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喝黄芪粥人老无病忧

2012-04-29刘姿含

家庭医学 2012年9期

民间流传一句顺口溜说:“常喝黄芪粥,人老无病忧”。取黄芪10克,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后水煎取汁。共煎两次,合并煎液,分为两份。每份加大米100克煮粥,待熟时调入冰糖少许,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健脾补肺,益气升阳,固表止汗。适于肺脾气虚、中气下陷、表虚不固、汗出异常及平素易感冒等。

黄芪,古称黄耆,入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味甘甜,性微温,能固卫气,补中气,生清气,为温养强壮之佳品。现代研究发现,黄芪含有蔗糖、葡萄糖醛酸、氨基酸、胆碱、甜菜碱、叶酸等多种有效成分,对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改善心肺功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皮肤血液循环、保护肝脏、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利尿、健肾、降血糖、镇静等方面,均有良好作用。

黄芪是一味常用的补气药,明代李时珍将其奉为“补药之长”。中医认为,人参是峻补药,能够大补阳气回阳救命。但如果是老年人慢性气虚,要一点一点来补,就要用黄芪了。它的特点是补气且没有有壅滞的感觉,也不容易上火。除熬粥外,还可制成其他菜肴。

红枣黄芪煮花生 连衣花生100克,去核红枣100克,黄芪20克,加水适量煮至花生烂熟即可。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油脂,红枣能生津,黄芪行气活血,三者搭配,补气活血功效显著。湿热重,痰湿较甚,或肠滑腹泻、舌苔黄腻的人不宜食用。红枣糖分丰富,糖尿病人最好少吃。

黄芪蒸鸡 黄芪50克,老母鸡1只,葱、姜、料酒、盐各少许。将黄芪洗净,与葱、姜一起放入鸡腹内,将鸡置入蒸盆,加盐、料酒、水适量,武火蒸2小时即成。气血双补,温肾健脾,适合于肾炎病人食用。

哪些人适合用黄芪

黄芪面色(面色萎黄) 脸色比别人黄,而且没有光泽,眼睛也没有神采。

黄芪肌肉 肌肉松软,皮肤松弛,老了以后下巴耷拉下来了。

黄芪水肿 平起早晨起来就容易水肿(眼睛、腿),腿也容易发沉,容易疲倦。

黄芪骨骼 骨头没有别人那么强壮,典型的特点是腿比较细,腿腕子、脚脖子、手脖子都比别人细,而且是一种浮胖的感觉。

黄芪体质 身体一直比较弱,容易感冒或七七八八的小病,容易自汗,汗比较多。

上述情况适合用黄芪来养生。

禁忌:感冒发热、胸腹满闷等症者,不宜服用黄芪;如患有肺结核病的人,有发热、口干唇燥、咯血等症状者,不宜单独服用黄芪;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证,均不宜服用黄芪;胸闷胃满,表实邪旺,气实多怒者勿用。