演员们想出来的,而他负责创作了绝大多数作品。“眼下想要逗笑观众还不是那么难,但近两年来观众的整体水准和要求在不断上升。”
有一次距离录像还有两天时间,但还缺少十多个段子没有出来,演员们的脑子却全都“短路”了。大家都看着他。张子栋一狠心:今天先休息,明天熬夜编!结果播出前的那一晚,演员们超额构思出了十几个段子,还用一些质量更高的作品替换了之前的安排。“好像在熬夜的时候,笑点普遍都很低,能想出很多笑话来。”
不能抄网络
一般来说,如果整个节目需要40个段子,就得准备70个左右,因为很多都会被毙掉,也有一些段子比较简单,一下就能通过。
为了节目质量,很多时候张子栋和其他演员就在节目组想段子,“一两个礼拜都在那儿憋着”。最难的地方还是创新——不要求每个新节目都超越从前,但每期当中至少有一两个要有所提高。被转发率颇高的超人系列没有继续下去,是因为实在想不出什么新花样,“玩儿到极致了”。“想段子的时候我就让所有人都安静,或者都出去,我一个人静静地、好好地想。”为了让自己放松,游戏是张子栋生活里最重要的消遣方式。
因为演员团队年轻,“爱笑”中的搞笑桥段主要来自网络。但在演员们看来绝不能照抄,而是要成为“加工器”——同样的笑话,让他们编出来、演出来就就好笑,像“榨汁机一样做出复合口感”。源于网络也红于网络,追捧“爱笑”的人还是以年轻人为主,张子栋估计主要是40岁以下的人,“我姥姥就觉得我演得闹。”
虽然是搞笑节目,但出演喜剧也是“力气活”,排练的时候要求很严,演员要充分调动情绪,不许糊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触到观众内心深处。他们曾经设计了一个关于高考的段子:有两个劫匪冲进来打劫考场,结果阴差阳错地开始帮学生们答各种古怪刁钻的题目。“大家演的时候特别投入,一边演一边哇哇地哭,因为觉得自己也经历过这个,高考就是那么苦。”
因为主要是靠桥段逗笑观众,“爱笑”的覆盖范围能广阔一些,尽量避免北方观众接受而南方观众不认同的局面,为此,语言、方言不是节目中制造笑料的主要手段,尽管演员基本都是东北人。“我们演的谁都能用,别人在年会上也可以拿来模仿,而如果换成相声就会很难,节奏感不是能演出来的。”
除了“爱笑”,张子栋还出演过《开心麻花》系列话剧。离开“爱笑”后,他选择去演电影,因为难度更高,但大家都把他固定在喜剧演员的范畴中了,演什么角色都要求他“好玩儿一点,再好玩儿一点”。北京电视台《四海漫游》的宣传片、曼妥思广告里的上班族,全都想尽办法怎么逗笑。他在2012年签约的一部电影,还是喜剧。“偶像剧我也会演成喜剧偶像剧的。‘喜偶’。必须在一条路上走扎实,不能跨度太大。否则会毁了一部戏的基调,让陈佩斯演李云龙?出卖机密的还差不多。”
“外国有慷悚喜剧、爱情喜剧,中国的类型太少。还不太好玩儿,我希望把很多剧种都加入笑点,用前卫的思想加进去。”张子栋对《世界博览》记者说,“战争喜剧?不过战争题材好像不太好加。”
张子栋希望将来有能力拍一部“爱笑”式的电影。“我编段子还可以,但构思完整的故事还很欠缺,需要朋友帮忙。但我要做导演,别人导的话。质感就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